美國海納地產投資有限公司(微信:1397154975)

利以義製,名以清修;靜以修身,儉以養德。
正文

美漂(19-21)

(2016-04-25 09:20:16) 下一個

十九、

 

經過長達一年的籌備,張達凱的地產經紀培訓學校在羅蘭崗科利馬(Colima)大道上開張了。

 

羅蘭崗(Rowland Heights)位於洛杉磯東區,60號高速公路穿越其中。羅蘭崗早年以二奶村而聞名於華人世界,後來又以月子中心世界聞名。

 

羅蘭崗是華人新區的商業中心城市,科利馬大道兩旁分布著眾多華人超市、中國餐館、商店等。眾多地產公司也在這條大道上開設辦公室,供旗下員工辦公、接待客戶。

 

以羅蘭崗為中心的華人新區,分布著多個華人聚居城市,向西緊鄰哈仙達崗市,向東緊鄰核桃市、鑽石吧市、奇洛崗市。核桃市與南鑽石吧是附近有名的富人區,以及洛杉磯頂級的學區之一。

 

張達凱的地產公司就設立在羅蘭崗,他的培訓學校就在公司一側。

 

這是一間不足30平米的屋子,裏邊擺放了可供30人同時上課的桌子與凳子,看上去非常簡樸。這裏不僅是公司新員工的培訓地,也是地產經紀培訓課堂所在地。

 

張達凱通過報紙、電台、網絡,承諾對首批學員全部免費,他很快招夠了20個學員。

 

為了不影響大家的正常工作時間,張達凱將培訓課程安排在了每晚7點到10點30分。每周二、四進行,曆時一個半月。從這裏培訓結束後,各位學員通過考試,取得結業證書後,就可以參加州政府的地產經紀人執業資格考試。

 

學員在通過州政府的考試,並經過無犯罪記錄審核報告後,州政府發給執業執照,學員加盟一家地產經紀公司,在Broker的領導與監管下,就可以執業了。

 

晚上七時整,張達凱走進教室,二十個學員已經在教室就座。他發現其中有不少俊男靚女,看上去,年齡最小的有二十多歲,最大的有五十餘歲。

 

張達凱站在講台上,掃視了各位學員後,他微笑著說道:“歡迎大家的到來!今天很榮幸我們能夠聚到一起,謝謝各位!”

 

教室裏響起了個別人的掌聲,但似乎並沒有得到大家的響應。

 

張達凱笑笑,繼續道:“我叫張達凱,英文名字Lambert,八十年代初從台灣來到美國,大家可以叫我‘Lambert’,也可以叫我‘達凱’。從今天起,我就是你們的地產培訓老師了。希望我們能夠共同度過這美好的一個多月,同時,也希望大家順利從這裏畢業,順利通過加州政府地產經紀資格考試,順利走上地產經紀職業人的道路,成為這個行業的精英!”

 

“下麵,我希望每一位學員做一個自我介紹,互相認識一下,未來說不上哪一天,彼此成為買賣雙方的代表,博弈於市場,現在,從第一排開始。”

 

“我叫李博遠,來自中國上海,英文名字Jack,請大家今後多多關照。”李博遠轉身向大家點頭笑了笑。

 

……

 

張達凱看著大家依次做著介紹,一邊拿著筆在自己本子上記錄著什麽。

 

“我叫王伯當,來自中國廣州,英文名字Jeff,2000年初赴美留學,來美13年,現在經營留學、旅遊業務,請大家多多關照。”

 

王伯當看上去三十多歲,給人穩重內斂的感覺,張達凱在他的筆記本上重點加了標注。

 

“我叫黃媛媛,來自香港,英文名字Tara,10歲隨家人移居美國,赴美18年,現在一家華資銀行從事貸款經紀業務。”

 

張達凱向黃媛媛點頭笑了笑,他發現這是一個氣質高雅,皮膚白皙,身材勻稱的美麗姑娘。

 

“我叫……”

 

二十、

 

聽完大家介紹後,張達凱發現自己的地產培訓學校,有來自大陸多個省市、台灣、香港,以及東南亞的華人朋友。

 

他以自己的人生經驗,發現雖然這是首期培訓班,但是,依然有幾個可塑之材。如黃媛媛,王伯當等人。他們從事的行業,接觸廣泛,社會基礎紮實,假以時日,或許可以成為這個行業的佼佼者。

 

“謝謝大家的自我介紹,我發給大家一張表格,希望大家依次將自己的中英文姓名,聯係電話,微信或者QQ號碼,郵箱,職業填上,我會複印一份,再分發給各位。”

 

“這世界無論走到哪裏,要想經營自己的事業,首先就是經營自己的人脈,要想經營自己的人脈,首要是提升自己的綜合素質與能力。”

 

“各位要想在這個行業取得成功,取得執業資格證書,僅僅是一個開始,一個敲門磚而已。提高自己的修養,增強自己的能力,讓眾多人來追隨我們,我們的事業才有未來,才有成功的希望。”

 

張達凱看著大家侃侃而談。

 

“美國地產行業,不僅僅是一個吸金行業,也是一個創富神話的行業。赴美接近三十年來,我見證了美國眾多創富神話。我認識一位先生,八十年代初,帶著80美元從台灣赴美,今天,已經成為洛杉磯華人世界赫赫有名的地產大佬,億萬富豪。”

 

“美國是一個充滿夢想的社會,在這個社會,弱者與弱勢群體能夠得到充分的保護與尊重,這充分保證了這個社會的基本穩定,隻有穩定才能發展。在這個社會,強者能夠有廣闊的發展與發揮自己才華的空間,有無限可能,隻要您足夠強大。”

 

“也正因為每一個人的才華與能力,在這個國家都能夠得到充分的發揮,由這些群體組成的國家,才有美國今天強大的道理。”

 

“各位能夠來到世人夢想的國家,是各位人生的幸運,希望各位能夠在這個偉大國度找到屬於自己的位置,能夠在地產行業生存、發展、出色。”

 

“同時,歡迎大家在取得執業資格後,加盟凱達地產公司,繼續我們的緣分!”

 

張達凱最後笑了笑,其實他心裏非常清楚,美國地產經紀競爭的殘酷性,注定了今天這二十個學員中,最終能夠生存下來的不會超過兩個,百分之九十都不過是在這裏打醬油而已。

 

但是,他不能夠打擊他人人生的積極性,自己隻有鼓勵與鼓動。因為,今天的人生經曆不論成功與失敗,對每一個人漫長的一生,都會有所裨益。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狀元。即便他們在地產行業不能取得成功,但是,他們依然有可能在其它行業取得成就。

 

張達凱叫大家打開課本,開始了第一章第一節的講解。考慮到學員語言能力的差異,他全程中文夾雜著英文。

 

二十一、

 

王伯當來自中國廣州,家中獨子,父親曾經官至某廳級幹部。

 

這個出生在紅色家庭的孩子,身體中卻從小流淌著自由的血液。2000年初,在上海某大學畢業後,他沒有按照父親的安排,回到廣州進入某機關工作。而是毅然選擇了赴美留學,進修研究生。

 

作為家中獨子,父母並不希望他遠渡重洋,去往美國,而致自己老年身邊沒有孩子照顧。

 

但是,王伯當因為心中的夢想,在獲得難得的赴美留學簽證後,他還是選擇了告別父母,遠赴美國留學的漫漫旅途。

 

而王伯當的父親為官正直,在資助伯當赴美後,並沒有強大的後續資金保證伯當在美國的學業。

 

王伯當從洛杉磯登陸美國後,首先在一家語言學校一邊學習語言,一邊打工賺錢,同時為申請更好的學校做著準備。

 

在洛杉磯學習生活一年中,王伯當先從餐館做起,他先後做過服務員、後廚幫工、廚師助理、廚師。

 

這個從小養尊處優的孩子,在異國的土地上,為了堅持自己的夢想,經曆著常人難以想象的磨練。餐館工作高強度的勞動,雖然他年輕力壯,但是,每天工作下來,他依然累得直不起腰。

 

而回到簡陋的住處,一位來自大陸北方接近五十歲的同工工友,一談到自己的遭遇,總會淚流滿麵。

 

這位工友在大陸某國企,因為被同事陷害,被迫遠走美國。而語言、文化障礙,注定了這位工友來到美國,隻能幹最底層的黑工,從天堂到地獄。

 

王伯當看到工友的現狀,更加劇了他必須在美國繼續求學深造的決心,哪怕如何艱苦,也必須繼續讀書。

 

在洛杉磯工作學習一年後,王伯當申請了美國中部聖路易斯一所大學,並順利取得了錄取通知書。

 

洛杉磯作為海外華人的政治、經濟、文化中心,王伯當認為,如果自己一直在這個環境中,將無法學好英語,提升自己的語言能力。自己畢竟隻有二十多歲,未來人生路還很漫長。生存是基礎,繼續學習才是根本。

 

選擇暫時遠離華人區,有利於自己語言能力的快速提高,也有利於自己深入了解認識美國的文化。

 

來到路易斯安那州後,王伯當一邊學習,一邊打工。他的語言能力快速提高,並交往了一個美國白人同學女友。

 

大學畢業後,他的誠懇,他的踏實,他的努力,他的進取,獲得了白人女孩家庭的肯定。王伯當通過與白人女孩結婚後,取得了美國永久居留權。

 

結婚後,王伯當努力融入這個白人家庭,雙方並生育了一個漂亮的美國混血男孩。但是,巨大的文化差異,讓兩人相處還是非常吃力。生活越久,雙方的差異越明顯,相處越困難。

 

人以類聚,物以群分,洛杉磯的生活經曆,讓王伯當急切想回歸到自己的同類。但是,他的白人太太因為對家鄉的依戀,根本不願意與他同往。他們選擇了和平分手,年幼的孩子留給了母親。

 

王伯當在路易斯安那州學習、工作、生活八年後,在經曆了婚姻、家庭,為人父,為人夫後,在將所有財產全部留下給妻兒後,重新回到了洛杉磯,開始了獨自一人的重新打拚。

 

回到洛杉磯後,王伯當憑借自己的語言優勢,憑借自己熟知中美文化的優勢,從最艱苦的導遊工作開始,迅速在洛杉磯站穩了腳跟。

 

在收入穩定,並有了一定積蓄後,王伯當開始了自己的創業,他開創了自己的旅遊公司,同時兼辦起了留學業務。由於自己的成熟穩重,辦事踏實,他獲得了大量的回頭客戶,生意日漸紅火。

 

因為第一次婚姻的失敗,王伯當在獲得一定範圍的事業成功後,並沒有急於成家。

 

美國地產行業的複蘇,王伯當希望借助自己的語言優勢,在中國人大量湧進洛杉磯購房的大潮中,自己能夠從中分得一杯羹。

 

所以,他希望自己迅速取得執業資格證書。剛好,他通過網絡找到了這家培訓學校,並了解到張達凱的一些經曆。因此,走進了張達凱的地產培訓班。

 

在這裏,他遇見了張達凱,他生命中一生的貴人;在這裏,他遇見了黃媛媛,開始了他人生的第二春。

 

人與人之間的緣分,就在不經意間發生。

 

 (未完待續)

[ 打印 ]
閱讀 ()評論 (0)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