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愛地球

關愛地球,這可笑嗎?
正文

地球上,最可怕的物種是什麽?

(2016-04-18 08:00:45) 下一個

前言

有人曾說,如果你覺得這個世界上哪種動物太多,隻要把它列入中國的藥典就能解決問題。人們 一定能以極快的速度把它們吃完。國內的吃完了,還要吃國外的。野 生的吃完了,還會人工養殖,繼續吃,永遠吃。中國現 有藥用動物11門、33綱、141 目、414科、879屬、1574種。其中陸棲動物329科、 720屬、1295種,海洋動物85科、141屬、275 種。據統計,曆代本草記載的動物 藥約有600餘種。中國人發明的動物藥數量之多,堪稱世界第 一,這常讓中國人常引以為自豪。在這種文化的背景下,滋生了諸 如“吃什麽,補什麽”的種種信 條,來源於動物的各種滋補品名目繁多,不計其數。除此之 外,動物的不同部位,各種取材方法,各種烹調方法,又繁衍出更加琳琅 滿目的飲食文化。

犀牛在地球上生存已有4千多萬年,是體型僅次於大象的陸生動物,原來有十多種品種,但時至今日,犀牛僅生存於亞洲及非洲,隻有4個屬5個種。而在亞洲的犀牛,因為中藥需求而被大量捕殺之下,數量更少,加上棲息地日漸縮減,已陷入危急的狀態。中國原來有三種犀牛:大獨角犀(印度犀)、小獨角犀(爪哇犀)和雙角犀(蘇門犀)。它們本該無憂無慮地永遠生活在中國南部,可是它們頭上的珍貴犀牛角成了它們滅絕的主要因素。人們用犀牛角炮製藥物,及雕刻工藝品。中醫古籍中很早就有記載犀牛角的藥用價值。如早在秦漢時期的《神農本草經》中就有收錄,這也許就是為什麽犀牛最早在中國滅絕的原因。但現在,因此而麵臨滅絕的,絕不僅限於中國的犀牛。

南非的一名犀牛保護人士警告:由於盜獵猖獗,南非野生犀牛可能在2016年滅絕。今年前3個月,109頭犀牛遭獵殺,平均每天超過1頭。成年犀牛因為長著牛角而成為盜獵目標,犀牛幼崽則因為失去成年犀牛照顧而難以存活。

國際自然保護聯盟(IUCN)宣布:非洲西部黑犀牛於2011年11月10日宣告滅絕,IUCN同時表示,犀牛的另外兩個亞種,中非的北部野生白犀牛和越南的爪哇犀牛,也將麵臨同樣的命運。世界自然基金會(WWF)2011年宣告,2010年被殺的那隻爪哇犀牛可能是越南境內最後的一隻。實際上也意味著這個物種幾乎全部滅絕。

—— 世界珍稀物種非洲西部黑犀牛正式宣告滅絕,2011年11月。

偷獵者為何盯上犀牛?

中國古老的信仰加上現代的金融投機是導致犀牛數量重新麵臨偷獵壓力的原因。傳統中醫中,三大補藥之一的安宮牛黃丸的配方中,犀角是不可或缺的關鍵成分。將犀角研磨成粉,煮沸熬製後,用於治療發燒、風濕及痛風等病症。而各國政府已就勒令停止犀角貿易。與此同時,還頒布了類似的法令取締貿易活動。由於禁令的出台,人們大多隻得選擇水牛角作為犀角的替代品。亞洲犀角的價格是非洲犀角的三到六倍,但中國和越南的消費者還是對它極為青睞。但是,隨著偷獵活動的日益猖獗,以及自然棲息地的減少,亞洲犀牛已經所剩無幾。

中國傳統醫學藥典中早有記載來自於鹿科動物的藥品,包括鹿角、鹿茸(幼角)、鹿鞭(雄性生殖器)、鹿筋(鹿四肢的筋)、鹿血、鹿肉、鹿胎、鹿脂、鹿尾、鹿骨、鹿皮等,俗稱“鹿的全身是寶”,這些藥品大都取自梅花鹿、馬鹿和白唇鹿等。梅花鹿在1989年被列入中國國家一級保護動物,屬於高度瀕危,1996年列入《國際瀕危動物紅皮書》中瀕危級瀕危物種,1998年在《中國瀕危動物紅皮書》中列為瀕危級。2000年時,我國野生梅花鹿的7個亞種中約至少有2個亞種已經絕滅,殘留的各亞種被分隔在相距很遠的地區,估計全國還殘存1,500 隻左右。雖然現已在四川和江西建立了兩個梅花鹿自然保護區,臨安的種群也得到當地政府和群眾的保護,但在人類活動的幹擾下,現存各亞種棲息地的質量和麵積繼續有衰減,偷獵時有發生,種群數量呈下降趨勢。

中國人工飼養的梅花鹿數量相對較多。1992年時,全國飼養的梅花鹿已達35萬頭。截止到2004年底,全國有9,465家大小不等的養殖場共圈養繁殖梅花鹿45萬多頭。此外,馬鹿為國家二級保護動物,白唇鹿為國家一級保護動物。中國野生的馬鹿估計為13萬頭,人工養殖可能在20萬頭以上。中國野生白唇鹿的數量估計在7000頭左右(1998),人工飼養數量在1000至1500頭(2007)。中國曾是鹿類最豐富的國家,共3科、4亞科、23種、38個亞種,占世界鹿類48種的45.8%,達鹿類總數的一半,被稱為是“鹿類動物地理分布及係統進化的主要地區”。中國自商周時代就開始養鹿,自清代開始以經濟目的飼養梅花鹿,1949年以後開始大規模馴養繁殖。時至今日,世界鹿類動物的飼養總量已近500至800萬頭,品種包括梅花鹿、馬鹿和白唇鹿等,飼養方式有放養、圈養或放養與圈養結合等。以經濟目的人工馴養野生動物,與保護野生動物沒有直接關係。那種認為通過人工飼養能夠挽救瀕危野生動物的觀點是一種徹頭徹尾的神話。

在中醫古籍中, 如明朝的《本草綱目》和清朝的《醫林纂要》中都有記載,魚翅被稱為“鮫鯊翅”、“沙魚翅”、“金絲菜”等,是名貴的滋補品。為滿足人們的口腹之欲,每年有一億隻鯊魚遭受割鰭的命運。這些鯊魚被活活割下魚鰭後,被扔回海裏,最後遭受著窒息、失血或無助地受到其它魚類攻擊而死的下場。全球70%的魚翅通過香港銷往中國。 據世界環保聯合會估計,全球每年銷售的魚翅達到了1萬噸,每年因此而被殺死的鯊魚達到了3800萬至7000萬條,有專家甚至認為人類每年捕殺的鯊魚已達1億條。 除了魚翅之外,鯊魚魚肝油和軟骨也被用於生產保健品。另外,角鯊烯,一種從深海鯊魚的肝髒中提取的物質,也被視為一種抗疲勞的保健品。野生動物保護專家表示,目前全球海洋中僅存不到3500隻大白鯊,這使得它比老虎還稀有。

魚翅吃不得!

根據美國食品藥品管理局(FDA)1990-2010年市售魚類與貝類中汞含量數據顯示,鯊魚是汞含量最多的四種海產品之一,而且其最大含汞量居首位,達到了4.54ppm,而FDA可接受的最大值為1ppm。 汞主要損害人的中樞神經係統、消化係統及腎髒,更為重要的是,汞能通過母體進入胎兒體內,影響胎兒神經係統的發育。因此,FDA與美國環境保護局(EPA)聯合發布公告,特別指出婦女和兒童應當不吃鯊魚、旗魚、鯖魚及方頭魚等的魚類。 據美國《赫芬頓郵報》報道,一項發表在《海洋藥物》雜誌上的美國最新研究顯示,鯊魚含有高濃度神經毒素BMAA,可能會導致老年癡呆症。這種神經毒素可引起神經係統損壞,進而導致肌肉萎縮,影響消化係統、呼吸係統等。這種物質可存在於蘇鐵科植物種子中,現在也在鯊魚身體中被發現。

美國、加拿大、澳大利亞、印度、墨西哥等國家的40多位科學家已經聯名發出公開信,反對魚翅交易。很多科學家已經目睹並記錄了全球鯊魚數量的劇減,大量的魚翅交易仍處於無管理和無監控狀態下,亞洲漁業管理對魚翅產業的發展幾乎起不到任何作用。從動物保護組織“野生救援”得到的信息顯示,全球每年約有7000萬到1億條鯊魚被捕殺,嚴重影響到鯊魚物種生存危機和海洋生物平衡。另外,在中國物種紅色名錄中,包括鯨鯊和姥鯊在內的44種鯊魚已被列入瀕危級別。短短30多年間,全世界魚翅貿易總量從不到4000噸激增至近14000噸。其中,中國大陸及香港、台灣三地魚翅消費占據著全球魚翅貿易和消費的95%以上。據科學家們介紹,已經有大量的科學根據證明鯊魚種屬正在衰退,而其最大的誘因就是魚翅交易。目前,鯊魚,鰩魚,目魚等軟骨魚已處於極度危險的狀況,而這種情況很有可能對海洋生態係統造成更大規模的破壞。

 文章來源:國際精粹

 

[ 打印 ]
閱讀 ()評論 (2)
評論
素食天地 回複 悄悄話 回複 'unmallen' 的評論 : 是呀,謝謝提醒。
unmallen 回複 悄悄話 怎麽不把鯨魚寫進去?

日本人一年殺多少鯨魚啊!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