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戰過去70年了,好些事誰是,誰非永遠也爭論不出結果。大家最好不要戴上意識形態的眼鏡,說說知道的事就好了。
我們家抗戰時是河北南部一普通鄉村地主。抗戰開始時我爺爺不到四十歲,我大伯十五歲正上初中,二伯十歲,正上小學,父親才四,五歲。戰爭爆發,沿京廣線城市都被鬼子占領,我們縣雖還沒被占領,但縣裏沒有中學,大伯的學上不成了。後來過了一段,大伯去冀中上抗戰中學(大概是張蔭悟辦的)。1938底或1939年初,那個中學散了,大伯跟著師生往大後方走了。後來大伯一直在河南軍隊,給一個軍長做文秘工作。部隊大概屬湯恩伯的軍隊,在1944年中原潰敗前一直駐洛陽。
二伯有一段在家鄉參加了八路軍,才十二,三歲。後來局勢緊張,八路軍精簡人員,他歲數小,被送回家了。在村裏還教了一段村學。1943年,冀南一代鬧災荒,很不太平。十六,七歲的青年,在家裏很危險。我爺爺就想把他送到大後方我大伯那裏去讀書。當時直接去洛陽要經過戰區,無法通過,必須繞道安徽才行,而且都要步行,路途非常遙遠。對沒出過遠門的小青年,是很不容易的。至今村裏還傳著笑話,說二伯出村沒幾裏地,就問洛陽在哪裏。所以,我爺爺事先先去了一趟,沿途通過親朋關係,做了些安排。回來後就讓二伯和他本家的一個堂弟一塊出發了。沿途倒是順利。在河南通過大伯的關係,他們進了河北流亡中學(抗戰前在北京的河北高中) 。政府管吃住,大伯每月資助他們一些。中原潰敗時,他們也跟著國民黨軍隊逃到了陝西。抗戰結束後隨中學複原回到北京,繼續讀書。
爺爺在當地也算鄉紳,但從來不跟日偽政府來往。縣裏最大的漢奸,經常捎信讓爺爺去見個麵,都被爺爺推脫掉了。跟八路軍倒是關係非常好。過去書上都是說八路軍隻住在窮人家,其實想想也不可能。窮人家也沒有多餘的房子給八路軍住,而且八路軍沒有正規後勤體係,住窮人家吃的都成問題。土改的時候,八路軍縣長事先告訴我爺爺,讓我爺爺出去躲一躲,所以他沒有受到任何傷害,當然我們村土改還算溫和,即使沒走的富戶也沒受到大的傷害。
很普通的一家人,雖沒有人在前線殺敵立功,也算對國共兩方都做了一點貢獻。過去的書總是告訴我們漢奸都是來源於地主富農。至少在我們老家不是這樣。我們家遠近親戚基本都是地主富農,沒有誰去當漢奸,所以後來沒人因為這個被製裁。這些人當中頗有一些成了八路軍的幹部。縣裏漢奸們大多都是過去的流氓無賴,這些人壞得很,所以全縣偽軍小隊長以上的抗戰後基本都被判死刑。
國共雙方其實都對抗戰做了貢獻。厚此薄彼是對先烈的不敬。當然後期國共雙方都在保存實力,非常遺憾。
八路軍最大的貢獻大概是動員民眾,防止敵占區偽化。加上不錯的紀律,在敵後跟老百姓關係還是不錯的。當然關係不好了也就沒法生存了。而且當時不再搞鬥地主分田地那一套了,包括富戶,對八路軍也都支持。而且,許多當地八路軍領導人都是出身於本地富戶。但說抗戰是共產黨領導的就有點不厚道了。所以我建議閱兵要有當時的國旗,因為我們是在這麵國旗下贏得抗戰勝利的。俄羅斯能打出蘇聯的旗子,為什麽我們就不能打出民國的旗呢?
大家可以看看有一個人的博客。他收集了大量有關晉察冀一分區(楊成武部)的資料,很值得一看。http://blog.sina.com.cn/s/articlelist_1617810325_0_1.html
日本人來了,不躲沒事。共產黨來了,不躲就死路一條。
哪你還幹嘛抗日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