個人資料
文章分類
正文

家織布

(2016-04-04 01:54:40) 下一個

大家都在說小時穿衣的事。布票數量各地應該差不多。在傳統產棉區,穿衣服的困難要小一些。所謂冀南棉海,是因為河北南部是傳統上的產棉區。紡棉花織布一直是那一帶重要的副業。過去許多地不多的家庭靠紡棉花織布維持一家的生活。

小時候沒覺得缺穿的,隻不過那都是母親和姐姐辛勞的成果。毛時代,自己不可能種棉花,因為自留地數量有限,大家都用來種吃的,以彌補生產隊所分糧食的不足。但是秋後生產隊質量比較次的棉花大概可以分一些。具體情況因為歲數小不太清楚。不過小時候,村裏家家紡棉棉花織布,棉花肯定有一些來源。不光婦女紡棉花,好些男的也幹。但織布主要是婦女的事。白天大家要在生產隊勞動掙工分,這些活隻有晚上和陰雨天不出工的時候幹(生產隊周末不休息的)。

記憶中我母親和我大姐整天紡棉花織布。尤其我大姐,有時間就整天跟一群歲數差不多大的女孩子一塊紡棉花織布。大姐小學畢業後因為家庭成分上不了中學,一直在家,學了一手好活。我們穿衣主要靠母親和大姐的辛勤勞動。洋布肯定穿不起了,隻有過年時有時大姐二姐才能買一件。我到70年代末80年代初上初中的時候,褲子還都是粗布的。到考上師範,離開家,才不再穿粗布衣服。

農民紡的棉線,織的布不但自己穿用,還在集市上賣,以增加一點收入。但棉花是戰略物資,不允許私人買賣,所以農民們往往是偷偷的賣。一旦被抓住了就沒收了。記得有一次我大姐去集市上賣布,就被沒收了。農民沒有別的收入,靠自己辛苦換點錢也不允許,真是可憐。

[ 打印 ]
閱讀 ()評論 (0)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