附加的引子:
我的故鄉是1986年才撤縣設市的。小時候總覺得那地方又小又閉塞。然時過境遷,家鄉現在常常出現在央視宣傳熒幕上,被列為名勝古跡,由此吸引了大量遊客。
我的鄰居從深圳移民過來,最近回國看望病重的母親。走之前她把車庫鑰匙交給我讓我替她看家。前兩天 (2/4日),她的深圳堂妹帶著女兒過來參加這邊的什麽camp, 要住宿,就來我家拿車庫鑰匙。我們順便在門口聊了聊。
她堂妹問:你是廣州人?
我答:不是,我在廣州工作過。我浙江的。
她堂妹:喔,前一陣剛剛去了浙江XX(她用的是整個地區的名字)玩。
我:我就是XX(城市名)的。
她笑了:啊,我好喜歡你的家鄉啊,還跟女兒說,以後找老公就要找那個地方的人。。。(我不知她為什麽這麽說,是因為那裏的風景還是那裏的人。當時就在心裏笑,可惜我找的老公不是那個地方的:))
這世界真小啊,一個名不經傳的小城市,一個原本八竿子打不著的人,去過我的故鄉,又出現在我現在住的家門口。
感謝燕兒的邀請,又一次參加王府活動,寫了這篇命題作文“那年我家過年。。。” ,走進記憶深巷。故鄉越來越被人所知所訪,而我記憶深處的它依然是兒時的舊模樣。
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cxxxxxxxxxx
征文:那年我家過年
by 年複一年
物質匱乏的二十世紀七十年代,我上小學。那時國家搞計劃經濟,很多物資都憑票供應,有糧票,油票,煤球票等等。過年過節還會再發一些票,比如帶魚票肉票啊什麽的。小時候我幫母親抓過鬮(以為小孩子手氣好,可以抓上一張家具票之類的),後來大一點,去糧站買過米,拉過煤球,也拿著票排隊買過帶魚。那時,米不夠吃,常常拎著番薯幹玉米粒去磨房裏磨成粉,再由母親做成各種餅或窩窩頭來補充糧食。在米飯尚且吃不飽的年代,在“新三年舊三年縫縫補補又三年”的年代,零食糖果新衣服幾乎都是奢侈品,大約隻有過年前後才能擁有。
可想而知對過年的期盼。而新年就在母親扯布準備給我做新棉襖罩衫,在家家戶戶開始打掃衛生準備貼對聯,在母親準備花生、芝麻、炒米做炒米糖中一天天臨近。
我自告奮勇地拎著桶去山下一家作坊排隊,在那間黑乎乎的小作坊門外常常排隊到天黑。我一遍遍地聞著從裏麵飄散出來的花生芝麻和焦糖的香味,聽著花生在盛滿沙子的大鐵鍋裏悉悉索索被翻炒著,看著被爐火映紅的屋牆,忘記了寒冷忘記了夜已降臨。
如果說,年是帶色彩的,那麽它就是紅色的,紅色的對聯,紅色的鞭炮,紅紅火火的爐火,大街上高掛的紅燈籠,連壓歲錢都是用紅紙包的 -- 紅色代表喜慶,代表鴻運,代表吉祥。
記得那時住在一個像四合院的大院裏,一排平房十幾戶人家。平房前麵有一大片空地,被矮矮的一堵牆圍著,中間有個進出的門洞,門洞進來有一條整齊的石板路,把一個大院分成左右兩半,路兩邊是填著土的空地,種著一棵高大柚子樹。平房離地麵大約一兩尺高,宿舍門口有一條寬寬的水泥地,可以擺放一把長長的躺竹椅,一把小板凳,板凳上再放個小收音機,夏天可以在此納涼,半躺半倚著聆聽“小喇叭開始廣播了”。
我們家住在門洞進來的右手邊。十幾戶人家每家的戶型大小都是一樣的,所謂的兩間臥房其實是一間很大的像倉庫似的房子被中間一道高牆一分為二,後麵的房間大一些。這排房子後麵正對著的是一排廚房,中間隔著一條石板路,和靠牆的一條排水溝。雖然原則上是每家配一間廚房,但因為有些家庭的子女多或是大了,會多分得半間或一間臥房,但是廚房就一戶一間,故此廚房會多出來。因我家人口不多,孩子也小,尚夠不上多分半間一間房的條件。不過,我們卻有幸多分了一間堆雜物的廚房間。
勤勞的母親不知怎麽就想起了養雞。雞籠就在那間多出來的廚房間裏,大約有五六隻或是更多。這間廚房的盡頭是一大片空地,再過去往後就該是一條通往山上的小路,往前是一棵大樟樹,斜斜地倚靠著一個由舊寺廟改成的大院,裏麵住著很多家“貧下中農”。
母親從毛茸茸的小雞開始養,有公有母,母雞居多。小雞喜歡跟著人,一次我還不小心把一隻小雞踩死了,遭到母親一番訓斥。從此小心翼翼地伺候著。我每天負責喂雞,雞一天天長大,羽翼一天天豐滿,公雞開始啼鳴,母雞開始下蛋。秋天一過,日子開始變短變冷,雞蛋也一天比一天少。尤其是那隻不下蛋的公雞,擾民擾母雞。一日聽母親在說,過年就把那隻公雞殺了吃。
就這樣,那一年的過年又多了一個期盼 -- 有雞肉吃,鮮美的雞肉雞湯,想想都會不自覺地咽一下口水。紅紅的雞冠給即將到來的新年增添了一抹紅,卻不知等那天真正到來時,泛起的卻是一片暗灰色。
年關一天天逼近,雞像往常一樣天一黑便自己乖乖地回家,鑽進隔壁廚房間鋪著稻草的籠子,擠在一起互相取暖。母親每天早上起來後的第一件是打開廚房門,放雞出籠,開始新的一天。
好像是年三十。早晨,隻聽見母親驚慌失措的聲音從廚房那邊傳來。我拉開門,奔過去湊上前。“雞呢?平時活蹦亂跳的雞呢?”再定睛一看,沿著母親的手指方向,“怎麽全躺在地上了呢?”。原來發生了雞瘟,一夜間五六隻雞一下子全都蹬了腿,倒在那裏,沒有了一絲氣息。
我看得目瞪口呆。隨後,跟著母親扛著鋤頭,去後山挖了個大坑,把它們集體埋了。那一年過年,我失去的何止是一碗雞湯,一碗雞肉。雞的暴死讓一家人震驚,給原本可以開開心心過的節日抹上一層陰影。那是我生平第一次目睹生命在一夜間隕落,體會集體死亡的含義。
五十年後,當人類麵臨著類似的瘟疫,當人類也像一夜消亡的雞一樣麵臨萬複不劫的厄運,我的眼前又浮現出那一幕,那些橫臥在地上的雞們。。。
又:這些年回家幾次想去看看舊地,卻見院門把鎖,一堵高牆擋著,據說裏麵的宿舍也已重新修建。關於那個院子,那段時光,不曾留下一張照片,但卻刻在記憶深處。
附鄉戀:
拿了一大堆獎狀:
簡單摘幾處評語吧!你們的評語遠遠勝過原文!感謝!
再次感謝王妃娘娘、燕兒、亮媽、喬兄組織這次活動!你們全身心的付出、海量的工作讓這次活動如此完美如此意義非凡!感謝所有的參與者,有你們就有王府的星光璀璨,王府二十一個難忘的日日夜夜!
江南的紅梅開了!借幾張母親曬在朋友圈的照片獻給大家!今天是元宵節,新年快樂!
感謝Oncemm, 是你給我青春的夢想!
致我東岸的情人
沒有燭光的夜晚
有遙遠的星光作伴
沒有玫瑰的情人節
卻心香滿滿
這世界
有人放煙花
有人追晚風
你贈予我的
是地老天荒
你不來我不老
Oncemm, 情人節快樂!(下了兩天兩夜的雨,剛剛出太陽了!)
楓兄這次帶病參加,沒想到還出了這麽多佳作!填詞/改詞看上去簡單,要把人、事、韻都照顧到不易,楓兄也是憋了大半年,厚積薄發!再讚!你注意休養,少用手機,用電腦會好一些。
師姐宅心仁厚,每次活動都主動自報家門,不願為難大家!
這篇春節懷舊精品非常有故鄉的帶入感,令人浮想聯翩,久久不能釋懷,多謝分享!
祝元宵節快樂!
暖冬是王府的小太陽,留言和美食,溫暖著每一位網友們的心房和肚子(特別是肚皮,嘻嘻)愛你,辛苦你了,好象你們還分別值班吧?
祝賀獲獎.實至名歸!
你說你沒有幫我潤色,可是我怎麽覺得你刪了以後簡潔了,而且銜接得非常好。是你的文字基礎和認真所致吧。
我在這裏沒有再次重申,沒有你的命題作文就沒有這篇回憶文。那就在此次蓋個印:)
這次的活動很圓滿很成功,大家都高高興興不想離去。我自己覺得收獲很大,讀了這麽多高手的作品,真是學習了!
再次感謝燕兒的付出,更謝謝燕兒對我的鼓勵!你看看大家對你的讚譽吧,You deserve every single word of compliment! 你配得上任何讚美之詞。我筆拙,但是一樣滿滿的感謝!也再次感謝你這些年的不離不棄!
好喜歡暖兒的引子!還沒讀文,就已經沉浸在那個年代的氛圍裏。
暖兒的文,不屬於一打眼華麗驚豔的那類,是很耐讀,讓人想反複咀嚼品味,有後勁的類型。
比如汪曾祺的散文,我就非常喜歡。
謝謝你們對小文的讚譽和共鳴,有你們的鼓勵是我前進的動力!下次如果參加,不會再起這個筆名了,四季啊,年啊,都被我用完了:)謝謝茶兒臨帖!二月好!
居士現在財富自由了,可以隨便走走。現在河南人在浙江的很多,還聽說祖上也有不少河南人在南宋時南遷過去的。謝謝居士臨帖!
是啊,今現在的年越過越淡,今年春節又值上班忙,我都沒做什麽菜,更不提有什麽儀式感了。你媽媽在你那裏給你們帶來年味,真好啊!大寶還小,你多給他灌輸一些中國文化,一旦大了,離開你了,你就會像我現在這樣感覺望塵莫及了:)
昨天娘娘在師傅那裏的留言說得好!說出了我的心裏話。再抱抱勇敢堅強的江歌!祝新年吉祥!大寶早日康複!
師傅的才人人皆知,師傅對徒兒們的好有目共睹!你的凝聚力在於你的聰明你的靈氣你的謙卑,萬事以他人為重,你骨子裏的幽默風趣、張口就來的笑語自然到位,更是讓人捧腹!我們一年也隻鬧一次,明天圓府不聚不散,歡樂常在!
謝謝師傅不吝誇讚,徒兒感激,給師傅一拜!
還是俺那句話、冬暖夏涼盛名難掩。大家猜到你不是偶然是必然:)
你的家鄉好美啊!期待什麽時候去看看。
過年是要有儀式感。我老媽在我家時我們也是穿紅著綠,房間掛上買來的小燈籠。。。我媽回去後,大寶住校,俺家空巢,過春節完全沒了氣氛。看來過節一定要有儀式感,也許能避避邪呢。輕輕砸俺迷信。
恭喜暖冬獲大獎!
”文筆好,結構好,先揚後抑“,精準!
這篇寫得真好,文筆好,結構好,先揚後抑,非常喜歡~
水沫說,“暖冬,你是我心中永遠的蕙質蘭心的小暖陽“,說出了我的心裏話。你的暖,你的善良和真誠,無處不在,藏不住。
明天到圓宅鬧圓宵,我們繼續樂。
謝謝水星兄謬讚和讀文呢,謝謝你們都熟悉我這種文風:)
水星兄的文筆了得,這篇舊金山一幕的描述如此生動,意想不到的結尾、敘事風格讓人想起美國作家O‘Henry, 寫得實在好!(最近太忙了,都還沒來得及讀你的遊記,有時間來補)謝謝水星兄臨帖!
你真是又聰明又認真又細心!你看我匆匆忙忙的,都把歌忘了。年輕時的我性子急,家裏家外一雙手,做起事情來有時候丟三拉四。現在性子不急了,可毛糙的習慣還在。謝謝你這麽暖心把那個留言也搬過來了!最初燕兒讓我唱歌,我還說了,唱歌沒人聽的:)謝謝你這麽認真聽兩遍,這是三年前唱的。我大概快有一年沒怎麽唱歌了,很慶幸自己那時候的熱情和錄音,就像現在寫文章一樣尚有熱情,但都不知道還能持續多久。
你的話很溫暖,也很有靈氣,包括你今天在王府說的,像候鳥南飛來過冬,非常形象!那裏人太多太熱鬧了,就在這裏說了。
恭喜輝蘑菇拿了頭獎,重複的話這裏不多說了,你實至名歸的!但是還是要再次感謝你,在眾多寫手中一眼認出我,去年也是,我心存感激!!讓我們一起攜手走過歲月!
“先聽王府小李穀一的鄉戀吧:一杯茶、一塊麵包,我聽了兩遍,暖冬的聲音清澈、純潔,歌聲中似乎看見遙望故鄉的雙眼,包含深情、泛著淚花。愛極這份不張揚的深情,溫暖心底。歌也選得極好。”
Thanks for your input, my friend. Take care!
娘娘選這篇我想最主要是因為我可能是第一個交的,王府藏龍臥虎的,寫得好的人多了去了,我不算什麽。
活動結束了,麥子好好休息,期待你重新開筆多寫!謝謝麥子!
謝謝暖冬分享非常溫馨又親切的好文!我們家過年也是炒花生和做炒米糖。
另外,你這個獎狀是AI做的,太驚喜了!你走在我們前頭了,否則我想你一個個填名字,文章標題,34篇要累死你的。這個一定要學!
另,被你的集體出走笑了,雞天一黑就知道回家的,很乖的:)
是的,紅梅臘梅是江南冬天的花,臘梅還香的,兩種都很漂亮!謝謝Joyce來,元宵節快樂!
梅花好看,元宵節快樂!
寫的好,同感!生動地寫出了那個年月過年時的真實感覺。遙想當年,每年快到過年的時候,那份期盼,那份欣喜,那份激動,那份感覺,是永遠也不會從記憶中消退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