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片說明:去年,正在競選總統的特朗普在美國最大的親以遊說組織AIPAC的年會講話。
原標題:【深度】揭秘“令人生畏”的以色列遊說網
【環球時報綜合報道】編者按:去年3月,當時作為總統候選人的特朗普參加美國最大親以遊說團體年會時,一度遭到在美猶太人的抵製;如今,特朗普似乎已用實際行動證明,他確實是“以色列的朋友”——承認耶路撒冷為以色列首都,並決定將美國駐以大使館遷至該城,特朗普在美國“力挺”以色列的傳統道路上走得更遠了。自以色列建國以來,美以關係親密已是國際政治常識,而以色列遊說團體在其中發揮的強大作用也成為這段關係中一直繞不開的話題。其實,以色列遊說團體“令人生畏”的影響力並不局限於美國,在美國前情報官員吉拉爾德看來,這已經成為“全球現象”,在美國、加拿大、澳大利亞、西歐國家,都會有一個組織嚴密、資金充足的遊說組織隨時準備保護以色列利益。
美國:“24小時內能讓70名參議員在餐巾上簽名”
“各種強大的遊說組織、數百個智庫、幾千個猶太人編織的網絡,是美國中東政策以及與以色列利益相關議題的主要推手……與早期的猶太複國組織不同,如今的以色列遊說勢力不再隻是敦促美國政府和國會采納親以議程,而是滲透至政府各個層麵,直接參與政策製定,並且努力確保公共輿論塑造對以色列的正麵影響。”對於以色列遊說團體在美國的影響力,卡塔爾半島電視台做出如上總結。
十多年前,美國兩位著名國際關係學者約翰·米爾斯海默和斯蒂芬·沃爾特撰寫題為《以色列遊說集團與美國對外政策》的研究成果。然而,他們當時在美國找不到任何一家願意發表其著述的媒體,最後隻能在一家英國雜誌發表。“以色列遊說團體在西方的龐大影響力,正是依賴於其不允許人們談論他們的能力。”美國MintPress新聞網站評論稱。
這兩位美國學者在書中寫道,以色列遊說集團在華盛頓圈內的聲望“令人畏懼”。曾有美國國會工作人員告訴新聞記者邁克爾·馬辛:“我們可以統計到超過一半的眾議院議員——250到300人,會做美國以色列公共事務委員會(AIPAC)要他們做的任何事情”。AIPAC前官員斯蒂文·羅森也曾用一個例子說明該遊說組織的權勢——他把一塊餐巾放在《紐約客》雜誌的記者傑弗裏·戈德堡麵前說:“在24小時裏,我們能夠有70名參議員在上麵簽名。”
AIPAC名聲在外多年,20年前在《財富》雜誌的“華盛頓最有權勢遊說組織”中排第二,到今天它都被普遍認為是美國最大最強的以色列遊說組織。2015年,在美國用於親以遊說的錢近419萬美元,其中AIPAC占338.8萬美元。
不過,想要接觸這個赫赫有名的團體可以說相當不容易。AIPAC的總部是一棟新建的現代化大樓,位於華盛頓西北部H街。大樓入口處的安保工作十分嚴密,就連該組織的雇員每天進出都要經過安檢。一名AIPAC員工告訴《環球時報》記者,原來該組織是在一幢大樓裏租用辦公空間,後來正是考慮到“保密問題”,才建造了自己的大樓。《環球時報》記者多次與AIPAC聯係采訪事宜,但均沒有得到答複。
AIPAC的遊說方式並不是通過直接給政客捐款,在總統選舉時,該組織也不明確表態支持誰,而是主要致力於做宣傳工作。在遊說國會議員方麵,每個遊說人員有具體分工,比如《時代》雜誌曾報道,該組織成員阿瑟科夫負責對14名參議員和65名眾議員進行遊說。
總體上來看,AIPAC的遊說費用在美國並不算高,2016年花費360.2萬美元,在3741個遊說組織中僅排第134位。相比之下,美國商會2016年的遊說支出超過1億美元。
以色列遊說勢力中也有非猶太力量。AIPAC被普遍認為是美國最大的親以遊說團體,但其成員數據稱是10萬人,比不上被認為有200萬成員的“基督教徒聯合支持以色列”,該組織影響力同樣不可小覷。卡塔爾半島電視台舉例說,2006年夏天以色列對黎巴嫩展開軍事行動後,數千福音派人士從美國50個聯邦州紛紛趕到華盛頓,遊說國會無條件支持以色列。據稱,這些人一天之內在國會山進行了280場會談。
以色列遊說集團成果斐然。以色列是自二戰以來累計獲得美國外援最多的國家。此外,這股勢力在美國已發展到政客不敢惹的地步。最著名的例子發生在2015年,當共和黨人繞過白宮邀請以色列總理內塔尼亞胡到國會發表講演後,白宮通過一個組織在《紐約時報》刊登整版廣告,指責內塔尼亞胡“將美國國會作為他的競選道具”,之後,等來的是親以勢力連續4天在《紐約時報》或《華盛頓郵報》登整版廣告,大罵白宮官員及其反以傾向。在這期間,AIPAC還舉行了年會,剛被親以勢力大罵的時任美國總統國家安全事務助理蘇珊·賴斯不但出席了活動,還在喝倒彩的聲音中對美以關係的堅固再三保證。
去年競選總統期間,特朗普因發表種族言論,以及對其部分支持者的反猶傾向不做表態而在美國猶太人群體中十分不受歡迎。即便如此,特朗普對參加當年的AIPAC年會十分認真:推掉一場電視辯論,在現場罕見地對著提詞器發表演講。他當時承諾,將不承認伊朗核協議,把美國駐以大使館遷至耶路撒冷。如今看來,他的這兩項承諾都得到兌現。他當時稱,自己是以色列的“真朋友”。不過在2016年的大選中,特朗普僅獲得24%猶太人的支持,他的對手希拉裏則獲得71%的選票。
以色列希伯來大學訪問學者王戎對《環球時報》記者表示,雖然美國猶太人僅600萬(美國總人口約3.2億),但該群體的投票率高達90%。而且,89%的猶太選民聚集在加利福尼亞、佛羅裏達等關鍵選區,自然會被總統候選人視為要努力爭取的對象。
英國:八成保守黨議員為它效力
“我從來沒想過,在英國也有如同AIPAC的組織。不僅因為猶太人在英國隻有大約25萬,而且這個群體始終十分低調。”讓英國《獨立報》撰稿人巴爾-希勒爾發出如是感歎的是名為英國“保守黨以色列之友”(CFI)的遊說組織。英國保守派曆史學者羅伯特·詹姆斯將其稱為“西歐致力於以色列事業的最大組織。”英國記者彼得·奧鮑恩2012年在《每日電訊報》寫道,沒有哪個遊說團體——以及代表其他國家的組織,像CFI一樣在英國議會開展這麽多工作。英國《金融時報》說,約80%的保守黨議員都是該團體成員。
CFI的成功歸功於利物浦人斯圖爾特·珀萊克,《金融時報》稱,珀萊克從1989年到2015年一直領導著CFI。2015年以後加入上議院,但至今仍是該組織的名譽主席。從撒切爾夫人的首相任期開始,幾乎每一個保守黨大佬都對珀萊克十分看重。去年,現任首相特雷莎·梅稱讚他是“獨一無二的珀萊克”,富有“韌性和活力”。
自2004年起,CFI為保守黨提供將近38萬英鎊的資助,大多數用於全款支付議員訪問以色列的費用。有數據顯示,至少有162名保守黨議員曾在CFI的支持下到訪以色列。
一直以來,珀萊克及其CFI組織都算比較低調,然而,近來一場“英國大臣密會以色列高官”醜聞將他們置於聚光燈下。11月初,英國廣播公司披露說,國際開發大臣帕特爾在8月赴以色列度假期間與以高官舉行12次未獲授權的“密談”,其中包括與以色列總理內塔尼亞胡會麵。這次行程過後,她曾想將英國的援助資金提供給戈蘭高地的以色列軍隊。在輿論攻勢下,帕特爾後來被迫辭職,英國媒體隨之將焦點轉移到為她組織此行的珀萊克和CFI身上。英媒稱,不僅是國際開發部,國際貿易部、國防部、內政部和外交部都與CFI保持著公開與非公開的關係。帕特爾本人就曾是該組織的副主席,英國前外交大臣黑格從青年時期就加入該組織。
英國的親以勢力不僅盤踞在保守黨,工黨、自民黨、獨立黨都有名為“以色列之友”的遊說團體。之所以CFI經常被點名,也是因為它與歐盟近年來冒出許多親以遊說組織有很大關係。去年,英國公共利益調查公司等機構聯合發布題為“以色列遊說團體和歐盟”的報告,稱在布魯塞爾成立類似親以團體,是過去10年來在“歐盟心髒”打造“一個強大的跨大西洋遊說團體”努力的一部分。其中,“歐洲以色列之友”(EFI)是最有影響力的組織之一,推動其在2006年成立的主要人物正是珀萊克。有參與EFI的歐洲議會議員證實,該團體是仿照CFI成立的,許多歐洲議會議員與來自英國保守黨的代表就成立親以色列聯盟的問題舉行會談。
與此同時,EFI正與美國的AIPAC建立聯係。曾在2004年擔任後者組織委員的伊利亞茲表示,他在EFI的成立中“發揮了作用”。“以色列遊說團體和歐盟”報告說,EFI的主要成員顯然重視學習AIPAC如何運轉。近來,EFI派出70名代表參加AIPAC的年會。
德國:任務:定期發展親以人士
“作為歐盟第一經濟大國,德國在中東政策方麵起導向性作用,因此,以色列遊說團體在德國也非常強大。可以說,這張網絡是除了立法、行政、司法和媒體之外的德國‘第五力量’。”德國柏林中東問題專家弗萊利克斯對《環球時報》記者說。
根據德國一項學術研究,以色列在該國擁有80多個遊說團體,其中最強大的是德國猶太人中央理事會。目前,它在德國各地有23個州組織、108個社區組織,擁有近12萬名成員。現在,生活在德國的猶太人大約是20萬人。
一名內部消息人士對《環球時報》記者表示,德國猶太人中央理事會經常接到來自以色列外交機構的“任務”,要求其每隔一段時間發展“親以色列人士”,可以是政治家、知識分子、學者等個人,也可以是社會團體。一到德國社會出現反猶反以色列苗頭,該組織就積極發聲。比如德國難民危機爆發後,該機構主席舒斯特表示,德國應該對接收難民的數量設上限,很多難民來自存在反猶問題的國家。
另有消息人士告訴記者,以色列遊說團體組織的大會上,經常利用各種宣傳手段要求參會人員支持“以色列主權國家爭取和平與安全”“對抗反猶主義”,大會結束時,主辦方會發表聲明,要求與會者簽名支持。
以色列團體在德國還有一個“殺手鐧”,就是後者的納粹屠殺曆史。每次出現不支持以色列的聲音,這些組織馬上指責德國存在極右傾向、反猶主義複活等。默克爾曾表示,德國尤其應支持以色列,“納粹德國殺害600萬猶太人……戰後,猶太人為終於能建立國家而高興。德國有責任支持以色列”。
以色列希伯來大學訪問學者王戎對《環球時報》記者表示,雖然以色列遊說集團遍布世界,但與此同時,也存在反以集團,這股勢力在歐洲最強大——蘇聯解體後,阿拉伯國家失去了這座靠山,便在歐洲積極尋求支持。“阿拉伯國家也有遊說力量,隻不過比以色列薄弱。”王戎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