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 (195)
2017 (148)
2018 (144)
2019 (159)
2020 (185)
2022 (255)
應該是八年前去的成都,遊了武侯祠等名勝。回來後撰寫了一副對聯如下:
疇定三分從龍十餘四載終得相權自是先主求賢急,
兵行六出掌印紀有經年難占隴土原來王業不偏安。
諸葛先生是被演義等民俗文化作品神化了的。三顧茅廬的曆史根據是什麽?前出師表中一句話:三顧臣於草廬之中。蟄居新野四十六歲的劉備找了個二十六歲的青年才俊談天說地凡三次,就雇用了他,大抵如此。
諸葛先生的政治生涯分成兩部分,侍奉劉備十四年多,輔佐劉禪十二年多,計二十七年。"昨夜長星墮前營,訃告先生此日傾"。崩於五丈原軍營,崩年五十四歲 (公元181年-234)。有一點很有意思,漢獻帝和諸葛孔明是同一年生,同一年辭世的。也是生於181年的漢獻帝189年當了皇上,220年 (39歲)”禪讓“。第二年,劉備登基。漢獻帝”禪讓“後生活了14年,比諸葛亮早半年去世。
加盟劉備集團的諸葛亮是否一開始就成為劉備這條魚的水呢?初出茅廬第一功火燒新野是子虛鳥有,羅貫中先生替他打的。赴江東舌戰群儒也被演義大肆渲染了。史料表明是諸葛亮自告奮勇要當這個使者,這個時候他需要立功。此後,諸葛亮在劉備占荊州和東西兩川的戰爭中的主要工作是糧草供應和後方政務。可以說諸葛氏在劉備一朝,無獨立軍功可言。劉備占據兩川後,政治上信任的人中有比諸葛亮大五歲的法正。這位西蜀早期重臣在劉備稱帝前就去世了。劉備221年稱帝,四十歲的諸葛亮當上了臣相, 除其才華,還有個原因是他是荊州老人,比收複西川後的李嚴等好用。下一年劉備伐東吳失敗後托孤時,老將多已辭世。劉備托孤諸葛,還是給他找了個李嚴共同托孤。曆史上托孤常常都不會托於一人。漢武帝有霍光,金曰?。桑弘羊。霍光後來殺了桑氏。順治帝有托孤四大臣,以後排名第三的鼇拜坐大,還殺了蘇克薩哈。鹹豐則有被慈禧政變趕下台的顧命八大臣。諸葛亮在主政八年後也終於把李嚴給流放了。說明派係鬥爭激烈。我說"從龍十餘四載終得相權",終字表明他並不是劉備一開始就請出來的神。”自是先主求賢急",就是皮裏陽秋了。此外,"從龍"的從字,推翻了演義小說中三顧茅廬的渲染。
如易中天先生所說,蜀國政壇組織成份複雜,內部爭鬥是難免的。戰爭的另一個功能是轉化內部矛盾。諸葛亮掌權十二年之久(紀有經年),戰爭不斷,其政治口號和精神原動力就是漢賊不兩立,王業不偏安。可是打仗打的是財富和錢糧。說好聽點是鞠躬盡瘁,死而後已。說不好聽是窮兵黷武,勞命傷財。所以後來鄧艾孤軍深入到蜀中,後主不戰自降。不單單是是後主昏庸,軍民早無鬥誌。
再深一層,"三分割據紆籌策",四十六歲的劉備預測不到三分天下的局麵,要諸葛亮這個小夥子來讓他頓開茅塞,那也枉為梟雄了。說正史,這和諸葛氏的政治才華並沒有衝突。演義則不然,要重點突出諸葛這個神, 劉使君隻能是傻點。諸葛氏的政治主張是東和孫吳,北拒曹魏或北伐曹魏。但劉備活著時諸葛亮做不了主。劉備伐吳是給兄弟報仇嗎?杜工部寫過很多蜀漢曆史的詩。看這兩句:蜀主窺吳幸三峽,崩年亦在永安宮。一個窺字 讓我們看出端倪。梟雄劉備要打下東吳,才能和中原曹魏抗衡。劉備的戰略方案並沒有錯。擁西川之地和中原抗爭,早晩必亡。伐吳方顯劉備梟雄本色。天下英雄誰敵手?曹劉!孫杈並不好惹。老皇帝撒手歸天,諸葛亮開始當家做主。以王業不偏安為政治綱領,十三年內六出祁山而無果(難占隴土)。雖忠心可嘉,但未免不是寬嚴皆誤。內政不修,隻能以王業不偏安作為不斷用兵的理由。
總而言之,諸葛之才未必勝梟雄劉備許多。但中國曆史要創造一個忠心耿耿扶保阿鬥的諸葛亮。
武侯祠對聯很多,其中趙藩的那一副攻心聯廣為人知:
能攻心則反側自消,從古知兵非好戰
不審勢即寬嚴皆誤,後來治蜀要深思
單獨寫劉備的比較少,有這麽一副
使君為天下英雄,正統攸歸,王氣鍾/樓桑車蓋;
巴蜀係漢朝終始,遺民猶在,霸圖餘/古柏祠堂。
清人完顏崇實撰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