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學中醫,談辨證

(2016-03-12 15:35:55) 下一個

在我自己開始認真學習中醫之前,我對辨證論治的理解跟很多人一樣,覺得就是辯證法的應用。也許,中醫理論的陰陽關係就是建立在對立統一這個哲學思想上,所以我也主觀認為,辨證就是要一分為二看問題,甚至也沒有注意過辨證和辯證的混用。

在中醫中,辨證簡單講就是分辨證侯。那麽證和症有什麽不同?症,是病症,所以有個病字邊旁。證,可以包括症狀,也就是病人表現出來的特殊症狀,但是並不限於此。證,泛指醫生觀察病人得出的特征,包括病人的身高,體重,體型,言語習慣等等。中醫的診斷,首先就是通過望聞聽切手段,觀察具體病例的表現。沒有這個過程,如何能夠決定治療方法和措施?認為應該廢醫存藥的不是無知就是有意毀滅中醫。

那麽,為什麽中醫特別強調辨證而治?任何學科難道不都應該尊重從實際出發,具體問題具體分析?

首先,中醫有悠久的曆史,在那個年代,沒有現代化醫療器械和設備的輔助,醫生的診斷完全依靠個人的觀察,所以病人的體證,脈證,舌證都非常重要。一個優秀醫生必須有謙卑的態度和良好的分析判斷能力,這是中醫的局限,也是中醫入門容易學好難的原因。

第二,學醫的人年輕時都會心高氣盛,都想大展身手,但是年紀越大越膽小,就是到後來發現自己所知有限,很多時候甚至無能為力。傳統上中醫每天都要接觸很多病人,有的時候會無奈,很多時候,也有血的教訓,由於自己的大意和誤判,造成病人的痛苦或者生命危險。所以,辨證而治,就是告誡學醫者,無論是自己熟悉的病例還是從未見過的新問題,不要憑借主觀印象貿然做出結論,一定要老老實實認真觀察,詢問病情,結合體證脈證,嚴格推導分析。舉個例子,病人外感風寒,究竟有哪些風寒特征,有哪些風熱特征?有就是有,沒有就是沒有,絕對不可以憑借經驗和主觀想象做出決定。很多人常犯的錯誤就是,我覺得這個病人是風寒,然後找證據,豈不知這樣很容易被自己的主觀和偏見誤導。正確的態度,無論你見過多少類似病例,無論有多少經驗,對待每一個病例都應該假定自己不知道,然後根據收集的資料推導治療方法和用藥。

辨證而治在今天尤其重要,由於急功近利和不求甚解在中國現代社會的流行,很多學習中醫的人已經完全背離了中醫思想。背書,什麽是辨證而治,滾瓜爛熟;討論,什麽是辨證而治,頭頭是道。遇到病人,張口就是什麽病什麽病,比如說,乳腺癌怎麽治。你沒有看見病人,不知道任何中醫診斷,怎麽著手?學會辨證而治是中醫的基本功,也是一個不斷學習的過程,應該時刻提醒自己。

做人要踏實,學習要踏實,學醫更要踏實,否則害人害己。

 

 

[ 打印 ]
閱讀 ()評論 (5)
評論
秋遠 回複 悄悄話 回複 '易今' 的評論 : 謝謝你
易今 回複 悄悄話 學習了。感謝!
cxyz 回複 悄悄話 原來秋遠學過中醫。
秋遠 回複 悄悄話 謝謝夢夢,問好!
人生是一場夢 回複 悄悄話 哎呀!原來真正的年輕老中醫在這裏!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