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間仙界

享受人生, 享受生活
個人資料
正文

美國聯邦政府那些事(2)- 入職聯邦政府

(2023-12-06 17:25:32) 下一個

我2010年進聯邦鐵路署工作。目前主持鐵路署一線處線路與結構處的工作。自1966年聯邦鐵路署成立以來,我這個處共有五任處長, 熬下去11任總統,15個署長。前4任處長都是白人,其中一位在職二十多年,79歲退休後兩年就去世了。我的前任肯·拉斯克在任九年,他在職時上下關係都搞得不太好,2016年63歲提前退休。他來華盛頓任處長之前是鐵路署第三區地方監管局的副局長(副處級)。 他和分局長不睦。 都知道聯邦政府公務員基本是鐵飯碗,除非有嚴重違法或違紀行為,不能輕易解雇。總部負責安全的助理局長之一把肯·拉斯克調到華盛頓在他手下當處長。那時我在華盛頓一家鐵路工程谘詢公司E公司任項目經理和主任研究員。E公司和聯邦鐵路署有兩個長期合同。其中一個合同是拉斯克的團隊監管。 我負責兩個合同裏的很多項目, 經常跟他打交道。但因我負責的項目更多是科研司的項目, 和科研司的領導和項目管理人員打交道多些,所以和科研司的司長和軌道研究處處長關係更近一些。

人生職業生涯中總有溝溝坎坎。我1999來美國是先到新澤西一家鐵路工程谘詢公司工作。 一年多後,意識到公司對持H-1B簽證的我待遇明顯低一截。後來通過電子郵件和E公司聯係上。E公司的副總裁凱文及技術主管卡爾對我很感興趣。他們知道我之前在澳大利亞做的項目。上世紀90年代互聯網(Netscape)剛剛興起, 我便主持建立了昆士蘭理工大學基礎設施研究中心的網站。網站有該中心所有研究項目的索引。 不曾想卡爾瀏覽過我們的網站,自然知道我的名字。見麵後說,“原來你轉到我們這兒了”。 就這樣我順利的進了E公司。因為換工作,新澤西那邊進展一半的綠卡程序半途而廢,在E公司重新啟動綠卡程序。公司很樂意讚助,但隻同意報銷50%的費用。我去一家移民律師事務谘詢,他們說收費四、五千元。 我給公司匯報後,高級副總裁同意給2500元,多不退少不補。後來聽說有博士學位的可以走一類優先(EB1),而且可以自己申請。 想了想, 所有推薦信, 論述材料都得自己整, 用不著讓律師幫忙填表和遞申請。 自己填表、準備材料、遞申請、網上查詢進展情況,主動權在自己。沒想到綠卡申請(140)三個月就得到批準。 下一步需要辦485調整身份獲取那個實體綠卡。 我倒是不急, 但無任何理由拖延,所以及時遞交了485表格和資料。 申請遞交不久,趕上了(2001年)911事件。 調整身份這一步一拖就是好幾年,直到2005年才拿到那個半綠半黑的綠卡。  

這期間在E公司也開始有點小波折。一位年輕白人工程師, 陽奉陰違, 巴結領導,搶功爭利,可叫他“拱屎豬”。他職位比我低,但他不在我手下。他時常越過他自己的老板去找總工程師和副總裁凱文“獻計獻策”。並給我負責的項目提“合理化建議”。我負責的項目多數是我寫建議書,準備假想項目得到的。 他繞過我直接給上級提建議,我自然不高興。 再者他的建議在我看來純屬荒誕的餿注意。我不願意讓他插一腿。 這夥計也算能,他贏得了副總裁凱文和總工程師的信任。說實話,我們第一代移民專業能力都很強,但若據理力爭,我們的二手英語口語確實略遜一籌。這拱屎豬後來竟然把他的老板(有學曆有經驗的白人)拱走了,可見他非等閑之輩。

總工程師想把他安插到我的項目裏來。我不同意,所以得罪了總工程師和這位“拱屎豬”。副總裁凱文站在總工程師一邊,強行把他安插進來。沒有辦法拒絕,但根本不聽他的餿主意。所以他隔三差五去上麵告狀。基本上是他在我項目裏拿工資,不幹事反而給我添亂。我知道當時我主持的聯邦鐵路署這個項目非常重要,項目是我立項寫建議書爭取到的。我用的幾位工程師和程序員都非常得力,項目進展順利,一定能如期完成並讓客戶滿意。 而“拱屎豬”則堅持認為我們的方向不對。 項目已近尾聲,若按他的建議,必須得動大手術,必然砸鍋。

由於他常常匯報,總工程師和副總裁凱文已然堅信項目交接必是個災難(Disaster)。 估計他們已經做好讓我打鋪蓋卷的打算。我是前麵提到的那兩個長期合同的“關鍵人員”之一。關鍵人員名單全部列在合同裏。除非我們辭職,公司想解雇任何關鍵人員必須向合同甲方(即聯邦政府)解釋理由。若項目砸鍋,理由就有了。 

項目到期,聯邦鐵路署的項目經理克勞斯先生來驗收。公司副總裁凱文、總工程師、和“拱屎豬”自然到場。他們是看的笑話,目睹我被解雇後的慘狀。他們還請來高級副總裁Y先生來見證我的失敗,以便之後解雇我可得到他的許可。 我雖有信心項目是成功的,他們的一番攪合,我也有點忐忑。不知道克勞斯先生是如何反應。我也做好萬一被解雇的準備。綠卡已拿到,沒有被迫離境之擔憂,再找份工作也不應太難。

見證“災難”的時刻到了。我是項目經理,自然負責項目報告,並展示隨項目開發的軟件應用程序。 報告進展一半,他們邊查看克勞斯先生的顏色,邊詫異。 克勞斯先生時常打斷我的報告說 “Great!” 或“Excellent!後麵演示應用程序, 克勞斯先生激動得都要哭了。 最後說:“That’s my best project ever!” 後來他在鐵路署最顯要的位置連續三周展示那個應用程序。公司高級副總裁非常高興,表示一定全力支持項目的後續工作和應用程序的全麵實施。“拱屎豬”的頭快低到褲襠裏了。副總裁凱文則怏怏地說,“可見互相合作力量有多大,短短幾周就可扭轉乾坤。”  隻能在心裏暗罵。他把“拱屎豬”在項目即將收尾時安插過來,我若是不冒著丟工作的風險硬撐著,項目不可能如期完成。 

我的工作保住了,但也深知在E公司的職業生涯到頭了,便萌生了跳槽的念頭。我不想再搬家,便瞄準聯邦鐵路署。我那裏已有人脈,隻要有合適的職位,有信心爭取到。但申請聯邦政府工作必須是公民身份。我當時還不夠入籍資格,隻好耐心等待。 

2010年我入了籍,開始有資格申請聯邦政府的工作。第一個機會是鐵路署科技司軌道研究處的工程師。遞申請後,竟然初審就被刷了下來。時任軌道研究處長的卡爾先生就是當年E公司的技術主管,他非常想把我招到他的處。查詢後發現,政策規定,聯邦政府任何工程師職位都必須要有美國或美國認可的學曆。隻要你有美國本科工程學位,或有外國本科學曆,然後在美國讀了研究生或博士即可。我本科是中國學位, 研究生和博士是澳大利亞學位。所以不符合基本要求。似乎荒唐,我拿H-1B簽證進美國工作,後來又成功以一類優先申請到綠卡並已入籍,已多年做高級工程師、研究員。 我的學曆有華盛頓一家認證公司的認證書。現在申請個聯邦政府工程師咋就不夠格了呢?卡爾先生拿著我的資料直接去人事部交涉。但政策很明確, 外國學位必須通過國家證書評估服務協會 (NACES)的19個會員單位之一,或國際證書評估者協會 (AICE)的10個會員單位之一認證。 我的認證公司不是這兩個協會的會員, 所以不承認。 可是我辦H-1B和綠卡都是用的同一認證書啊。回答很簡單,移民是移民,想當我們公務員工程師,不承認!卡爾先生也無能為力。後來我查詢過學位重新認證的程序,發現那個過程時間非常漫長,而且相當複雜。我不想選那條途徑。

聖經說,有時所有的門對你關閉,上帝會給你開一扇窗戶。聯邦政府工程師招工條件還有一條,就是你若是美國任何一個州的注冊工程師(PE),也可以滿足要求。 早就聽說過PE,但一直認為都有博士學位了,沒必要考PE執照。 現在PE成了當公務員工程師唯一途徑。

考PE確實有一定難度。 每科都不太深,但科目覆蓋蠻多。考的是機械類,科目包括機械常識,暖通空調係統,熱力學, 傳熱學,靜力學,動力學,電子工程,電力工程,計算機,統計學等。多數科目都穿插有數學。 我已離開大學二十七八年,比畢業五六年的年輕人難度要大。由於日程排不開,也沒能參加各類培訓班。買了些複習資料自習。PE考試每年兩次。 第一次報名後,正值嶽父來美國旅遊幾個月,我們陪他跑了很多地方。 雖然出門隨身帶著複習資料,但是基本抽不出時間學習。 第一次考試加入了多數應試者行列—沒過關! 緊接著又報名下一次考試。 這次確實在工作之餘花上一些精力複習。 應試完畢已知道必能過關。 結果是高分通過。拿到了應聘聯邦政府工程師的許可證。 

第二次工作機會是2010年夏天,鐵路署安全司線路與結構處(我現在主管的處)招一名土木工程師。 這次我的申請順利轉到時任處長也就是的前任肯手上。 按正常程序,申請截止日期後,部門負責人應在兩周內安排麵試並做出錄用決定。 恰好在那段時間我回國。 肯把麵試推遲了一段時間,我才有機會參加麵試得到這個職位。眾多對手中,競爭力最強者是科技司一位工程師阿裏。 他已是GS-14級(副處級)。他申請這份工作是平級移動。輸在我手下肯定不爽。 2016年他也在競爭我這個處長職位的行列裏,再次敗北。後來卡爾退休,他又競爭軌道研究處處長職位。 我是麵試官之一,遺憾他也不是最佳候選人。  

2010年感恩節前,我過了一個美好的生日後,開始了公務員職業生涯。 回想所經波折,類似範進中舉,隻是沒像範姥爺那樣發瘋罷了。

 

[ 打印 ]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