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堂吉柯德》作者米格爾·塞萬提斯故居位於距馬德裏市區30多公裏的阿爾卡拉·德·埃納雷斯(Alcalá de Henares)。城市名Alcalá 源於阿拉伯語, 意為城堡。 西班牙曾被穆斯林摩爾人統治781年,穆斯林文化影響根深蒂固。西班牙有好幾個叫Alcalá的城市。 後麵加上de Henares以區別於其它城鎮。 Henares是附近的河名。所以城市全名是埃納雷斯河畔的阿爾卡拉(城)。中文也譯為埃納雷斯堡。 但當地人直接叫阿爾卡拉,所以此處用阿爾卡拉。
阿爾卡拉城市人口近20萬,是世界上第一個人工規劃的大學城。這裏有著名的阿爾卡拉大學 。 始創於1499年, 是西班牙第二老大學。 是世界上六所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世界文化遺產大學之一。每年一度的塞萬提斯文學獎在大學禮堂舉辦。 西班牙國王親自頒獎。
米格爾·塞萬提斯(全名Miguel de Cervantes Saavedra)是西班牙曆史上最著名的文學家。 他的代表作《堂吉柯德》是文學史上第一部現代小說。 普遍認為他在世界文學史上也影響很大。 有人說他是西班牙的莎士比亞。 不敢苟同, 或許可說莎氏是英國的塞萬提斯。 塞萬提斯比莎士比亞大17歲, 但他們幾乎同年同月同日死(隻差一天。 若考慮時間差,說不定同日 - 無需細究)。 二者共同之處是他們是兩國的最著名文學家。 不同之處是莎士比亞很少人能讀懂。 而塞萬提斯人人能讀懂。 再就是塞萬提斯在世時已名聲大振, 莎士比亞離世兩百多年才被推起來。 還有··· 偏題了,調頭。
我們的主要目的是參觀塞萬提斯故居博物館。 博物館也屬世界文化遺產。 故居小樓是他爺爺(作家胡安·塞萬提斯)購置的財產之一。 塞萬提斯出生於此。 故居門外有兩個銅像, 是他小說《堂吉柯德》裏的兩個主要角色堂吉柯德 和桑丘·潘薩(Sancho Panza)。 穿過整潔的小前院, 進門是個通頂大廳,一角有口井, 上麵的汲水轆轤滿科學,利用簡單力學原理,汲水省力, 婦女兒童皆可使用。 大廳周圍是客廳、起居室、書房、廚房、餐廳, 小作坊, 還有個手術室 -(他父親是個醫生)。 樓上是睡房, 分男女賓室, 嬰兒房、傭人房, 主客房。 後麵有幾間展室, 好像是後來加建的。 主客房旁邊有個娛樂室, 櫥窗裏擺著木偶和皮影。 那時沒電視, 這是他家庭的娛樂方式。 從房子裏的家具、生活用具、及牆上掛的油畫等, 可看出塞萬提斯家族屬於上流階層。 他父親也曾負債, (相對)生活拮據。 後來繼承他爺爺財產後“脫貧”。
塞萬提斯令人佩服之處是他的性格和為人。 他參加過著名的1571年西班牙帝國同盟與奧斯曼帝國的勒班陀海戰。 此海同盟軍大勝, 從此結束了穆斯林奧斯曼帝國向歐洲擴張。塞萬提斯在戰鬥中負傷左臂殘廢, 所以有個綽號“勒班陀獨臂人”。他左臂並沒缺損, 但子彈穿過他手掌, 破壞了神經, 左臂不能用。 海戰時他在生病,指揮官和戰友讓他休息, 他卻憤怒斥退他們, 寧願戰死也不做怕死鬼,英雄也! 幾年後他乘商船回西班牙,快到塞維利亞時, 被奧斯曼的海盜船隊俘虜。 他身上有勒班陀海戰總指揮Don Juan 等高級人物的信件。 海盜認知道很重要, 與其把他賣去當奴隸, 他們用他當綁票。 他被囚禁在阿爾及爾5年, 期間四次越獄, 都未成功。 為保護他的囚友, 他每次都是一人承擔全部責任。 倍受酷刑,也不認慫, 很男子漢。 後來宣教士集資把他贖回西班牙。
參觀完塞萬提斯出生博物館。 我們順便在阿爾卡拉市區轉了轉。 主街本身就是景點。 沿主街幾分鍾溜達到塞萬提斯廣場。 廣場上(自然)有塞萬提斯(青銅)塑像。 我們在馬德裏和托萊多也在幾處見過塞萬提斯塑像。 他不屬皇室或畫家,因而沒有畫像或自畫像。 他的肖像和塑像都是根據他自己和後人的描述創造的。 說實話, 我感覺他的形象和他虛構的堂吉柯德很接近。他在馬德裏議會廣場那個青銅塑像最早,也是西班牙第一個非皇室和著名宗教人士之塑像 (詳見附錄)。紀念碑附近還有個音樂亭。 廣場一側是市政廳。
走不遠我們就到了著名的阿爾卡拉大學。 雖不“謝絕外來人員”, 但需購票參觀。 世界文化遺產收點錢也合情合理。 我們一日遊, 在阿爾卡拉呆不了幾個小時, 所以沒進去。 大學門前小廣場上有幾棵古柏, 築滿了鸚鵡鳥巢。 無數的鸚鵡在遊人頭上嘰嘰喳喳, 簡直是目中無“鳥”。 遊客互相說話,隔三米就得大聲喊。 大學主樓及周圍的教堂製高點, 有多個巨大鳥巢, 棲息著大白鵲。 它們安靜卻高傲地站在高處, 不知是蔑視那些大聲喧嘩的鸚鵡, 還是嘲笑我們這幫縱閑情來添亂的遊客。 這裏或許可以阿Q一回, “它們不是人, 咱不和它們一般見識。”
我們接著前行,在塞萬提斯故居博物館東北約700米的環島中央有堂吉柯德雕塑/紀念碑。 這個版本是抽象派的堂吉柯德。他本是虛構的人物, 抽象派塑像也恰當。 開始還懷疑是否是畢加索的作品。 沒見任何資料介紹, 必非畢加索。
我們回頭奔向最後一個景點 , 位於城區西南角的羅馬古城康普魯圖姆(Complvtvm Romana)。 一路欣賞狹窄但寧靜又潔淨的古式小街,隨機走進很漂亮的(胡斯托主教座)教堂, 照個相,喘口(空調冷)氣。
?
羅馬古城建於3- 5世紀, 現在是考古遺址, 免費參觀。 這兒有希波呂托斯(Hippolytus)之家。 古城遠看是一片廢墟。 近看很震撼: 一千八百年前羅馬人就有浴室, 有完善的排水係統。不得不崇敬古人的智慧。
最後必須提一句羅馬古城進口處的廁所。 自動化程度處於世界領先地位。 開門在找開關, 感應燈就亮了。 茅坑似乎無底又無蓋,但不臭也沒任何飛蟲, 整個廁所幹幹淨淨。 正在歎與讚之間猶豫,或許它 “聽見”或”看見”我進去,廁所蓋就禮貌地、無聲地緩緩落下。 放鬆後, 自動衝水, 然後蓋子自動升回去。 洗手開門都是自動感應。 就衝這廁所, 羅馬古城值得參觀。 不想看古城廢墟, 也可欣賞入口處的夾竹桃樹林, 或坐在爬滿藤的陽棚下欣賞田園風光。
回程的飛機上鄰座是位臨縣Loudon County 的高中西班牙語老師。 她喜歡背包旅遊。 專去美麗、靜謐的小城鎮。 這次她去的小城包括Toledo東南70公裏的Consuegra (拉曼恰地區的城市之一)。 那裏有激發塞萬提斯創作堂吉柯德靈感的風車(堂吉柯德把風車當巨人,勇敢大戰風車, 隻一個回合就被風車葉片打下馬)。 她給我描述了一番小城的美景。 我若早做功課, 也許會借Toledo一日遊的機會去看看。 有她講解, 也算補了一課。 我給他介紹了塞萬提斯的故居小城, 也算給她補了一課。 看來以後出遊要分頭行動, 互相補課。
附錄: 塞萬提斯紀念碑和塑像
西班牙很多地方都有有塞萬提斯的塑像。 這裏把我們見到的幾尊簡略概括一下。
阿爾卡拉塞萬提斯廣場:
廣場在塞萬提斯出生前已存在, 是市民和遊客的聚會場所。塞萬提斯銅像由卡洛·尼科利於1879年設計製作。 底座上的現代淺浮雕由何塞諾哈繪製,描繪塞萬提斯傑作中的多個場景。
每個雕/塑像都有細節區別。 比如這尊右手持羽毛筆,左手握書稿垂於掛在腰上的劍柄旁邊。 而位於馬德裏議會廣場的那尊是右手握書稿,左手扶劍柄。 總之都展示他的文采武略, 並用他小說裏的場景調味兒。
馬德裏議會廣場塞萬提斯紀念碑:
馬德裏議會廣場的塞萬提斯雕像位置最顯要, 是馬德裏首座非皇室或非宗教人物的雕像。
雕像於1835由加泰羅尼亞雕塑家安東尼奧·索拉創作。碑正麵拉丁文碑文:a miguel de cervantes / saavedra / principe de los ingenios / españoles / año de / m.d.ccc. xxxv (致西班牙作家王子 米格爾·塞萬提斯·薩瓦得拉)
西班牙語碑文: a miguel de cervantes / saavedra / principe de los ingenios / españoles / año de / m.d.ccc. xxxv (致西班牙才子王子 米格爾·塞萬提斯·薩瓦得拉)
日期 año de / m.d.ccc. xxxv - 1835年
紀念碑後麵是著名詩人、劇作家洛佩·德·維加獻給西班牙曆史上最著名的海軍上將阿爾瓦羅·德·巴讚的一句話:“勒班陀凶猛的土耳其人,第三島的法國人,海對岸的英國人,見到我都驚恐萬分。” 碑側麵是堂吉柯德小說裏麵描述的畫麵。
2005到2011年,廣場大規模重建。工程包括將紀念碑移至廣場中心。2009年12月,在拆除紀念碑的過程中,發現了一個鉛盒,即“時間膠囊”。裏麵裝有1818年出版的四卷《堂吉訶德》、塞萬提斯的生平故事、他的書信以及一些硬幣。
馬德裏西班牙廣場的塞萬提斯紀念碑:
紀念碑是1915年塞萬提斯逝世300周年的前一年,公開招標設計的。 但最初的獲獎設計遭到很多人的反對和嘲笑(過於文學化、太拘泥細節、庸俗)。 後來演變為現在的版本。 紀念碑是整塊巨石雕成。塞萬提斯雕像是坐姿。紀念碑頂部是五位環繞的地球儀女性雕塑, 寓意五大洲。 碑座左右各有一位女性雕塑, 左邊是堂吉柯德的夢中情人杜爾西內亞(Dulcinea de Toboso) , 在堂吉柯德眼裏是拉曼恰地區最美的公主, 他的“騎士”冒險都是為了這位“公主”。 右麵則是他夢中情人的原型, 即拉曼恰的一位養豬能手、農婦阿爾東薩(Aldonza Lorenzo).。 紀念碑腳前是堂吉柯德和潘薩的青銅塑像。 紀念碑項目1929 完工。 資金是來自各西班牙語國家的捐助。 數十年後, 紀念碑兩側又追加兩個塞萬提斯短篇小說的主題小雕塑群 - 林科內特 科塔迪略(Rinconete y Cortadillo), 及小吉普賽女孩(La Hitanilla) 。
托萊多的青銅塑像:
托萊多的米格爾·塞萬提斯雕像位於聖血凱旋門下方的索科多維爾廣場(Plaza de Zocodover)入口處。 是拍照的理想地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