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原創小說 未消失的吻(18)雄獅

(2016-04-27 14:07:25) 下一個

     張麗說:“中國沒有產生知識分子的土壤, 隻是讀書分子。沒有獨立人格,沒有批判精神,沒有理性思維的讀書人稱不上知識分子。科舉時代的讀書人都是經書蟲子,解放後的讀書人隻會歌頌和順從。這些右派隻不過歌頌不夠,發些小牢騷而已,即使這樣也被鎮壓。”

      唐明晃然大悟:“怪不得很多右派總是感到委屈。不光是右派,曆次運動中被無產階級專政的倒黴蛋都抱怨:我把黨來比母親,黨用皮鞭抽我身。我替老毛抽敵人,老毛抽得我更狠。” 張麗說:“這就是中國傳統的君臣觀念,奴才被主子打了感覺不到憤怒,而是冤屈。主子賞個笑臉,奴才馬上感恩涕零。民國時期倒有一些留學回國的人算得上知識分子。我最佩服的是宋教仁。” 琳達問:“宋教仁是誰?”張麗說:“宋教仁翻譯過不少世界先進強國的政法製度的書,參與組建同盟會,創建了國民黨,首倡內閣製,總之是中國憲政的創始人,被尊為憲政之父。可惜他死於暗殺。中華民國這個亞洲第一個民主國家從此動蕩不安。”

      唐明長歎一聲:“出師未捷身先死 ,長使英雄淚滿襟。我隻知有孫中山,不清楚宋教仁。” 張麗說:“就像我們隻知道老毛,不知道其他人一樣。解放後把曆史人物簡單化,神化。所謂偉人,隻能頌揚不能妄議。” 唐明不以為然:“難道老毛沒講過民主憲製嗎?” 張麗說:“講過,而且非常深刻,鼓吹仿效歐美政體。不過這是在1944年前後。解放後就改調為一黨製度下的民主集中製了。就是我們都會背誦的:全黨服從中央。後麵還有不能說的一句就是:中央服從一人。” 唐明仍有疑問:“不過老毛還總是提倡批評與自我批評的。” 張麗說:“其實那是挑動群眾鬥群眾。後麵大家都明白了,搞得中國人越來越虛偽。人們對領導最真誠的的意見就是:您總在深夜工作,太勞累了。”

          琳達不懂:“發生了這麽大的災難,幾億中國人難道沒有一個像男人一樣,站出來說真話的人嗎?”張麗自嘲道:“總算有一個,1959年在廬山會議中,彭德懷悄悄給老毛寫了封信,語氣十分婉轉,說了點意見。不想龍顏大怒,會議由糾左改為批右。這次反右傾運動抓出300萬反黨分子。”琳達神色緊張:”太可怕!怎麽反黨分子越抓越多,好象大家都在反黨啊。這可真的沒人敢說真話了。”

      唐明仍然感到疑惑:“老毛還是鼓勵大家要學習魯迅,誇獎魯迅的骨頭最硬。” 張麗大笑起來:“這個太滑稽了。羅稷南曾問過老毛,要是魯迅還活著,他可能會怎樣?老毛說:要不然進牢,要不然閉嘴。” 唐明感歎道:“難怪中國人民都成了斷了脊梁的癩皮狗,唯獨老毛是站立的雄獅。”

      張麗接著說:“六一年災情捂不住了,政府號召吃橡子麵,根須之類的東西,裏麵含有澱粉。” 王大媽說:“俺吃過那東西,又苦又澀,割嗓子不說,還漲肚子,吃多了也要死人的。” 唐明說:“東北人民控訴日本鬼子,隻許他們吃的混合麵裏是不是就有橡子麵?” 張麗說:“是的。不過混合麵裏還有玉米麵。”

      唐明仔細回憶著:“我怎麽沒聽家裏講過這些事,好象日子過得挺不錯。” 張麗說:“你不會是吃特供長大的吧?” 琳達問:“什麽是特供?” 張麗說:“1960年,中央下達文件,為副局級以上的幹部提供特殊供應,保證每天有肉有蛋有糖吃,還有香煙抽。”

      大媽驚叫起來:“天啊!俺們吃糠咽菜,他們居然有蛋有肉。” 張麗說:“你們農民能和他們能同日而語嗎?連我們北京市民在這些公仆麵前,也就是些苟延殘喘的螻蟻!官門酒肉香,路有餓死骨。 唐明看到她們憤恨的目光,心中慶幸……(待續)。

[ 打印 ]
閱讀 ()評論 (0)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