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別急著找存在感,其實你沒那麽重要

(2016-01-17 18:18:08) 下一個

在這個網絡社交捆綁日常生活的年代,你的qq好友、微信好友、手機聯係人、微博粉絲都上百了吧,那麽你很可能不會有這樣的經曆:

 

微信消息條目隻來自訂閱號,qq閃動僅僅是因為每日一推的qq天氣,短信號碼來自10086的話費單或者各種很長號碼的廣告,微博消息提示都是各種賬號的營銷推廣。

 

如果你沒有經曆過這樣的一段時光,你一定還不知道其實你根本沒那麽重要。

 

你在群裏聊得正歡,他們還時不時被你的幽默機智逗笑了,你覺得你成了這個群裏活躍氣氛的重要分子,他們的話題好像一直被你主導著。後來你突然接了個電話,拉了五分鍾的家常。你迫不及待掛掉電話,以為群裏會有人好奇你為什麽突然不說話了,以為會有人艾特你,提到你,或者期望小點隻是以為他們在繼續你剛才聊得火熱的話題。

 

但絕大多數情況是,他們根本不會在意你說沒說話,他們依然聊得很嗨,並且他們的話題早就轉變了,你聽不懂他們在說什麽,你試圖接話卻因為生硬而冷場。

 

你喜歡分享生活,每天在朋友圈、空間、微博發布著自己的日常活動,拍美食,曬美照,講段子,讀雞湯。很多人給你點讚,給你評論,誇你生活多彩,羨慕你日子美滿。你也為此沾沾自喜並且更加花心思去維護自己的社交圈,你覺得他們和你互動頻繁,你在他們那裏是有存在感的。

 

但是有一段日子你可能過得很無聊,所以沒什麽動態好發表的。於是你打開手機,和平時那種期待著有人互動而愉悅歡喜的感受截然不同,沒有消息提醒,沒有被讚提示,沒有評論,也沒有訪問記錄,隻是一陣冷清和空虛。

 

為什麽明明在大多數時候你看起來很有存在感,但在有些時候你又顯得那麽渺小虛無?

 

因為絕大多數人對於存在感的認知有誤區:

 

你的存在感隻來源於他人對自己表現的注意,來源於自己對自己的心理滿足,而非來源於自己對自己表現的認可和他人對自己的心理滿足。

 

聽起來有些拗口,打個不謙虛的比方,正如“知道得越多,知道的就越少”一樣,越是拗口,越值得細細琢磨。

 

首先,明確關於存在感的定義如下:

 

你被他人特別注意而產生的感覺,是對精神的一種需求程度。

 

由此得見兩點:

 

第一,存在感產生的前提條件“被他人注意”到底是以怎樣一種形式被注意是不明確的;第二,存在感作為一種“精神需求”到底需求主體為何人是不確定的。

 

然而通常情況下,人們會默認為“自我表現”是“被他人注意”的主要形式,“自我”是“精神需求”的主體。這種普遍意義上對存在感的盲目認知,導致人在獲得存在感的途徑上產生偏頗,所以才會出現如上述的情況:通過活躍地表現自己得到他人的注意,從而滿足自己對存在感的精神需求,一旦不再活躍表現,存在感也付諸東流。

 

真正的存在感,產生於自己對自己表現的認可,是一種對他人精神需求的滿足。因為滿足他人精神需求,所以獲得他人的注意而得到存在感,因為得到存在感,從而產生自我認可。是在這樣一個無障礙的因果循環裏,存在感才真正意義上得以實現。

 

當你更加關心自己對自己表現的認可,就不會自欺欺人地去做一些虛無的事情給別人看,而是踏踏實實地去完成自己對自己的期許。你不用再熱衷紮堆群聊,而可以自己去閱讀,去思考,去做一切來源於自我認可的有意義的事。

 

當你掙脫出狹隘的自我心理認知,從他人的精神世界拓見,就不會因為故步自封,自以為是而迷途不知返,才會有更高的眼界,更廣的境界。你不會再雞毛蒜皮都在社交網站上津津樂道,而是會在高於自己的角度如醍醐灌頂般意識到自己原來這麽膚淺庸俗。

 

“你為什麽沒存在感”、“如何獲得存在感”、“沒有存在感怎麽辦”,關於存在感如此種種的討論長期占據各類雞湯板塊頭條,偏偏就是沒有人願意承認:不用急著找存在感,其實你根本就沒那麽重要。

 

在中國最不缺的就是人,你隨時可能被別人替代。你在群裏不說話,總會有別的人來接話,你不發朋友圈,別人也總會更新動態,你在微博發的自拍很美,可這世上總有人比你更美。與其活在別人的世界裏找存在感,不如在自己的世界裏修行讓別人感受到你的存在。

 

不找存在感,承認自己沒那麽重要,需要擁有勇氣,需要承受陣痛,需要攢夠失望,然後開始重新認知自己,變得更強,好好踏實生活。

 

再說了,網上社交半年,不如片刻對坐一麵。

 

你不僅找的不是存在感,還在浪費時間。

[ 打印 ]
閱讀 ()評論 (0)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