誰是中國最高效城市:深圳第一 北京僅排第八
以大為美,舉國鼎沸。
近年來,造城運動轟轟烈烈,各地不僅大挖大建,更是大開大擴。幾年之間,中國城市的建成麵積幾乎翻番。依靠城市擴張,對於有些地方來說,可謂是一本萬利,既可帶來可觀的土地收入,又可短期提高城市GDP,還可做出好看的政績工程、明星工程。
利在當下,成績歸現任的我;弊在久遠,惡果在後任的他。我走之後,哪管它洪水滔天?
正因如此,中國城市的擴張衝動,從未被遏製。最近幾年,一些地方發展遇到瓶頸,如何突圍成為一大難題。有些地方,不是想到提高發展質量,而是希望通過城市擴圍,攤大餅以求總量提升。很多城市撤縣設區,擴大城市麵積,有的城市甚至實行了兼並,如合肥與巢湖合並,一躍成為中部特大城市。
大塊頭,不一定有大未來。
百年前的香港崛起,三十年前的深圳崛起,均是小而美,投一石而驚天下。
依靠犧牲資源和生態、犧牲福利與公平為代價的傳統發展模式,已經走到了盡頭,如何在消耗盡量少的資源下實現相對快的增長,如何在圈占盡量小的土地上創造盡量大的財富,考驗著地方的發展智慧。
為此,標準排名推出「中國核心城市產出效率排行榜」,意在敦促地方轉變發展思路,推動建立衡量地方發展的新標準。
深圳排名第一,意料之中。
雖然當下爭議巨大,但是,深圳無疑是中國最富有效率的城市,沒有之一。深圳土地總麵積不足2000平方公裏,在全國倒數十名之內,經濟總量卻能夠位居全國第四。單位麵積產出,更是至少二十年以上連續排名第一,雄霸天下。
改革早期,深圳以包容開放著稱,經濟富有活力,市場經濟發達,「時間就是金錢,效率就是生命」的口號,即是起源於深圳。近年來,有輿論認為深圳出現了改革停滯乃至局部倒退的跡象,不過,總體而言,深圳借青年人比重全國最高的優勢,創新能力仍居國內第一,其高新產業布局早,成績突出,產業升級在國內相對成功,由此,仍然保持了相對高效。
都言深圳房價太貴,但是深圳的土地確實緊張。早年,關內足以承載深圳發展,至20世紀初,特區已經裝不下深圳的雄心,為此,深圳開始出關,廢除了關卡,關外得到了發展,現在關外也發展的差不多了,深圳與東莞或者惠州合並的傳聞,近年來十分流行。這是因為,深圳需要一個更大的發展空間,深港不能一體化,就應該給深圳一個更開闊的發展腹地。否則,誰也阻擋不了深圳房價的上升以及營商成本的高企,深圳的競爭力就會受到影響。
上海與廣州分列第二位和第三位,實至名歸。
廈門位居第四。這座城市雖然一度為走私所誤,遭受重創,但市場經濟的根底仍然很強,未來值得期待。
佛山位居第五,值得深思。
就城市地位而言,佛山既非直轄市,也非省會城市、計劃單列市,隻是一個普通地級市,在按照政治地位排隊分派公共資源的城市體係中,佛山其實處於劣勢,沒有什麽國家政策傾斜,佛山竟然能夠實現高效發展,足見其內生發展能力十分驚人。
就產業選擇而言,佛山不是國家性中心城市,也非省會,所以以製造業而非服務業為主導產業;同時,在全國性的地產狂潮中,佛山地產一定穩定,起到拔山扛鼎作用的產業,是製造業,是實體經濟。佛山玩的是實招,不玩花招和虛招,最後卻可以大器晚成,躍居「中國核心城市產出效率排行榜」第五。佛山的發展充分證明,地方發展製造業,老老實實搞實體經濟,一樣有出路。而舉國搞地產,舉國搞新興產業,並非明智。
中國需要佛山模式。對於全國數百個一般性城市而言,最值得仿效的,就是佛山。
蘇州和南京分別位居第六和第七位。這兩個江蘇最重要的城市,也是效率最高的城市。寧波和杭州,分別位居第十四和十八位。幾乎所有的長三角經濟重鎮,都位居前列。
北京和天津分居第八和第九位,令人失望。尤其是北京,大部央企駐紮北京,最多的211高校駐紮北京,最好的醫療資源駐紮北京,萬千寵愛一身,改革動力缺失。北京需要加大市場化改革,提升競爭力,不能躺在首都城市的交椅上,心安理得地享受政治紅利。
在前十名中,武漢市是唯一的非東部城市,難能可貴。武漢的效率排名,與其GDP在全國的排名基本接近,但比期望值略低,主要是發展階段所致。改革早期,國家采取非均衡發展戰略,主要發展東部。武漢於最近七八年開始發力,尤其是進入高鐵時代後,武漢重新成為全國名副其實的經濟地理中心,老老實實承接東部產業轉移,其以製造業為根基的發展戰略,收到了實效。未來武漢潛力巨大,如果路徑選擇正確,二十年內,有望成為國內前三大城市。
鄭州、成都、長沙、合肥、南昌、太原、貴陽、石家莊等地,基本為中國中部、中南部、中北部的省會城市,處於產出效率排行榜的中遊水平,基本合理。若減掉東部城市,這些城市還可居於中上水平,說明國家的中部崛起戰略開始到了收獲的季節。而大規模的產業轉移,則從市場的角度成就了廣大的中部。
青島與濟南,分別排名13和15位,中等偏上,與山東的經濟大省地位略有偏差。雖然山東經濟總量位居全國前三,但是國企比重過大,市場化程度、經濟活力還有待提高。
重慶排在第31位,有其特殊原因,重慶是中國兩型社會試驗基地,其轄區縣主要是農業縣,農村麵積廣大,由此拉低了平均產出,這是一種政策性的犧牲。
烏魯木齊、呼和浩特、蘭州、銀川、西寧、拉薩等地,處於胡煥庸線的西北側,這些城市所在的區域,不是邊疆,就是大河源頭,條件惡劣,屬於典型的不合適發展經濟的地方,產出效率墊底,合乎邏輯。未來重點戰略,應該是保護環境,發展文化和旅遊產業。
本排名計算方法是:1、城市GDP總量除以城市總麵積,即城市單位麵積產出效率;2、本排名選取樣本城市為中國核心城市,主要是所有的直轄市、省會城市、計劃單列市,以及佛山(廣東副中心城市)、宜昌(湖北副中心城市)、洛陽(河南副中心城市)和蘇州(江蘇副中心城市)。3、本排名所采用的各城市2015年度GDP數據,均來自各地2015年度公報,城市麵積主要來自各地地方誌以及其他公開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