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頭山

無意邀眾賞,一心追殘陽
個人資料
朱頭山 (熱門博主)
  • 博客訪問:
正文

俄烏現狀和中國援俄的條件

(2022-09-26 15:12:15) 下一個

已經持續了200多天的俄烏戰爭一度讓吃瓜群眾看得有些審美疲勞,雙方的行動節奏太過磨磨唧唧,搞得戰場氣氛非常沉悶,即使是在8月底烏克蘭高調開啟赫爾鬆反擊的時候,場麵似乎也沒有太大的改變。

然而就在9月6日,戰場的變化讓所有人都打起了精神。烏軍突然在烏克蘭北部的哈爾科夫戰場發難,反擊的部隊在6天之內連續拿下庫普揚斯克和伊久姆兩座重鎮,控製了奧斯基爾河西岸。

而麵對烏軍的攻勢,該地俄軍最主要的應對策略就是“望風而逃”,於是烏軍在狂飆突進的過程中幾乎沒有遭到像樣的抵抗,僅是跑跑腿就收複了超過6000平方公裏的土地。

控製奧斯基爾河西岸意味著俄軍之前建立起來的對哈爾科夫市的威脅被徹底解除,這個結果可以說既是意料之外,也在情理之中。說是意料之外,是因為哈爾科夫方向其實並非烏軍主要的進攻方向。烏克蘭在幾個月前進行了大量的征兵和準備工作,為的就是在這段時間發起一次大規模的反擊攻勢。而這個反擊的主要目標,其實是南線的赫爾鬆。

烏軍早在8月份就在南部赫爾鬆的主攻方向集結了多達十幾萬的兵力;相比之下,他們在哈爾科夫集結的兵力僅為1萬多人。

我們按常理來推斷,烏軍這次的大反攻如果能取得重要戰果,那也應該是在赫爾鬆一線,至於哈爾科夫,能拿下幾個村莊意思一下就不錯了。結果真打起來才發現烏軍在赫爾鬆的重拳直接捶到了鐵板上,他們從8月底開始反複衝鋒了20多天,到現在也不過是拿下幾個村莊而已。反倒是北麵哈爾科夫的1萬多烏軍衝起來如入無人之境,幾天的戰果比赫爾鬆主力幾個星期的都要多。

說是情理之中,是因為在烏軍反擊前,俄烏雙方的彎彎曲曲的戰線算下來已經超過上千公裏長。麵對這麽長的戰線,防守方不可能在每一段區域都布置足夠的力量,平均分配守軍也不可行,結果就是戰線上必然存在大量的漏洞;另外烏克蘭的地形又是以平原為主,所以進攻部隊行動起來非常靈活,可以集中兵力任意選擇一個方向進行突破。

俄軍這種一周內“清倉”幾千平方公裏的拉胯表現不得不讓人懷疑:俄軍是不是要輸掉俄烏戰爭了?要判斷這個問題,我們就需要先搞清楚俄羅斯出兵烏克蘭的目的到底是什麽。

俄烏衝突開始時俄國提出了一大堆目標,比如說要烏克蘭保證永遠中立不加入北約、去軍事化、承認克裏米亞歸屬俄羅斯、承認頓巴斯地區的獨立地位等等。不過打到現在我們不難發現,以上這些目標裏麵有很多其實隻能停留在嘴炮上。諸如去軍事化,永久中立之類的訴求需要的是對方的承諾,這隻有在控製了對方整個領導層的情況下才可能實現。當然了,俄軍在戰爭初期確實也朝這個方向努力過,他們一開始就閃擊基輔,企圖“擒賊先擒王”。隻不過烏克蘭的抵抗意誌比想象的要強,俄軍的閃擊戰術未能奏效,沒能拿下基輔,於是“控製烏當局的領導層”自然也就無從談起了。

那這是否能說明俄國就取勝無望了呢?

當然不是。那些基於對方承諾的目標本來也不是核心目標。畢竟承諾這種事,對方就算答應了也隨時可以反悔,實際意義不大。對俄羅斯來說,此次軍事行動真正核心的目標隻有一個:保住頓巴斯地區和克裏米亞。

從戰略價值的角度來說,頓巴斯確實是烏克蘭難以放棄的地區,這裏是烏克蘭最重要的能源中心和工業中心,不僅經濟繁榮(戰前),而且資源豐富,鐵路裏程更是占到烏克蘭的40%以上。該地區由兩個州組成:頓涅茨克和盧甘斯克。其中頓涅茨克的煤炭和鋼鐵產量占全烏克蘭的一半,所以當地有個知名的球隊叫“頓涅茨克礦工隊”。而盧甘斯克則是烏克蘭最重要的內燃機製造中心,並擁有大量火電站。頓巴斯地區是工業和能源中心,價值巨大;700萬人口的人力資源對於缺人的俄羅斯來說也不是一個小數。

圍繞對頓巴斯和克裏米亞的拯救和保衛,俄國出兵的真正目的可以總結為以下四點:

  1. 解放並保衛頓巴斯全境;
  2. 把頓巴斯和克裏米亞的土地連上;
  3. 鞏固頓巴斯和克裏米亞的防務;
  4. 攻取更多的地盤(包括把德左共和國和俄占區連成一片)。

那麽俄軍現在的形勢如何呢?

目前第一個目標還沒有完成,雖然盧甘斯克已經大部分解放,但頓涅茨克還有很多地方需要爭奪。現在頓涅茨克市的郊外仍是戰場。

第二個目標已經基本完成。俄軍拿下紮波羅熱州靠海的一部分地區後,已經成功將頓巴斯和克裏米亞連了起來,從此亞速海也成為了俄羅斯的內海。俄國的補給可以從亞速海上岸運往不同方向的前線。

俄占區已連成一片:

第四個目標是個遠期目標,我們可以暫時不談。而第三個目標就是目前雙方對決的焦點了,即鞏固頓巴斯和克裏米亞的防務。

烏克蘭國土廣袤,地形平坦,俄羅斯要如何鞏固這兩個地區的防務呢?很簡單:開拓緩衝區。隻要把這兩個地區周邊的地區也打下來,那麽這兩個地區自然就安全了。這就是為什麽俄軍會去攻擊頓巴斯旁邊的哈爾科夫和克裏米亞旁邊的赫爾鬆、尼古拉耶夫等地的原因。

在這裏麵赫爾鬆的意義又更重要一些。因為克裏米亞缺水,它的水源就來自於赫爾鬆的水庫和引水渠。自從2014年克裏米亞分家以來,赫爾鬆就把克裏米亞的水源給截斷了。為了保障該地區居民的正常生活,俄羅斯隻好不惜消耗高昂的成本用船運水到克裏米亞。所以俄軍一開戰就重點拿下了赫爾鬆並就此恢複了給克裏米亞的供水。從赫爾鬆州的卡霍夫卡大水庫引水灌溉大半個克裏米亞半島。占了整個克裏米亞半島淡水供應的85%:

當然了,哈爾科夫也非常重要,因為如果拿不下哈爾科夫,頓巴斯地區就永遠活在戰爭的威脅下。不過因為頓巴斯地區和哈爾科夫中間還有奧斯基爾河的水庫天險隔著。所以哈爾科夫對頓巴斯威脅沒有赫爾鬆對克裏米亞威脅那麽大。

在理解了這些戰場邏輯後,我們去判斷俄烏雙方的勝敗就比較有依據了。那麽什麽情況下俄羅斯算敗?什麽情況下又算勝呢?

首先,俄羅斯要拿下並守住頓巴斯地區和克裏米亞,這是底線。頓涅茨克市、盧甘斯克市、塞瓦斯托波爾(克裏米亞軍事要塞和軍港),這三座城市丟了任何一座,都可以認為是失敗。全丟了當然就是大敗了;

隻要最終保住了頓巴斯和克裏米亞,就沒輸;

如果能把頓巴斯和克裏米亞連起來,也就是守住現在紮波羅熱州的俄占區,還能保住赫爾鬆市和赫爾鬆州的克裏米亞水源地,就是小勝;

如果還能拿下緩衝區的大城市哈爾科夫市和尼古拉耶夫市,就是大勝;

如果最後連敖德薩也拿到,實現俄占區和德左共和國接壤,那說是“一戰封神”也不為過了。

俄軍在赫爾鬆的前線部隊背靠著寬闊的第聶伯河,屬於“背水一戰”的格局。因為河麵上的橋梁已經被烏軍炸斷,所以後勤補給的難度很大,戰役的前景並不明朗。俄軍在赫爾鬆方麵能接受的最差結果是放棄赫爾鬆主城區。退守第聶伯河右岸,沿河拒守。這樣的話防守壓力和後勤壓力都會大幅減小。

但對於俄國的首要目標來說,赫爾鬆市的得失並非致命,因為即使放棄該市,克裏米亞身前的緩衝區也依然存在,而且也不影響俄軍對水源的控製權。隻不過以後再想繼續往前進攻尼古拉耶夫和敖德薩就很難了。當然,從烏克蘭的角度看,烏軍主力部隊也必然要死保尼古拉耶夫和敖德薩這兩個最後的沿海大城市,不然烏克蘭就真的成了內陸國。

值得注意的是,南線赫爾鬆地區有個烏克蘭最大的水庫:卡霍夫卡水庫。水庫人工湖麵積跟洞庭湖差不多大。其戰略意義重大,既是克裏米亞的水源地,也為紮波羅熱州的核電站提供了冷卻水,同時寬闊的水麵還是俄軍防守紮波羅熱州的天然屏障。

 

按照上文提到的勝負標準,俄羅斯現在的成果已經可以算是小勝,就算按現在的戰線鳴金收兵,也足以讓俄羅斯不虛此行。但問題在於:戰線不會乖乖的停在當前的位置上,對手是會反推的。如果俄國人現在就放棄戰鬥,那馬上就會把之前吃到的戰果吐得幹幹淨淨,甚至包括克裏米亞。這對於俄羅斯來說當然不可能接受,總不能打了大半年最後打了個寂寞吧?

而且現在還有一個重要的變量:凜冬將至。俄烏戰爭導致的歐洲能源危機將讓包括烏克蘭在內的很多歐洲國家麵臨嚴冬的挑戰。俄國人沒理由在對手馬上就要受苦的時候放手。

所以雖然現在俄羅斯在戰場上的表現有些拉胯,但沒必要懷疑他們打下去的決心。對於他們來說,隻有怎麽打的問題,沒有打不打的問題。而俄羅斯當前的問題正是出在“怎麽打”上。

從俄烏戰爭這200多天的發展來看,我們不難總結出俄軍戰略的一個指導思想:盡量用最小的代價去換取最大的戰果。這個代價包括了很多方麵,比如兵力、經濟、國際影響等等。這樣的指導思想不能說錯,但多少有些“投機取巧”,而這種投機取巧的策略往往會帶來高風險。因為追求“以小博大”的操作意味著行動的容錯率很低,而且就算你自己的行動做到了盡善盡美,也不能保證對手會完全按照你的預想來行事。

現實就是事態的發展很快出乎了所有人的預料。正如上文所說,就在俄軍還在按武裝衝突的邏輯進行作戰時,烏克蘭已經一步到位升級到了全麵戰爭,這導致雙方動員和投入的資源不在一個檔次上,對待戰爭的心態也是雲泥之別。這些問題體現到實戰中就是俄軍的行動一直因為擔心輿論壓力而束手束腳、瞻前顧後,到目前為止我們都沒看到過俄軍發動大規模空襲,他們直到最近實在被逼得受不了了才開始攻擊烏克蘭的發電廠。這活要換美國來幹,早就實現了烏克蘭的斷水斷電斷網,連基輔都不知道已經被犁過多少回了。

毛子這種行為可能既有好麵子的原因,也有舍不得砸錢的因素,但無論如何,有一句成語說得好:獅子搏兔,亦用全力。烏克蘭再落後他也不是一個彈丸小國,企圖靠十幾萬人小拳拳捶幾下就完成對這個國家征服並不現實。實際上兵力不足正是俄軍在戰場上遭遇各種困難的最根本的原因。在烏軍從南北中三個方向全麵反擊的時候(紮波羅熱方向的烏軍正在集結),俄軍根本沒有足夠的部隊進行防禦。他們隻能選擇在某些區域唱空城計,賭一個烏軍不敢來。很顯然哈爾科夫戰線就是“空城計表演大舞台”之一,奈何對手不是司馬懿,他有衛星開地圖。於是俄軍在哈爾科夫的空城計才剛唱了個開頭就被烏軍一拳打飛了門牙。

另外這幾天還有傳聞烏軍在赫爾鬆方向集結的兵力已經增加到了25萬左右,隨時準備強攻赫爾鬆,而俄軍也在緊急調配兵力增援,準備死扛。“戰鬥民族”雖然氣質上很莽,但技術上並不算“善戰”,尤其不擅長以少打多,所以如果兵力不足的根本問題不解決,未來還會有更多的苦頭等著俄軍去吃。

不過也要看到,烏克蘭在經過幾輪征兵後也已經極大透支了他們的戰爭潛力,如果不能靠這擠牙膏擠出來的70多萬大軍突破俄軍防線,他們也會很快麵臨後繼乏力的局麵。所以可以預見在不久的將來,俄烏戰場會出現更大規模的戰鬥。

對於普京來說,200多天的鏖戰已經足以證明一個事實:烏軍並非軟柿子。雖然俄羅斯的戰爭潛力遠超烏克蘭,手上還有大把的牌可以打,但要想真的把這些潛力發揮出來,就需要普京去做出一些新的選擇。具體的說,就是需要他去提升戰爭的等級。

普京不是“大帝”,而是一個正在走鋼絲的專業政治家。不過他小心維護的各方平衡恐怕已經走到了盡頭,他現在需要直麵這麽一個現實規律:要想在叢林世界裏不受指責,靠的不是做大家認可的事,而是把仗打贏。打贏了一切都不是問題,打不贏一切都是問題。

接下去,發展到世界大戰已經不是一種可能性了。中國遲早會被卷進去,太遲了入場就指定虧了,就像美國在二戰期間也急急地挑釁日本下水了。中國被老大和所有西方強國認定為頭號敵人,不管願意不願意,都隻能和俄國站在一起,如果看著俄國倒下(沒有中國幫助,這是個很可能的結局),那就象二戰中日本不配合德國,等到德國倒下了,自己也成了別人砧板上的肉了,必被勝利者群毆而死!

問題是,中國怎麽加入戰爭?是和當年日本一樣,從另一個方向(台灣)開打呢,還是加入俄烏戰爭。我覺得,加入俄烏戰爭更為有利!因為中國的巨大經濟體量,西方就是發現了中國幫助了,也不敢聲張,就像朝鮮戰爭中發現了蘇聯空軍參戰了也不敢聲張一樣。從另一個方麵來說,中國的加入,保持了俄烏戰爭中力量的平衡,畢竟俄國現在是一國對付萬國。而俄羅斯在常規力量上達到均勢,就用不著去使用核武器了。一旦核戰,沒有一個國家包括中國能夠得益。這可以說中國以這個方式,為世界和平作出了貢獻!

可以接受的結果,就是保持現在這個狀態,俄羅斯沒占到黑海沿岸的全部,烏克蘭奪取了哈爾科夫的全部,雙方都無法進一步推進了,那才可能談判解決。就像朝鮮戰爭,中國軍隊把朝鮮海岸把守得嚴嚴實實,三八線附近陳兵百萬,沒有任何像仁川登陸那樣的機會,那美國也隻有談了,盡管南朝鮮一百個不願意。如果烏克蘭在西方的幫助下無法推進,除了和南朝鮮一樣,還能怎麽樣呢?

一旦俄烏戰爭以侵略者得到土地為結束,那麽台灣就會膽寒,知道加上西方所有國家的支持,也指望不上,那時,中國和平統一的曙光才會顯現!

但是,中國要出手,俄國必須獻上投名狀!

如果俄國在博弈的過程中首鼠兩端,一直保留著和美國重歸於好的餘地,不敢徹底與之決裂,那中國憑什麽全力幫你呢?中國也有自己的顧慮,萬一我幫你了,等你形勢緩解的時候,你會不會拿著籌碼跑去和美國又和好了呢?那樣的話我之前為了你去和美國撕破臉豈不是很尷尬?這是三國誌遊戲的特征,我前麵寫過一篇文章,也有實例證明這是完全可能出現的情況!

 

想要在你死我活的叢林世界中獲得幫助,是需要納投名狀的。七十多年前為了成為蘇聯陣營的一員,中國用幾十萬青年的鮮血在朝鮮和美國你死我活地幹了一場,徹底消除了斯大林關於中國首鼠兩端的疑惑,獲得了蘇聯“無私”的援助!四十年前為了成為美國陣營的一員,中國以數萬青年的鮮血和蘇聯的盟友,美國的死敵越南打了一仗,才消除了美國的疑惑,給與中國改革開放的機會!

俄國需要和美國來一場刻骨銘心的了斷,中國才可以下場!

 

 

 

 

[ 打印 ]
閱讀 ()評論 (3)
評論
Firefox01 回複 悄悄話 習普之間有很多不同,其中之一就是,普似乎一個人說了算,而習似乎一個人說了不算。習的“定於一尊”沒有落實,導致名至而實不歸,偷偷摸摸搞點兒小動作,有,正大光明的援助,無。二十大後,他還在不在台上,還不一定呢?要參戰?做夢去吧!
rabbitzhang 回複 悄悄話 作者說得很有道理!
FollowNature 回複 悄悄話 中國騎牆最好。 一個弱的俄羅斯對中國不是壞事,而且也沒必要與美國為敵。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