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 (368)
2017 (136)
2018 (148)
2019 (185)
2020 (305)
2021 (216)
2022 (127)
2023 (142)
綠色能源已經成了世界性的話題。美國總統辯論中談,中國在聯合國大會上談,各國的政治辯論都在談。為什麽全世界都關心綠色能源呢?因為化石類燃料會產生環境問題,包括空氣汙染,破壞環境和氣候轉暖三方麵。其中,氣候轉暖將直接危及人類的生存,科學家定論,如不在本世紀中葉達到碳中和(碳排和碳吸收相等),則人類必然在100年內滅絕。從中可以可以看出,對人類威脅最大的,其實的碳排。
一度將可再生生物燃料歸類於綠色能源。這類燃料,就是通過將植物,包括莊稼廢料,直接燃燒或間接轉化為液體燃料,如酒精等。但這些燃料照樣會產生三類環境問題,其性價比還比不上化石燃料,這不是一個根本的解決方法。
公認的綠色能源有,太陽能,風能,水電,核電,地熱,潮汐/滲透壓/海浪等。核電和水電是最廣泛使用的綠色能源,但各有其它問題,不被推崇。目前公認最有可行性的還是太陽能和風能。核聚變技術,和有效的潮汐/滲透壓/海浪能技術,是未來根本性解決對化石燃料依賴的方向,但現在還不可行或沒有經濟可行性。
太陽能和風能發電,有一個最大的問題就是無法保持其穩定供電。太陽下山了就沒電了,沒風了也沒電了,解決的方法有以下幾種:
1,建立智能能源互聯網。將很廣地域內的風電,光電站聯網,東邊不亮西邊亮,南邊無風北邊風,來解決穩定供電的問題。
2,建立儲存電力裝置,小規模的可以用電池,大規模的可以用儲水式水庫和其它勢能儲存器。用高鹽溶液儲熱也是一種方法。
3,能量轉化。可以電解水產生氫氣儲藏,也可以用電還原二氧化碳變成一氧化碳等化工原料,達到降碳作用。甚至夏天將電來製冰,冬天燒水達到節能作用。
據2017年的一份統計,風能和光能占總發電比已經接近20%,這很令人鼓舞。但要到2050年達到碳中和,人類離這個目標還很遠,除了需要在技術上加緊開發研究,還需要在政治上,組織上出現根本性的改變。川普當局退出巴黎協定,是一個很不好的征兆,說明短視的政治可能壓倒遠見。
光是能量需求一項,那些綠色能源滿打滿算,也無法到本世紀中完全取代化石燃料。而且,除了供能,在化工,煉鋼,混凝土等行業,都會產生大量的碳排,因此,碳俘獲技術,也是實現碳中和不可或缺的一環。
碳俘獲技術,包括碳的俘獲,運輸和儲存三部。常見的技術,一是化學方法,例如通過加入CaO,能將CO2 轉變為CaCO2, 那就是水泥的原材料。將俘獲形成的CaCO2製成水泥,碳就被封存在建築物中。還有電還原技術,將CO2還原為CO和H2, 可以進一步製成人工石油原料。碳俘獲能俘獲高達85-90%的工業生產中排出的CO2。但是,碳俘獲通常需要大量的能耗,比如在煤發電過程中增加了碳俘獲過程,發同樣的電就需要使用更多的煤,這也是個得失參半的問題。
因此碳俘獲技術的解決方案,一是用綠色能源來提供碳俘獲所需要的能量,二是提高碳俘獲的效率從而降低其能耗,盡可能地降低淨碳排。
除了考慮能量來源,還得考慮能源利用技術。現代碳排大戶是運輸,其中電動汽車的技術已經成熟,但電動大型輪船和飛機的技術尚未成熟,或根本沒有。遠洋航運和空運,占總碳排的25%,而且隨著經濟的發展,其比例還不斷上升,依目前技術還很難解決。
目前最有可能的技術途徑是氫能方案。氫氧反應,可以以燃料電池變成電能,也能以燃燒方式變成熱能,內燃動能。燃料電池技術已經發展得不錯,在大型輪船,卡車上都可以使用,隻要攜帶足夠的氫氣,就可進行越洋的航行,現在的問題要是進一步提高燃料電池的效率。
氫氣的燃燒能力也可用於取代供暖的天然氣,煤氣和木材等,從而降低碳排。用電加熱的效率,不如直接燃燒的加熱效率高。
氫氣的內燃功能和汽油類似,能量值更高,理論上現有的汽油機,都可以直接燃用氫氣。而飛機的發動機,經過一定的改裝,也可以直接使用氫氣。技術的難題在於儲氫方麵,液化氫氣的溫度達到接近絕對零度,高壓氫氣的儲存,在飛機上有一定難度,而且會影響飛機的配重。其次,氫氣目前低成本的生產方法依賴煤或天然氣,會排碳,而電解氫的成本太高,有賴於太陽能產氫技術的突破性發展,從而以低成本提供大量綠色氫。
總之,要完成減少碳排的曆史性目標,除了綠色能源,別忘了碳俘獲和氫能技術的發展,沒有它們,碳中和的任務依然是無法實現的。因此,加強在這兩個最有希望的技術領域的投入,是刻不容緩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