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頭山

無意邀眾賞,一心追殘陽
個人資料
朱頭山 (熱門博主)
  • 博客訪問:
正文

“都挺好”是關於親情中的仇恨的故事

(2019-03-15 11:29:18) 下一個

熱播劇”都挺好“引發熱議,這個題材把通常用溫情包裝起來的親情戳穿了,引起了廣泛的共鳴。

弗洛伊德認為,仇恨深藏於人與人之間所有友愛關係的背後, 對一個對象的恨比對它的愛要古老和根本得多,因此沒有比愛親人如同愛自己這一要求與人的天性更背道而馳的了。

90年代的電視劇”過把癮“把愛情戳穿了,去年的電影"芳華”把戰友情戳穿了,而”都挺好“則來戳父母,兄弟姐妹這些親情。就像弗洛伊德說的那樣,在這些親密感情的背後,最根本的心理學基礎就是仇恨!

神經生物學的發展,已經能解釋某些情緒的生物學基礎了,大致上都是由多巴胺,5羥色胺,去甲腎上腺素等神經遞質在時間,空間,數量上的不同組合而產生的。抑鬱,自殺傾向,躁狂等已經可以用藥物可靠地治療了。但對於人類最根本的情緒,仇恨,現在還沒搞清其生物學基礎。如果哪一天搞清了,甚至可以用藥物控製了,那可以說把人性的問題給大部分解決了。

雖然說仇恨的生物學基礎還不清楚,但心理學已經把它研究透了,姑且把這一理論叫做仇恨學說吧。 按照仇恨理論,人一生出來,就是個憤怒的火球,吃不到奶恨,媽媽抱得不及時恨,爸爸搶媽媽的擁抱時恨,恨得大哭不止,狂怒不已;長大了,有兄弟姐妹競爭父母的愛時恨,想交配對方不願意恨,有人競爭交配對象時恨,有人比自己能幹,漂亮時恨.....;再大了,子女不如意時恨,工作中遇到競爭恨,有人不崇拜自己崇拜的人恨,某國曆史上侵略過自己的祖國恨.....

仇恨激素應該對人有害的,像團內火,如果任由發展,不用別人來滅你,自己就被內火攻心而死了。在進化過程中,生物會發展出一些自我防禦機製。如大多數人都有痛覺,這就是一個自我防禦機製。有的人天生沒有痛覺,手放在火上烤也不知道,這些人大多數在進化過程中滅絕了。

心理上,人類也進化出來一套自我防禦機製,來控製仇恨這團內火。基本的機製是抑製,可以是強壓,也可以通過其它方法發泄。聽聽這些專業名詞:壓抑/潛抑(repression),否定(denial),退化情感(regression),反向(reaction formation),合理化(rationalization),儀式與抵消(ritual and undoing),隔離(isolation),理想化(idealization),分裂(dissociation),歪曲(distortion)。轉移(displacement),投射(projection),幻想(fantasy),補償(compensation),認同(identification),升華(sublimation)。......

這些防禦機製,可以是下意識的,也可以是有意識控製的。它們因人而異,因時而異,無窮如天地,不竭如江海。有好的,有壞的,或因不同情況可好可壞。這些機製的組合和打開方式,決定了一個人的個性,人格,行為方式,也很大程度決定了這個人的命運!

劇中的蘇小妹,在這個家裏是苦大仇深,但她發展出了高級的防禦機製,把這團內火轉化為前進的動力,從而在事業上取得了最大的成就,也完成了最好的“複仇”。把家裏受到的不公正待遇轉化為前進動力的實例不勝枚舉,最著名的就是漢高祖劉邦了。劉邦爹在家裏老拿老二為例子貶斥劉邦,二哥當然也得到家裏最大的親情和資源傾斜。劉邦沒有因此變得墮落,也沒有殺心大起殺了二哥,而是在外鬧革命,把家裏受到的怨氣伸於千軍。當革命成功時,劉邦回家第一件事就是問老爹,“朕今威加四海,溥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濱,莫非王臣” 我和老二比,誰強?應該說,蘇小妹和漢高祖的處理方式,不管是有意或無意的,是對親情仇恨的最佳打開方式!

蘇二哥情商較高,從小深得父母關愛,仇恨程度應該較低,但卻因心理上沒有受到鍛煉和挑戰,防禦機製還是停留在低級的嬰兒時代,俗稱'巨嬰“。在母親死後,當他與功成名就的小妹發生衝突,竟不計後果,大打出手。這麽個行事方式,在社會上更難於吃得開了,混得淒涼也是可以想象的。

如此說來,仇恨是人際關係的基本模式,越親密仇恨越深。如果不相信的話,可以查查犯罪學統計資料:最常見的殺手,依次是配偶,好友,兄弟姐妹,父母....你聽到過的最狠毒的話,受到過的最殘酷的虐待,最可能來自於你的親友。這是殘酷的事實,但並不需要由此對人生失去希望。上帝也賦予我們一個天生的工具,那就是心理防禦機製。仇恨就像汽油的爆燃,引導得不好成為破壞性的爆炸,引導得好就成為內燃機的驅動動力。我們的防禦機製就像汽車的引擎,我們無法讓仇恨的內火不產生,但我們可以將其衝擊力引導到有益的方向!

宗教,法律,道德,教育都是引導人的防禦機製朝好的方向發展的方法。作為父母,如果有點這方麵心理學的知識,就可以有意識培養孩子建立起良好的防禦機製。像對待蘇二那樣養孩子,在獨生子為主流的中國是很常見的,但那是不明智的,很可能養出來個巨嬰。而刻意像對待蘇三那樣,也不可取,並不是每個孩子都有蘇小妹那樣的稟賦。既不溺愛,又有關愛,是基本的原則。至於具體該怎麽做,還是遵循”在xxxx基本原理的指導下,結合各家的具體實踐“這一放之四海而皆準的真理吧!

記得有部加拿大影片,中文譯為”老爸的單程車票“,其對親情仇恨的處理比蘇小妹更好!影片中的父親是個渣人,偷情無數,子女老婆不管,現在得晚期癌症要死了。兒子是個成功的商人,決定給這個渣老爹一個最好的結局,動機可能出於一種”以德報怨“的複仇方式,想讓渣爹懺悔。他花錢為老爹提供最好的病房,醫護,還把老爹的舊情人找來陪伴,讓人提供毒品給老爹....

在兒子用金錢購買的溫情下,真正的溫情也出現了。電影的重心開始轉移到了父親和這些人的言談中來了,從這些言語中,一個懷才不遇的父親的形象就出來了,父親學識淵博,狂放不羈,雖滿腹經綸,卻時運不濟,事業上屢屢受挫,以致一生籍籍無名,在此瀕死之際,壯誌未籌身先死的感慨始終伴隨著他的情緒中。至於他與那些女人的在世俗看來不堪的婚外情,也漸漸讓人覺得可以理解。而兒子在給與父親愛的同時,他也感受到了愛。他開始理解了父親,理解了父愛。同時,他的行為,也得到大家的讚賞。特別是那個曾經墮落的女同學,也對他產生了愛戀,並開始戒毒,走上了新的生活。

影片最後,父親以安樂死的方法結束人生,所有的親朋好友都來送他最後一程。在最後一段中,溫情隨著一些細致的鏡頭像一滴滴雨水使整部影片得到了潤色,在篝火的煙霧裏、皺紋上的淚痕、那些時而昏暗、時而明亮的光線裏,感情也有了溫度。老爸忘情地對兒子說,“我希望你也有一個象你這樣的兒子!” 這是老爸所能給予的最高的評價了。老爸無憾地離開了人世,帶著他似乎不配擁有的那番人間溫情。而送行者也都在這個過程中得到了升華。

這是最高級的一種防禦機製,升華。而通過結合這些心理學知識,再來審視那些影視劇,以及我們所親曆的故事,我們應該可以對人性有了一個新的認識!

 

 

[ 打印 ]
閱讀 ()評論 (6)
評論
魏薇 回複 悄悄話 不會控製ANGER時,就成了心理疾病。很喜歡你後麵介紹的這部電影。
instein 回複 悄悄話 “如果哪一天搞清了,甚至可以用藥物控製了,那可以說把人性的問題給大部分解決了。” 第一次看到這個說法。想到:如果有這一天,共產主義也許可以成真。:)
nightrider 回複 悄悄話 Good article. Had no idea that 清漪園's mom had such a bitter childhood!
清漪園 回複 悄悄話 朱兄最後的故事像個傳說,我看到的真正發生在人間的故事不是這樣的。看到明玉,我想起了我老媽,開始理解她對她父親的怨恨,80多歲了還跟我曆數她童年的種種被虐。她15歲出了家門就再也沒回去過,哪怕她父親去世也不回。而我老媽就是一個7歲死了親娘,童年受虐,上完初中父親就不肯再供高中的苦孩子。我姥爺並不是窮人,他本人是清末民初的日本留學生,住洋房,雇傭人,有錢送我舅舅去留學,但他卻不肯供我媽媽上高中。我曾經認為老媽至死不原諒她父親有些過分,但現在我覺得我能夠更多地理解她了,童年被虐待的陰影lasts life time long.
滬上江南 回複 悄悄話 人的本性一般不隨經曆而改變。
luck86 回複 悄悄話 能以德報怨不是普通人能達到的境界。如果從小被最親的人傷害,那種痛苦不是常人能理解的。當然不同的性格會有不同的反應,一般粗線條的反而好過。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