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頭山

無意邀眾賞,一心追殘陽
個人資料
朱頭山 (熱門博主)
  • 博客訪問:
正文

晚清同治中興和本朝改革開放

(2018-11-10 18:39:51) 下一個

以鄧小平當政的十一屆三中全會為起始,中國開啟了一個被稱為“改革開放”的新時代,徹底地改變了中國的麵貌和實力,也賦予當時已到了如黨的11大政治報告所言的“崩潰邊緣”的中共政權以新的生命,一度以“中國發展模式”揚名世界,甚至達到能和西方模式分庭抗禮的程度。

曆史往往是不斷地重複的。在中國近代史上,也有一段長度,廣度,內容和“改革開放”類似的時代,史稱“同治中興”,但在中國曆史書通常被稱為“洋務運動”,其實同治中興的內容不僅限於洋務運動。讓我們來比較一下這兩段曆史,以期發現一些啟迪!

同治中興是指從1860年清朝結束了與英法的戰爭開始,一直到甲午戰爭結束(亦有認為直到清朝結束為止)的長達30-50年間,清朝在政治上倚重漢人精英,經濟上有了大幅度的開放,引進了新的工業和經濟模式,而在軍事上建立近代化陸海軍的事件。垂死的滿清皇朝彷佛獲得了新生,從本來在太平天國和外國侵略者打擊下奄奄一息的狀態,又延長了60年陽壽,最後也是以禪讓,而非崩潰狀態結束了其曆史存在。

清朝是個外族征服性的政權,因此維護滿族的統治地位是壓倒一切的政治原則。雖然滿族皇帝會采用一些如皇帝說漢語,娶漢妃的方式來緩解滿漢矛盾,但並不解決根本問題。到了乾隆晚期,民族壓迫政策就成了阻礙社會發展的最重要障礙了。乾隆晚年,清朝人口已達數億,滿族人撐死了沒上一千萬,靠壓迫性的民族政策已難已為繼了。從同治起(實際統治者是慈禧太後),清朝起用大量漢族官員,大幅度地減少了民族壓迫政策,漢人的主觀能動性被釋放出來了,不僅在漢人的幫助下平定了太平天國等叛亂,也大力發展了生產力。客觀上這是一種解放,生產力被解放了,思想也被解放了。慈禧時年25歲,作為大清的決策者,真不知這位年輕少文的宮中女子,是哪裏學來的政治權術和遠見。

1978年文革後的中國,也和同治前的大清有的一比。中共是個一黨專製的政權,如果說清朝是族天下,中共就是黨天下,因此維護中共的壟斷統治地位是壓倒一切的政治原則。當時中國雖然沒有民族壓迫政策,卻有階級壓迫政策。社會中,有很大一部分人,是階級賤民。如果說建政早期,階級鬥爭還有凝聚團結的作用,那麽到了70年代末,則成了阻礙社會發展的重要障礙了。鄧小平取消了階級鬥爭為綱的政策,也是一種解放,這和清朝放鬆民族壓迫政策的作用是類似的。在這點上,二者有可比性。

科技的作用,在某些情況下是決定性的。清朝按說是個蠻族政權,文明水平要低於明朝,但清朝的人口和生活水平卻要高於明朝很多,這與其歸功於其執政水平,不如說是科技的作用。清朝初年,大量來自於美洲的植物被引進,如玉米番薯等,產量高生產要求低,大量荒地變成農田,促進了生產力的提高。而同治中興時,大量引進國外新的科技,增進了生產力的發展,這是決定性的,也就是為什麽“洋務”成了同治中興最重要的特征。經濟的發展,是同治中興的成就的根本。在晚清,清朝麵臨了很多次挑戰,但都沒垮下去,甚至於甲午戰敗後,清朝還延續了快20年,都賴洋務之功。很多人把甲午戰敗作為清朝改革開放的終結,這是不正確的,雖然北洋海軍覆滅了,但清朝還在,工廠還在,1895年後大清的經濟發展還是不錯的。

開放,或者說“洋務”,在新中國的改革開放中也起了決定性的作用。有了生產力的發展,有了物質,一切都好辦了。在改革開放期間,中國也經曆了越戰,64等巨大挑戰,但都沒改變開放的主旋律。開放,是這些年成就的根本動力!

同治中興延續了清朝的壽命,但卻沒有把中國帶向成為日本一樣的現代化強國的道路, 滿清皇族也沒有像日本天皇,英國王室一樣成為永久性的皇家,根本性的問題,卻還是在政治上。清朝有兩個死結,一是皇室不願改為憲政,二是滿族不願放棄族天下的壟斷地位。洋務的發展,就必然要引進西方的憲政政體。當時雖然全民民主政權僅美國一家,但所有的西方列強都是憲政,包括俄國,德國這些帝國。憲政下的皇帝,雖然可以世襲,但權力受到製約,不像康熙那樣可以生殺予奪了。而族天下的要求,使得占絕對多數的漢人不滿。就說在甲午戰爭中,日本的宣傳口號是“驅除韃虜,恢複中華”,韃虜是指滿人,中華是指漢人,戰爭中漢人反而心向日本了,這也就是大清在初敗後就匆匆投降的原因。按說,中國廣有千萬疆土,數億人民,隻被殲滅了北洋海軍和一些陸軍,遠未傷筋動骨,繼續打下去,日本斷無勝途。但慈禧考慮到萬一漢人跟著日本人反了,那大清就完了,因此草草割地賠款了事。

本朝改革開放到了今天,能不能帶領中國走出“發展中國家陷阱”,變成穩定的發達國家,也有一些根本性的障礙。在近現代史上,曾有一些一度發展得很好的國家,最後都淪落了。當今世界上的發達國家,基本的還是當年的八國聯軍。類比滿清的同治中興,本朝也有兩個死結,一是領導不願憲政,二是黨不願放棄黨天下的壟斷地位。

所有的曆史都是現代史,因為人性是不變的,所以很多都是繞著人性翻來覆去地重複。人性雖然不會改變,但思想可以改變。如果不從曆史中學習點什麽,那等待本朝的,可能隻是一個同治中興2.0版!

[ 打印 ]
閱讀 ()評論 (1)
評論
水粉畫 回複 悄悄話 這個對比很有意思。 統治中心和滅掉太平天國是老佛爺最引以為傲的成就,本朝也是搞的中學為體, 西學為用。 隻是這個大清和本朝要維護的”體“不一樣。問題是技術和經濟的發展必然受製或者得益於這個”體“, 它和“體”之間既是依存也是較量關係。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