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頭山

無意邀眾賞,一心追殘陽
個人資料
朱頭山 (熱門博主)
  • 博客訪問:
正文

維也納懷古

(2016-06-26 08:07:23) 下一個

最近去了一趟歐洲古國奧地利, 開始旅遊前先補一堂奧地利曆史課。

奧地利可是一個有曆史的地方,本來歐洲曆史就亂得很,奧地利又屬於其中最混亂的一個,還是從有奧地利這個名的時期講起吧。那已經是1246年了,此前統治這一地區長達270年(976~1246),先後有12個統治者的巴奔堡家族的最後一個國王腓特烈二世(好鬥者)在同馬紮爾人作戰中陣亡,該家族男嗣斷絕,屬國波希米亞的奧塔卡爾二世被神聖羅馬帝國皇帝封為奧地利公爵,國土為匈牙利和波希米亞瓜分。這是奧地利這一名字第一次在曆史上出現。

1273年,神聖羅馬帝國空位時期結束。哈布斯堡家族的魯道夫伯爵被選為德意誌皇帝(1273~1291在位),1278年收複被瓜分的巴奔堡領土,從此開始哈布斯堡家族的統治。此後,哈布斯堡家族的成為奧地利的統治者。1438年起,除1742~1745年外,直到1806年,奧地利哈布斯堡統治者始終保持德意誌皇帝和神聖羅馬帝國皇帝稱號。也就是說,在這段時間,德國和奧地利的曆史是共同的。

在擴大國土方麵,馬克西米利安一世皇帝的功業超過其前輩,他通過聯姻,於1482年獲勃艮第和尼德蘭(荷蘭),又通過其子女的婚姻,獲得西班牙及西屬龐大殖民地,以及那不勒斯-西西裏。查理五世(1519~1556在位)時,奧地利領土擴張達到頂點,被稱為“日不沒帝國”。1521~1522年,查理五世將部分領土封給其弟斐迪南。從此,哈布斯堡家族分為奧地利-德意誌和西班牙-尼德蘭兩支。

三十年戰爭結束後,哈布斯堡家族統治下的神聖羅馬帝國成為若幹獨立國家的鬆散聯盟。17世紀至18世紀初,哈布斯堡家族不斷對外用兵,擴張疆土,它和土耳其因爭奪匈牙利,曾多次戰爭,直到1699年兼並匈牙利。西班牙王位繼承戰爭後,奧地利獲大片土地,成為強國,但在波蘭王位繼承戰爭中,奧地利屢戰屢敗,威望下降。為保證哈布斯堡領土完整和女嗣的王位及領地的繼承權,皇帝查理六世於1713年頒布《國本詔書》。查理六世1740年逝世後,其女瑪麗亞·特蕾西亞根據《國本詔書》繼承王位。在奧地利王位繼承戰爭中(見彩圖),奧取得防禦性勝利,但失去西裏西亞等地。在此後的七年戰爭中,奧地利被普魯士擊敗。但特蕾西亞女王有個得天獨厚的條件,她有十幾個女兒,她把她們都嫁給歐洲的王室成員,很多以後都成了國王或皇帝的正妻,她也通過這個方法擴大了奧地利的影響力。所以特蕾西亞女王有歐洲丈母娘之稱。以後大多歐洲的王室都是親戚,但這並不能防止他們為了利益殊死爭鬥。法國大革命中被斷頭的路易十六王後瑪麗·安托瓦內特就是特蕾西亞女王其中一個女兒。

瑪麗亞·特蕾西亞女王雕像

1789年法國大革命爆發,奧地利三次參加反法聯軍,均遭敗北,弗蘭茨二世1804年宣布自己為奧地利皇帝。弗郎茨二世就任神聖羅馬帝國皇帝時,德意誌城邦割據的情況已經十分嚴重,神聖羅馬帝國皇帝早已失去實權。法國大革命和拿破侖的崛起加劇了德意誌諸城邦的分化,帝國的前景並不樂觀。第二次反法同盟結束後,神聖羅馬帝國喪失了全部意大利領地,瑞士更成立赫爾維蒂共和國,掠奪了奧地利大公國在阿爾卑斯山中部的領地。第三次反法同盟後,弗郎茨二世在奧斯特裏茲戰役慘敗,神聖羅馬帝國首都維也納被法軍三次攻陷,奧地利軍被全殲,雙方簽訂普雷斯堡和約,萊茵邦聯創立,弗郎茨二世保留皇帝頭銜。在拿破侖稱“法國人的皇帝”三個月後,弗朗茨亦自稱奧地利皇帝以回應拿破侖,成立奧地利帝國。但再度被迫臣從於拿破侖和沙皇亞曆山大一世的提爾西特同盟中。不可幹涉第七次俄土戰爭。

弗郎茨二世發起了四次反拿破侖的神聖同盟,都被拿破侖打敗,而且大大削弱了奧地利的國力,間接導致日後普魯士的崛起。1806年,拿破侖強行解散了神聖羅馬帝國,曆八百年的神聖羅馬帝國滅亡,奧地利成為萊茵邦聯的一部分。弗郎茨二世在兵臨城下的情況下使用了美人計,把女兒瑪麗·路易莎獻給拿破侖,誰知閱人無數的拿破侖居然一見鍾情,冒天下之大不違廢了舊後,封瑪麗·路易莎為皇後。弗郎茨二世因此有拿破侖嶽父之尊。

弗郎茨二世雕像

但弗郎茨二世在1814年拿破侖倒台並不念嶽婿之情,立即主持召開了維也納會議,在首相梅特涅領導下成立維也納體係和神聖同盟,企圖恢複歐洲的舊“秩序”,以抵消自由主義的影響,但被迫製定憲法,承認部分改革。在1848年革命後,維也納體係被推翻,弗郎茨二世用盡一生精力維係的奧地利帝國崩潰,匈牙利、波希米亞、巴爾幹各國民族主義紛起。

1848年,維也納爆發武裝起義,梅特涅體製被推翻,奧地利產生了第一部憲法。匈牙利也發生革命,宣布成立共和國,但遭奧、俄鎮壓。1866年普奧戰爭中,奧地利戰敗,國內矛盾激化。1867年,奧匈妥協,成立二元製奧匈帝國。奧匈帝國時期經濟、文化有發展,但民族矛盾日益激化,帝國內的斯拉夫人強烈要求政治和民族的平等,德、奧、俄“三皇同盟”(1873)和德、奧、意“三國同盟(1882)”(1882)簽訂後,1908年奧匈帝國宣布合並波斯尼亞-黑塞哥維那,引起塞爾維亞王國的強烈反感,奧塞矛盾尖銳化。1914年奧皇儲弗蘭茨·斐迪南大公在薩拉熱窩遇刺,導致第一次世界大戰爆發。1918年,同盟國戰敗,帝國瓦解。11月12日,舉行臨時國民大會,宣布成立共和國。次日,查理皇帝被廢黜,封建帝製從此結束。

在奧匈共和中有一個傳奇的人物不得不說,那就是當時的伊利莎白皇後茜茜。茜茜的母親魯多維卡,是一位傳統的家庭主婦。她一直希望通過子女的婚姻來改變全家人的社會地位。機會終於來了——魯多維卡的姐姐蘇菲之子弗蘭茨·約瑟夫,因其伯父斐迪南一世無嗣而成為奧地利的皇位繼承人,並於1848年登上了皇帝寶座。姐妹倆想親上加親,便商量著讓茜茜公主的姐姐埃萊娜公主成為皇後候選人。


1852年的一天,魯多維卡帶著兩個女兒,與已成為奧地利皇帝的外甥見了一麵。埃萊娜公主打扮得很漂亮,渾身上下都透著高貴的氣質。而“陪姐姐來玩”的15歲的小茜茜,還是個沒長大的孩子,身高隻有1.60米,滿口黃牙,穿著樸素的連衣裙,一副弱不禁風的模樣。但是,年輕的奧地利皇帝,卻一眼看上了茜茜,把本該送給埃萊娜的花,遞給了這個小表妹。接過皇帝哥哥獻上的花時,茜茜甚至不知道這究竟意味著什麽。母親和姨媽一個勁兒地問她:“你愛他嗎,茜茜?”她天真地回答:“他,我又怎能不愛呢?可他要不是皇帝就好了。”  1854年4月24日,奧地利舉國歡騰,慶祝皇帝大婚。在一片歡呼聲和喧鬧聲中,茜茜公主乘船沿著多瑙河順流而下,直抵奧地利首都維也納,從此嫁入深宮成為皇後。

也許是遺傳了父親自由奔放的性格,幾年後,茜茜公主決定擺脫壓抑和苦悶的生活,改變自己在皇宮內的被動處境。於是,她組織了一連串的舞會,故意在音樂、舞蹈中消耗自己的精力和體力。但這很快影響到了她的身體。1861年,她患上了奔馬癆(一種惡化得極快的肺結核)。宮廷醫生建議她去海濱療養,那裏充足的日光有助於她恢複健康。在接下來的兩年裏,奧地利民眾再也沒在公眾場合見過他們的皇後。茜茜公主在有溫泉的城市、希臘的島嶼和娘家之間輾轉治病,並最終從死神手裏逃了出來。  恢複健康後,茜茜公主再次出現在奧地利人的視野裏。人們突然間發現,他們的皇後已經“破繭成蝶”——身高長到了1.72米,滿頭秀發,容貌俏麗。據說,在此之前,她每天早晨5時即起床,練劍、遊泳、做體操,還堅持洗冷水浴……她逐漸變得成熟而美麗。然而這時,由於聚少離多和皇宮裏的鉤心鬥角,茜茜公主與丈夫漸行漸遠。人們在史料中注意到,攝影師為茜茜公主留下了一張張倩影,卻鮮有她與奧地利皇帝的合照。有人甚至說,她“寧願與愛犬合照,也不願與丈夫合影”。

與其他維也納貴族不同,身為奧地利皇後的茜茜,卻發自內心地喜歡鄰國匈牙利。她欣賞那裏的音樂、馬匹和騎士,也喜歡匈牙利首都布達佩斯的建築風格。更重要的是,她十分欣賞匈牙利的傳奇人物安德拉希伯爵。  安德拉希伯爵被稱為“英俊的絞刑犯”。1848年,他因曾參與反抗奧地利對匈牙利的過度幹涉,被缺席審判處以死刑。1857年,安德拉希得到赦免,結束流亡生涯回到祖國,不久便成為該國的領袖人物。很多人認為,茜茜公主之所以欣賞安德拉希,是因為他與她一樣,骨子裏都很叛逆、堅強,不為傳統所束縛。而風流倜儻的安德拉希也以一種謙恭的態度愛著茜茜公主。據說,兩人一度交往甚密。


然而,此時歐洲的形勢,正在悄然發生變化。在“鐵血宰相”俾斯麥的帶領下,普魯士王國迅速崛起,成為歐洲一霸。茜茜公主的皇帝丈夫感到了威脅,意識到奧地利需要與匈牙利結成緊密的同盟,共同對抗普魯士。可是讓誰去說服安德拉希呢?他想到了自己的皇後——茜茜公主。於是,茜茜公主周旋於奧地利皇帝與安德拉希伯爵之間。對這兩個曾彼此敵視的男人來說,茜茜公主是他們唯一都能夠另眼看待並予以信任的人。在她的努力下,1867年,奧地利和匈牙利統治者之間達成協議,建立奧匈帝國,茜茜公主出任匈牙利女王,而安德拉希伯爵則被任命為首相。這年6月8日,茜茜公主來到了布達佩斯。在匈牙利民眾的歡呼聲中,安德拉希伯爵將一頂王冠戴在茜茜公主頭上。

 

1898年9月10日中午,茜茜公主結束在日內瓦的度假,準備乘船離開那裏。就在她與隨從人員一道緩步邁向碼頭時,突然,一個名叫盧伊季·盧切尼的意大利無政府主義者,衝上來將一把錐子插入了茜茜的胸膛。錐子又尖又細,茜茜公主剛剛遇刺時甚至都沒有感到疼痛。她從地上爬起來,自己走到了船上。可剛一上船,她就倒了下去。隨從人員這時才發現,茜茜公主原來已身受重傷。船長立刻下令將船靠岸,隨後用擔架把她抬回了旅館。然而,一切都晚了。一個隻是為了能夠出名的刺客,就這樣奪走了一位傳奇公主的性命。她與丈夫的愛情被神話得類似於中國的唐明皇和楊貴妃,但她丈夫在他死後十幾年一直未娶也是不爭的事實。因為有部“茜茜公主”的電影在中國放映並得過最佳配音獎,她在中國也有一定的知名度。

現代第一次世界大戰後,匈牙利、捷克、南斯拉夫、羅馬尼亞和波蘭各自脫離奧匈帝國獨立,以德意誌人為主的奧地利共和國,即第一共和國成立後,由社會民主黨和基督教社會黨聯合執政,社會民主黨領袖K.倫納出任總理,國內經濟凋敝,社會動亂。1920年,社會民主黨成為反對黨。1922年,奧地利獲得國際聯盟的經濟援助。受世界經濟危機影響,奧地利財政銀行於1931年倒閉,財政瀕於破產。1932年,E.陶爾斐斯出任總理。他對內實行獨裁,對外依靠法西斯意大利,1934年 3月同B.A.A.墨索裏尼簽訂《羅馬議定書》,以對抗納粹德國,維護國家獨立。1934年7月,納粹黨衛軍舉行武裝暴亂,陶爾斐斯被刺身亡。K.von舒施尼格繼任總理。1936年,德意結盟,奧地利完全孤立。1938年 2月,A.希特勒迫使舒施尼格簽訂《貝希特斯加登協定》,3月 12日,奧地利被納粹德國武裝吞並,第一共和國滅亡(見德國吞並奧地利),奧地利成為納粹德國的“東區”,1942年又改稱“阿爾卑斯和多瑙行政區”,作為納粹德國的一部分參加第二次世界大戰。1945年5月,盟軍分區占領奧地利,以K.紹克爾為首的抵抗力量配合蘇軍解放維也納。同年社會黨和人民黨先後重建,4月成立以K.倫納為首的臨時政府,建共和國,即第二共和國。1946年,議會及內閣職權得到美、英、法、蘇四國占領當局承認。1955年 5月15日四個占領國同奧地利在維也納簽訂《重建獨立和民主的奧地利國家條約》,即奧地利國家條約。條約確認1938年的奧地利的領土完整。同年10月占領軍撤出,國家主權完全恢複,10月26日國民議會通過聯邦憲法,宣布奧地利永久中立,該日被定為國慶日。

原帝國觀禮台,希特勒曾在這兒宣布德奧合並。

美泉宮

  http://bbs.wenxuecity.com/travel/511622.html                                                                                          

[ 打印 ]
閱讀 ()評論 (0)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