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 (368)
2017 (136)
2018 (148)
2019 (185)
2020 (305)
2021 (215)
2022 (127)
2023 (142)
2024 (142)
2025 (6)
追溯心靈雞湯的曆史,恐怕要從1993年由傑克·坎菲爾與馬克·漢森共同出版發行的《心靈雞湯》書係講起。當時這一書係超過200種類別,針對特定人群,如:母親雞湯、囚犯雞湯、祖父雞湯、祖母雞湯、孩子雞湯、父親雞湯。
傳入中國後,雞湯逐漸成為一種文體類型,不論是國外還是國內的雞湯文,總體而言,他們都有一個共同的特征:試圖通過一個或幾個故事得出一個人生感悟,目的在於,將情緒上的負能量轉換為正能量,讓你每天都活在正能量中。
俞敏洪曾經講過一個非常雞湯的例子,也很有意思:有時候我真想聽到,過來求職的學生對我說的是這麽一句話:“俞老師,我能幫你打掃廁所。”我想,清華大學的MBA如果有勇氣這樣說,我就會受到心靈的震撼,一定會把廁所給他打掃。如果給他兩個廁所,他打掃得很幹淨,那我就會深受感動,一個拿著如此好的學位的人能夠非常心平氣和地把廁所打掃得如此幹淨,那是偉大而了不起的。如果到最後,這個清華大學的MBA,把新東方廁所打掃得如此之幹淨,以至於我都敢把便池裏的水喝了,你想,我是什麽感覺。我立刻會給他晉升,給他四個廁所。
當他把四個廁所也打掃得極其幹淨,我會給他什麽?肯定不是八個廁所,同學們,世界上的道理永遠是從量變到質變。當他四個廁所打掃完了以後,我一定會把其他幾個打掃廁所的人讓他管了,他就成為了新東方廁所衛生部部長。這就進入了管理崗位了。然後等他把這些人也管好了,我會幹什麽?我會把新東方後勤係統給他管了。然後他把新東方的後勤係統如果也管得很好,那我就把後勤行政兩個係統都給他,特別任命他為新東方後勤行政副總裁,就是新東方第三把手。
萬一哪天我一不小心翹了辮子,總裁不就是他的了嗎?對不對,當總裁就是這麽當出來的,不是說你一上來就是要當總裁。所以,你一秒鍾內就應該說,我最擅長什麽,我最能幹的是什麽,我幹了以後絕對出成績的是什麽。
大部分人聽到這個故事,都會為之一振:如果叫你編個程序,你可能限於專業而不會,但是掃廁所,人人都會。聽故事的人,很自然地就把自己代入:你看,連一個掃廁所的都能晉升為總裁,我堂堂一個大學生,難道還不能嗎?
這又是流於了表麵,我想告訴你它殘酷的本質:往往你掃廁所,你就一輩子掃廁所了,別想再提升到管理崗位。將一件事做得好,那是理所應當,因為老板付給你工資。你將一件事情做得好,是升職的基礎,卻非必然。你的工資永遠是伴隨著你給公司帶來的價值的多少而升降的,你將一個廁所打掃得再幹淨,你的價值永遠局限在一個廁所裏。隻有你為公司帶來更多的價值,你才會有更為廣闊的前景。
試看下過去幾百年的近現代商業史:有哪個人是因為掃廁所被人賞識而當上總裁的?這還不是最殘酷的,最殘酷的事是:你的老板之所以向你灌輸這麽一個故事,可能隻是為了讓你一輩子拿著最少的工資做最髒最累的活,死心塌地為他賣命。而你,作為一個聽故事的人,還天真地想象著,自己的勤勞能贏得老板的信任和尊重,幻想有一天能通過自己兢兢業業的精神一步一步網上爬,登上人生巔峰。
俞敏洪的故事動聽並廣為流傳,因為在每個人的心底,都有一顆“努力就能獲得回報”的種子。而我所說的,殘酷而現實,每個人都不希望自己會有這樣的結局,但它卻更為真實,更經曆得起時間和曆史的檢驗。
所以說,很多心靈雞湯實際上講究的不是客觀、嚴謹、方法正確,而是如何將自己的境況轉換成正麵陽光,為此,很多邏避而不談,隻選擇對他有利的角度來闡述。
我們再回過頭來看,為什麽很多人對這個故事信以為真?
很顯然,這個故事隱喻了當代社會中的庸庸眾生:大多數人為了生計,為了家庭,都像掃廁所的一樣,不得不每天工作在自己的崗位上,朝九晚五,碌碌一生。這樣一個故事,真是讓人解氣啊!
我們生活在“鈣片文化”橫行的社會:腰疼背疼腿抽筋是不是?不用打針不用吃藥,來一粒鈣片就行,一片頂兩片,並且今天吃明天好。而什麽東西見效最快呢?不是技能、不是思維、也不是人生觀,是情緒。你看一篇文章,就能掉淚,看一篇雞湯,就能受到鼓舞,奮發昂揚。雞湯正是看到了這點,才有了市場。
人在年輕的時候,確實應該學會克製自己的情緒。但問題是,真正能改變我們命運的,往往不是情緒,而是看問題的深度和廣度。人生的智慧不在於去追求那些美好的心境,而在於當你遇到最壞的現實時,能坦然麵對,不動聲色地迎刃而解。一個人的成功都是累積在無數次失敗上走過來的,絕不會因為一碗雞湯而改變命運。而讓人成功的,往往就是那些不為人知的心酸與痛楚。
而沉湎於雞湯最嚴重的是,讓我們思考總是流於表麵,不願意去再思考問題的本質的所在。
雞湯可以喝一點,但不要貪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