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周前遇見了由董卿作為製片人製作的第一個電視節目“朗讀者”。結果一期看完就被它吸引了。通過這個節目,我不但可以欣賞到那些優秀文藝作品的精彩片斷,還可以認識很多具有豐富精神世界的人。雖然文字是無聲的,但通過朗讀,它們不但是有聲的,朗讀者們的個人情感,背景故事,讓我更深刻地體會到那些文字背後的內涵。開播至今一共五集,今天花了點時間全部追完,期期都有能夠觸動到我的點,真好。
在看第四期前,在媒體上看到有對董卿和倪萍的一些評論:第一當然是說倪萍老了,沒有了央視一姐的風采;第二就是看到董卿攙扶倪萍上台時,有人不解:倪萍怎麽了?行動不便,需要董卿攙扶?還有就是,倪萍還沒老到需要董卿去攙扶吧。言外之意,董卿就是多此一舉。
董卿是我在看完“中國詩詞大會”後fan上的女主持,看到這些評論後,在看第四期時,我特別地留意了一下,結果這一留意,就看出了另一種我的解釋。
倪萍一出現確實讓我感覺到老了,臉型身材都變了,但她的善良樸實讓我感動。作為嘉賓的她,卻給董卿帶來了一大束鮮花,祝賀董卿製作的第一個電視節目的開播。倪萍的誠意,和作為前央視一姐的胸懷讓董卿都不禁動容;倪萍在節目裏講述了自己在過去那些年所經曆的坎坷,作為一個母親,為了治療兒子的眼疾,所做出的巨大的付出;她說她也想瘦,也想減肥,可是沒什麽效果。說完豁達地哈哈一笑。
我能夠理解她豁達背後的無奈,哪個女人會不在乎自己的容顏,特別還是作為前央視一姐的她。盡管有些特殊的境況會特別快地催人老,但不管有多大的困苦和不順,她還保持著善良,真誠和樂觀,隻此一點,就值得我尊敬。沒有內容的軀殼美,除了能滿足人的眼欲,還有什麽呢?
在我看來,兩人上台時,與其說是董卿攙扶著倪萍,不如說是董卿挽著倪萍。雖然在北美,女性好友之間沒有挽手的習慣,但在國內,女性好友,特別是閨蜜之間還是很喜歡挽手的,這在無意中表達了一種彼此喜愛的親密關係。我記得我挽過我媽和姑媽的手,她們是我的長輩,挽她們的手不是因為她們太老了,而是我對她們的愛和依賴。當然後來我媽病了,那時再挽她的手就是她的拐杖了。
在國內時很少會用肢體語言表達自己的感情。來北美後,我學會的,也特別喜歡用的一種肢體表達方式就是擁抱。擁抱的輕重程度,以及幅度方式的不同,表達的情感內容也是不同的。我不是個善言辭的人,每每到一些特殊時刻就會詞窮,比如參加親朋同事的葬禮時,etc,但擁抱是我在那些詞窮場合最好的,也是最自然的表達方式。
挽手和擁抱都是肢體語言,是語言,就會有多種含義。我認為董卿因為感謝,敬重倪萍,所以去挽了倪萍的手。我為看到她們的親密感到高興。
西方文化同性不能挽手太讓我憋屈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