次極地(副極地)應該說是一個很生僻的詞。但對加拿大、俄羅斯、美國等等其它一些極地地區的國家來說,它就常用得多。上圖中的綠色區域就大致表示了我們要討論的次極地地區。其次由於我們討論的目標是印第安人,所以局限的地理範圍便安排在北美。在愛斯基摩人盤踞的苔原地區以南,從紐芬蘭向西到近白令海峽,位於亞北極針葉林的厚厚的常綠森林。這裏有各種各樣的動物:鹿,麋鹿,駝鹿,熊,以及各種哺乳動物。北美荒地馴鹿群的大部分時間生活在苔原,它們的也經常在遷徙的過程中暫時充當這片林地中的一員。冰冷的湖水和急流中生活著數不清的魚類。每年春天的晚些時候天空中便充滿飛鳥。
次極地地區的地表之下沒有永久凍土,冬季長而嚴寒。如果我們按照平均氣溫為0度來劃分冬夏的區別,這個地區每年至少有7個月的平均氣溫為冬季。夏季短促,平均氣溫介於10至20攝氏度之間,偶爾出現30℃以上的高溫,氣溫日較差很大。此外,由於氣溫低,空氣中水汽含量不多,導致全年降水量少。然而,低溫使得水分蒸發也較為少,因此相對濕度高,仍屬於濕潤氣候。夏季降水集中;冬季溫度低,降水稀少。
這個地區主要的植被是針葉林,形成了著名的北方針葉林地帶(泰加林帶)。這個地區雖然植被的覆蓋麵積大,但植物品種很少,隻有針葉林下層的灌木會出產漿果。這不同於能夠產出甜美果實的溫帶闊葉林,更無法與熱帶雨林所能夠提供的食物總量相比。
這個地區的土壤屬於典型的”灰化土“。針葉林每年將大量凋落的枯枝落葉覆蓋土壤表層,在夏季,這些覆蓋物不斷被微生物分解,在土壤上層形成有機酸類化合物,增強了土壤的酸性。常見的表層ph值可以達到3.3~4.5之間。由於土壤表層的酸性比較強,在水的滲透下,土壤上層的很多礦物成分會與酸作用生成各種氧化物。並且多數氧化物會溶解於水,從土壤中流失。這樣剩下的土壤中的二氧化矽成份大大增加,於是整個受有機酸影響的上層土壤會呈現一種灰白色的樣子。灰化土隻有淺表層肥沃,但酸性強,限製適合生長的植物。灰化土的淺表層以下的土壤由於上麵介紹的灰化作用,肥力很低,加上該地區冷濕的氣候,不適合農業種植。即使在現代社會,應用農業科技,也僅僅能夠局部種植改良後的春小麥與馬鈴薯。當然,上述兩種作物對於史前北美的印第安人來說是沒有條件栽種的。小麥當時隻存在於舊大陸,馬鈴薯也隻局限於南美。據目前保存下來的資料來看,當時的印第安人僅有少量種植玉米的記錄。
我們無法討論百年前的亞極地地區,百年前的這個地區就已經基本屬於白人社會了。對於我們關心的原始的印第安人的文化,我們就需要把眼光再向前100-250年。但在這個係列裏,我不會大篇幅介紹原始的印第安曆史,這個原因在下麵的文章中會提到。我會主要把筆墨來描述,印第安人在與白人接觸,交互的這200-350年時間內所發生的變化。大家會感受到一個落後文明在突然接觸到先進文明後反應,它們的碰撞、妥協、演變、激勵,信仰同化(經濟地位的強者對弱者的價值觀念的輸出狀態)。
這片泰加林帶內幾乎每個地方都稀疏生活著印第安人,他們基本上屬於兩大語族,阿爾貢基安人和阿塔帕斯卡人(Algonkian and Athapaskan)。那些生活在哈得遜灣南部和東部的人講Algonquian語,包括Labrador的Montagnais和Naskapi,New Brunswick的Micmac,緬因州的Penobscot以及安大略省的Chippewa或Ojibwa等部落。西邊的印第安人講Athabaskan語,包括Chipewyan,Kaska,Slavery和Beaver部落。盡管兩個大語族的印第安人之間存在差異,但他們從生產方式和文化上在這個廣闊地區卻有許多共同之處。在原始時代,他們都以遊獵生活為主,獵殺了各種哺乳動物,魚類和鳥類。僅僅在東部沿海的部分地區發現過印第安人嚐試種植玉米和南瓜的痕跡。隨著法國人和英國人的到來,在狩獵方式上,他們很快引進、掌握了陷阱技術。他們的捕獵生活與北方的愛斯基摩人鄰居類似。他們建築毛皮帳篷來代替雪屋;他們使用人力平底雪橇而不是狗拉雪橇;他們的腳穿著鹿皮鞋而不是海豹皮靴子;他們使用樺樹皮製作獨木舟代替愛斯基摩皮劃艇。此外,他們也發明了各種巧妙的機關和陷阱;弓箭等遠距離投射工具;漁網、魚叉、魚鉤等捕魚工具;還有許多其它需要嚴格工藝的工具。
對於這個地區的印第安人在原始時期(白人到來之前的)的文化的研究,隻有極少量信息存在。這個主要原因不是白人對印第安人文化遺產的有意破壞,實則因為他們的生活方式受到“土著與白人皮毛貿易”的影響,非常早也非常迅速地改變了。白人也帶來了疾病,當年其肆虐的嚴重程度今日難以想象。由於缺乏對天花、鼠疫等等舊大陸流行病的免疫力,幾乎整個北方的印第安人口都因一係列的流行病襲擊而遭受了極大的損失。哈德遜灣公司的一名探險家報告說:僅在1780年發生的一次流行病就讓Chipewyan中90%的印第安人死亡。除了疾病,印第安人口由於部落之間的戰爭、饑餓和不停地遷徙活動不斷的變化著。
因此,很難從地理上跟蹤亞北極印第安人的部落組織變化。對於愛斯基摩人,我們有辦法來跟蹤其部落和家庭的曆史軌跡。這是因為愛斯基摩人嚴格遵守父係家庭。夫妻生育的所有女兒都會出嫁,夫妻生育的所有兒子都可能居住在一起組成大家族。這樣我們沿著父係的脈絡就能夠把握某一隻愛斯基摩族群的前世今生。同樣在以父權為主的古代中國,通過閱讀家譜來推導出人口變遷的曆史,也是研究人員的一種常用的方式。但是,這種方式在亞極地的印第安人這裏卻行不通了。在不同的曆史時期,這些北方人都無法通過男性,女性或其它方式來追蹤譜係。妻子可能會與丈夫的家人(雙親)住在一起,或丈夫與妻子的家人一起居住,或者新婚夫婦可能會選擇出戶居住。有些時候,亞北極印第安人似乎擁有基於氏族圖騰的強大的部落社會組織;在其它時候,他們幾乎以家庭為單位各自獨立生存,這主要要歸結於相關證據缺乏,讓我們很難從曆史的迷霧中解讀出當時印第安人真實的生存狀態。即便是作出上述推導的證據,也是源於印第安人與白人交易站(就是有名的POST)的相關交易記錄。比如有些時期,印第安人會由某位處於領導地位的人(如酋長、頭人)來主導交易;有些時期,操同樣語言的印第安人分散以家庭或者小團體來交易皮毛。當時的記錄中沒有提到背後的原因,於是便留給後人各種各樣的猜測。但有一些現象我們還是能夠從這些珍貴的記錄中分析出來。比如,當白人剛剛接觸到印第安人的時期,他們發現當地土著以捕獵馴鹿、駝鹿野牛這樣的群居大型食草動物為主(見下圖)。這種捕獵方式需要大量的組織工作、準備工作和大團隊的配合。後來印第安人轉向使用陷阱捕獵beaver、狐狸、野兔等等小型動物。顯然,這種捕獵方式不需要大型團隊配合,以家庭方式就完全能夠勝任。雖然下麵我將會仔細分析,這裏我先簡單地概括一下這個變化的原因與影響。這是一個”經濟基礎決定上層建築“典型案例。這反應出了當地印第安人從經濟生活上逐步依賴於白人外來者。對舊大陸的白人來說,小動物的皮毛有著更大的經濟價值,這種對貨物的偏愛影響到了印第安人狩獵對象的轉移,因為印第安人是那麽的需壓白人提供的各種金屬工具,武器,紡織品等等。自然而然,過去為滿足大型狩獵活動的部落組織解體。因為小型毛皮動物的分散性,印第安社會回歸到以家庭為單位的自然經濟體。造成這個改變的另一個因素是印第安社會中私有製觀念的逐步建立,過去半共產主義的部落體製下,與白人交易而來的商品所有權是屬於整個部落的。而捕獵那些價值高的皮毛動物常常靠那些富有專門經驗的獵手,長此以往,必定造成這些人心理上的落差。同時,由於印第安人越來越依賴白人的產品,這樣對部落的就越來越小,部落製度解體也就成為必然。根據考古資料,在白人到達之前,奧吉布瓦北部的一個狩獵部落的規模能夠超過一千人。而當他們被納入白人經濟體係後,這個地區僅僅存在著孤立的獵人家庭。
為什麽極地圈的人不用擔心吃到有毒的動物?
在極地生存的人,對有毒生物的防範能力是相對最低的,因為在這個地區,你很難接觸到對人類有毒性的生物。可以這麽說,無論是植物還是魚類、動物,隻要看起來可以吃,品嚐起來還算可口,除去手冊上有限的幾種,其它都可以吃。
先以植物來說,這裏有一個阿拉斯加的手冊,裏麵你可以看到,隻要記住其中2-3種漿果不要食用就可以了,其它的有毒植物口感都很差,正常人都不會選擇吃到肚子裏的。
https://www.alaskacenters.gov/trip-planning/stewardship/safety/poisonous-plants
至於北極地區人類的主要食物 - 肉類, 來源就更不用擔心了。基本上極地的魚類與動物都沒有毒性。
有毒生物一般都生活在溫暖的氣候中。熱帶地區的物種多樣性較高,因此它們應該有更多的有毒物種,事實也恰恰如此。那麽這就能回答上麵的問題了嗎?事實還沒有簡單到這種程度。
對動植物來說,無論是用來捕食還是防禦,製造毒液是一種化學手段。而使用鋒利的牙齒和利爪是物理手段。從生物學上來講,化學手段的成本有可能相對比較高。也就是說,生物要想保持產生毒液的能力是要付出相當大的代價的。化學防禦作為對生存的投資,需要以影響個體成長和繁殖能力為代價。
節約成本的做法,很多有毒的動物會根據特定的飲食來輔助製造化學毒素。這些動物對吸收的毒素提純和二次加工。這需要專門的器官和特定的身體機理去完成這件事情,器官的維持和運行都是需要大量能量的。就更別提有些有毒生物沒有特定的飲食習慣,它就需要用更多的能量去完成”製毒“的工作。那麽當食物有限時、或者有選擇的壓力呢?北極地區就是這麽一個典型的缺少食物,並且物種多樣性缺乏的地區。而動物由於”製毒“器官的存在又不能停止生產”毒素“,那麽麵臨的生存壓力就更大。尤其的北極地區的冬季,如果你無法生存,那麽多麽”有毒“都是沒有用的。
有人會問:那些生產麝香的鹿和生活在寒冷氣候下的狼獾和黃鼠狼呢?麝香相當於動物的體味,動物用它來吸引配偶,這是為了滿足在地廣人稀的極地地區能夠有效繁殖的需要,不可否認這是一個昂貴但現實的功能。但沒有動物使用毒物來吸引配偶,毒素並不以強烈的味道而著稱,使用它並不是一個好的選擇。
另外,我們所知的有毒生物多為爬行動物、兩棲動物和昆蟲。這些生物在極地地區不太常見。我們最常見的有毒生物,比如蛇、青蛙和某些昆蟲,它們必須具備很高的耐寒能力,這樣才能在低於零度下生存,但任何多餘的能力都是需要代價的。同樣的原因,由於存在寒冷的冬季,在溫帶氣候下比在熱帶地區所有類型的有毒生物(無論是有毒還是無毒)種類都相對較少。到了更北的阿拉斯加就根本沒有蛇 - 無論是有毒蛇,還是無毒蛇。而那裏隻有3種主要的昆蟲和兩棲動物發展出了耐寒能力,一種木蛙和當地的蚊子與蒼蠅。
前麵我們已經知道,生物的毒液會被用於兩個環節中的一個 - 攻擊或者防禦。對於攻擊來說,使用毒液的捕獵者常常是坐等食物接近,然後發起攻擊。但這種捕獵方式在食物分布稀疏的極地地區並不適合。反倒是熱帶地區能夠生產出更多的食物,允許的生物密度更高,才給了上述捕獵方式以機會。
the University of Strathclyde 的學者Mark Dufton提出,現代哺乳動物的掠食者不需要毒液,因為它們聰明而高效,足以用牙齒或爪子快速殺死獵物。 而毒液這種高分子化學物質,無論多麽致命,都需要一定時間來讓獵物麻痹或者死亡。
我們再從生物密度的角度來分析。極地地區生物分布很稀疏,並且大部分為平原。這樣被捕食者需要發展出的最有利的能力之一,就是快速逃跑的能力。而這種能力在熱帶地區就不太合算。首先,熱帶雨林中障礙物太多,會影響逃避的速度;更重要的是,熱帶地區的生物密度很高,被捕食者在逃跑的過程中很容易會闖入到其它捕食者的狩獵範圍中。所以,熱帶地區的生物往往會發展出一些其它類型的”防禦“手段,如毒液、擬態、偽裝等等。
有人會疑問,很多沙漠不屬於熱帶地區,那為什麽沙漠中的有毒生物比較多呢?這個要與沙漠的特點聯係起來看。沙漠中的生物分布非常不均衡,大部分地區幾乎沒有生命,極少數地區生物密集(如綠洲)。這樣根據上麵的結論,在範圍有限的沙漠綠洲中生存的生物發展出”毒液“就是一種有利的選擇。
另外,還有下麵兩點也被認為能夠間接影響生物產生有毒物質。熱帶地區是植物生活的理想氣候。植物一年四季都可以生長,並有豐富的水和陽光,不同植物爭奪空間和其他資源。競爭被認為是多元化的驅動因素。植物多樣化為其他生物創造了新的選擇。而寒帶就不具備上述的特征。
還有部分原因可能是因為熱帶地區的基因突變速度更快。至少對於冷血動物來說,更高的溫度意味著更多的新陳代謝,來導致更高的突變率。還發現可能在溫暖氣候下的哺乳動物也具有較高的突變率(未經普遍證實),由於在溫暖氣候下比一般較冷的氣候條件下更高的代謝活性(動物通常減慢其代謝以在寒冷中保存能量)。
作者保留版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