個人資料
正文

珠心算 - 是心法、妖法、還是魔法

(2018-04-06 14:27:57) 下一個

最近村裏來了兩位數學老師,分別是奧數和珠心算,身為孩子家長,就不得不關注一下。奧數對我的孩子有些早,先緩一緩考慮。那麽珠心算是怎麽回事?穀歌、百度加維基了一番,有了一些大致的認識,現在來分享一下。

首先,什麽是珠心算?要說起它來,還真是傳統民粹。是由我們老祖宗的算盤的基礎上發展起來的一種速算方法,並且采用的方法也與傳統道家/佛家的修煉方式(起點修仙小說中的方式)相似。主要的方法是在心中觀想算盤(在頭腦裏形成算盤的形象),然後按照正常珠算的規則由個位運算開始觀想。不斷訓練,不斷熟練後,觀想的算盤會越來越大。由個位到十位、百位、千萬位甚至十幾位、幾十位多位同時運算。這樣理論上人腦將會達到,甚至超過計算機的運算速度。按照珠心算教育機構的介紹,如果長期訓練下來,不僅僅能夠提高計算速度,還能夠開發孩子潛能,培養注意力,手、腦、口、眼、耳的協調能力,和記憶力、空間想象力等等。

其次,珠心算的年齡要求,最好是4-6歲的學齡前兒童。理由是能夠提高孩子的潛能,為孩子正式學業打下一個很好的數學基礎。這一點是最要家長命的。你明明知道這是一個新興的教育方式,還沒有經過長期磨合,但是聽到廣告提到的諸多好處,你的孩子又恰恰處於接受這個教育的黃金年齡。你擁有為孩子選擇的權利,但由於擔心選擇的正確與否,真是操碎了心。

我們先看珠心算的背景。準確的說:珠心算不是政府行為(教育部組織策劃),不是公益行為(國家或者慈善團體資助的非盈利目的),而是企業行為,背後的利益鏈條我可以稍後介紹。但先不說商業化的教育就一定不好,好不好這個家長心中也會有一個標尺。

現實的情況:國內從2014年末開始,珠心算教育退燒,主要原因是基層教育工作者(國內得小學教師)的反饋。孩子們在各類幼兒園中接受了珠心算啟蒙,正是我們的基層教師們首先承接了這些孩子們的教育。這個具體情況也稍後介紹。

雖然我們的老祖宗發明了算盤,並且我們在沒有計算機之前也使用了大概上千年時間。但是珠心算實際上還是一種新的教育方式,畢竟老祖宗們也沒提到他們拋開算盤,直接在大腦中速算。對於一種新的事物,我們不能簡單地用好與不好來評價。至少要給它一段時間實踐,看看結果是好處多於壞處,還是相反。同時,由於珠心算的推廣是一種商業行為。商家為了推銷,常常會列舉出大量珠心算給孩子們帶來的好處。對於這些”好處“,我們應該這樣來看:將它們區分為”硬指標“和”軟指標“。”硬指標“是指能夠量化衡量珠心算幫助孩子提高了什麽能力;”軟指標“是珠心算能夠幫助孩子提高的”軟實力“,也是難以用量化來衡量的能力。按照廣告,珠心算的效果如下:

硬指標評價:提高計算速度

軟指標評價:開發潛能,培養孩子的注意力,手、腦、口、眼、耳的協調力,以及記憶力、空間想象能力與反應能力等

其次,我們家長還要看看珠心算是不是與國家統一教育大綱/方式緊密銜接。如果一個是魔法文明,另一個是科技文明,那怎麽也都銜接不上的。這個我們也要稍後分析。

第三,什麽年紀應該接受珠心算?4-6歲是人類孩子開始接受抽象思維,在智商上開始碾壓動物界的開始。至少從我家的角度出發,兒子4歲以後智力水平開始一天一天超過我家的金毛狗了。那麽,這個歲數接受珠心算是否合適?是不是應該更晚一些接觸?還是最好等到成年之後再學習?這些問題也要稍後討論。

下麵開始正是討論上述相關的疑問。首先,珠心算的範疇是算數,而非數學。這與背乘法99表沒什麽不同,它幫助我們能夠更快地進行四則運算。的確,掌握相近的速算方法的確有利於加快運算速度。我兒子掌握了乘法99表之後的確比班級裏的其他孩子解題速度要快(北美的孩子不要求背99表的)。但是,要說對乘法概念的理解和解釋,我兒子的程度與其他的孩子基本上沒什麽差別。而珠心算的操作裏麵,將5進位與10進位相結合,並且采用死記硬背的複雜的口訣和運珠規律(珠算的規則)。很難想象孩子們學習之後會對算數有更深入的理解。另外,4-6歲這個年齡段正是孩子對於數的概念開始發展的時期,幼兒對數字和算數的概念才剛剛接觸。如果說孩子在對加減運算的實際意義都沒有正確理解的基礎上,過早地就被灌輸這種抽象的計算法則,反而會使幼兒出現認知混亂的情況。

與國內數學教學不同的是,北美的數學教育從小學1年級起就是大量的應用題,像國內那種需要快速大量計算的題反而很少。對於這類題目,孩子最需要的是首先提高閱讀和理解的能力。我有時候聽到華人孩子數學成績低的情況,多半不是因為孩子不會解題,而是因為孩子沒有正確的理解題目的含義。隨著孩子長大,進入高年級後,數學課的學習就不再是簡單的加減乘除算數運算。那個時候數學涵蓋的內容就更廣泛了。在那個時期學習的關鍵在於邏輯推理,空間概念,抽象思維,等等等等,計算速度的快慢根本就不重要。

珠心算課程宣傳說能夠改善孩子的各項基本認知能力,比如數量推理,記憶力,專注力,而這些能力相比計算更重要,並且提到珠心算學的好的孩子理科一定學的好。這種“軟指標”實際上很難加以衡量。即便是有這樣的說法,說我的孩子學珠心算,結果理科成績比沒學的孩子高多少多少。但按照統計學中這個很有意思的幸存者偏差這個概念,隻能得出珠心算學的好和理科學的好有聯係,而不能得出因果關係。

珠心算宣傳學習過程中講究聽、看、撥、說,鍛煉了五感協調共用,使孩子的注意力高度集中。但是珠心算的學習過程會很枯燥,大部分時間就是枯燥的練習。周而複始,讓孩子很專注地去學難度頗高。所以說,珠心算能培養孩子的專注力,但也是因為過於要求專注,從而堅持下來的孩子並不多。

珠心算還有另外一個很重要的負麵影響,就是影響孩子邏輯思維的成長。一個孩子的邏輯思維對將來的學習和工作、生活,有著巨大的作用,邏輯思維在正常的學習和生活思維中的比重和作用,遠遠大於計算能力。而珠心算本身是一種隻關注計算結果,不關心計算過程和為什麽的技巧。一旦孩子因為學習珠心算而形成寧願知其然,而不願知其所以然的習慣,實際上會因小失大。思維是多方麵的,為提高一點點計算能力,嚴重影響孩子邏輯思維的成長,得不償失。

以下是節選幾位家長對孩子學習珠心算之後的感想:

  一至三年級的數學題目都很簡單,演算量很小,孩子數學計算都能比較快地完成。可是隨著孩子長大,上到四年級後,數學題目的步驟和計算日益複雜的時候,我發現孩子出錯率開始上升。我尋找其中的原因,發現孩子有個不好的習慣,很少在演草紙上筆算,大部分用心算,步驟少的題目尚可,稍微複雜的題目就容易出錯。心算對付小學三年級以前的加減乘除還可以,小學五六年級的分式以及方程的計算都是需要筆算完成。但是孩子做題喜歡用心算,不願意動筆演算的習慣在珠心算學習時形成了,嚴重影響了孩子數學的學習。為此,開始矯正孩子心算數學題的毛病。此時,我才體會到珠心算的影響,由於孩子是在幼兒啟蒙階段接受的珠心算的培訓,可謂是印象深刻,加上一到三年級的固化,孩子做計算題心算的習慣早已是根深蒂固,此時再去改正,真是難上加難。

現在有一部分上過珠心算的家長痛心疾首,因為他們已嚐到不可逆轉的後果了。因為他們發現 孩子在此“學業”完成後,孩子對簡單的3+5都不能脫口而出了,而是必須要用珠心算所要求的步驟才能作出,本身人的思維往高級發展是抽象思維,結果弄的孩 子隻能停留在具象思維的階段了,不具象就不會!可悲啊!如果這個趨勢不停下來,會害了多少孩子啊

一位小學老師介紹,班裏的不少學過珠心算的孩子,他們做數學題的時候,一定要兩手做出撥算盤珠子的動作,才能得出答案,離開了這種姿勢,連最簡單的算術題他們都不會做。

最後談一下珠心算背後的利益鏈條。首先,要想成為珠心算的合格教師,得首先考取中國珠算協會(簡稱珠心協)的認證。這個認證是珠心協和其它幾家商業教育機構共同組織的,前些年的新聞中總能見到它們的廣告,但15年以後都偃旗息鼓了。其次,獲得認證的教師一般會掛靠到當地的幼兒園進行授課,教材和相關教具都需要向珠心協購買。當珠心算教學規模達到一定人數,教師可以向珠心協申請當地的特許加盟權,這樣就可以壟斷本地的珠心算學員。但規模擴大之後,新的師資力量和資源一樣還需要獲得珠心協的認證。所以,教師資格認證費、培訓費、學員的資料費、門店加盟費等等就構成了珠心算背後的組織機構的主要收入來源(其它收入還包括珠心協舉辦比賽的收入、廣告收入、讚助收入等等)。

作者保留版權

[ 打印 ]
閱讀 ()評論 (0)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