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很多來美留學的華人來說,從有了家庭以後的到孩子長成之前的人生,是一生中最辛苦的階段。首先是為了學位為事業,夜以繼日的做試驗做分析做論文。畢業以後,為了家庭為了生存,要奮力地拚搏在職場,遊走在找工作和準備找工作的不確定周期之中。即使工作再忙,為了孩子,也要疲憊地帶著孩子往返於學校,球場,考場,泳池,和孩子參加的各種活動場所。有時候會問自己,這真就是我想要的生活嗎?
就像人們在感歎的那樣,“走著走著,就忘記了出發時的初衷”。其實,這不是不為,而這種“忘了我是誰”的疲於奔命,實在是工薪階層現實生活的無奈啊! 回顧人生一路走來的起起伏伏,不能說是驚濤駭浪,但也常常是在風風雨雨中度過的吧。日子就是這樣的過,但日子一定要過得有盼望。因為,隻要熬過了這個人生起伏跌宕的階段,就會迎來雨後斜陽,晚霞絢麗的好日子。
什麽時候才算是好日子?當孩子獨立了,自己也已經財務自由了,不再需要為衣食住行的費用操心了, 而且體力和智力都還是處於很好的狀態的時候,那就是人生的好日子了。可以說,55 - 75歲就是人生的黃金時段。
首先,對大部分人來說,這個年齡已過了人生最辛勞的階段。孩子基本上已經大學畢業工作了,至少過了需要很多照顧的年齡。而工作上,基本上已經達到了所在層次的高峰。不必要為職稱晉升奮力拚搏。也許正盼著公司把自己炒了,領幾個月的辭退金,拿兩年的失業救濟,就等正式退休的年齡了。所以,這個年齡段的人,心態平穩,對生活滿意度高。
其次,這個年齡段的人,經濟收入多且比較穩定。穩定的收入可以提供物質手段去享受自己所鍾愛的事情,不管是追尋童年的夢想,還是修補青春的遺憾。可以去藝海拾貝,可以在史林攬勝,可以玩音樂,可以玩書畫。還有足夠的精力,可以倘佯於山水之間,獵奇在市坊之中。
要把握好這20來年的黃金歲月,最重要的就是健康的身體。身體健康就會讓自己體會到還很年輕,大腦還能夠接受新鮮的事物,也願意學習新技術新技能。人的體力到三十多歲後開始下降,但人的智力卻仍在發展,可以持續到70歲以上。玩腦筋急轉彎,可能玩不過小年青。但考慮問題的周到和精細絕對勝過年輕人。要把握好這20來年的黃金歲月,對子女的生活也必須要有清醒的認識。子女長大了有自己的生活,這是人生的規律。生兒育女。那是他們的人生,也是他們的責任,家長沒必要去越俎代庖。
子曰: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順,七 十而從心隨欲,不逾矩。這裏的“從心所欲,不逾矩”就是“想做的,就去做,不會出乎規矩。”比如說,想吃什麽,趁現在還有胃口,就去吃吧,隻要不暴飲暴食,就別管它體重,血壓,膽固醇。想做什麽,趁現在還有時間,還有能力,就去做吧!不要太在意別人的目光和想法。想到什麽地方去看看,趁現在還有體力,還有財力,就應該到處去走走。不要在走不動的時候留下想去而沒有去成的遺憾。總之,在人生的黃金時段,想做什麽,隻要自己還有這個能力,全都不必節省。
人類學家認為,和其他動物相比,人有十種獨特的生物特徵。其中之一是,大部分其它動物過了生育的年齡,很快就死亡了,而人在生育年齡過後,生命的旅程還很長。要理解這是造物主的美意,要明白花前月下的浪漫和年齡無關。懂你的人才最暖,陪你的人才是伴。不是每個人都能坦誠相見,對的人才能讓你笑得燦爛。不是每顆心都能相互取暖,真的心才能讓你盼望永遠。扣開一顆心的門環,不是依仗一時的激情,而是依賴長久的深情。
所以,珍惜55 – 75 這一段頗長的黃金時段。如果注意保養,適度地鍛煉,好好把握,完全可以把這段黃金年齡延至80歲乃至90歲。
看到第一句,俺心中竊喜,俺剛剛進入“黃金時段”不久。看完第二句,俺從“竊喜”轉成了失望,在作者看來,一旦人生進入55歲以後的階段,直至老死,人生處處是“黃金”。too good to be true·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