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是女兒在美國小學上六年級的時候。有一天放學回家,帶回一個學校要開家長會的通知。女兒告訴貓爸,老師說了,家長必須出席。
這可是不容易,孩子在美國小學呆了三年多了,這是第一次開家長會,本貓當然要認真對待。我在腦海裏習慣性地整理了一下對女兒成長中遇到的一些問題的看法,特別是歸納了一些我對女兒到美國後在文化衝突下麵臨的一些特殊問題。心想,開家長會時,見了女兒老師,免不了要分析一下孩子的問題。我要爭取主動,對孩子的剖析包括向老師請教的問題都要有的放矢,別讓美國人覺得我們中國人對孩子不關心、不重視,也別讓他們覺得我們中國人到了美國的地麵上就不懂教育了。要知道本貓在中國也是個稱職的老師啊。
開家長會的那天,特地帶上了筆記本,這應該是在中國養成的習慣。在中國,開家長會的時候,老師講的話,家長都要記在本子上,爭取一字不漏。以便回家準確傳達給孩子。那天晚上,本貓提前下班趕到了孩子的學校,走進會議室一看,氣氛有些別樣。會議室裏又是氣球又是彩帶的,倒像是開聯歡會。這是要開家長會嗎?
班主任泰勒女士已經在會議室裏等候了,忙得不可開交。見到每一個孩子的家長進來,都是帶著微笑,一陣寒暄。人來得差不多了,班主任走到前麵,宣布會議開始。這時我才發現,孩子們也和家長坐在一個會議室裏,而且老師也絲毫沒有讓孩子們“退場”的意思。我有些不解,這不是家長會嗎?怎麽也讓孩子在這裏呆著!一會兒要是談起孩子們成長中的問題,難道就讓他們當麵聽著嗎?美國人不是尊重所有的個人包括孩子的人格與隱私嗎?
泰勒老師向大家問好後,帶著幾分神秘說:“今天對在座的孩子們的家長,可能是一個不同尋常的日子。因為我們為你們準備了一個特別的禮物。確切地說,為你們送上這個禮物的不是我們這些教師,而是你們的孩子!”
孩子們此時也交頭接耳,嗡嗡地議論起來。泰勒女士說:“孩子們,請不要吃驚,你們當然也不知道這個禮物是什麽,因為兩小時前,我們剛剛把它從一個遙遠的地方取回來。但是,確實是你們創造了它。” 她向一位站在旁邊的老師示意,這位老師轉身走出會議室,從外麵推進一個有輪子的小桌,上麵是彩色的綢布覆蓋著的一個四四方方的大方塊兒。泰勒女士走上去輕輕地掀開了綢布,展現在人們眼前的是擺放得整整齊齊的一大摞新書。
麵對著人們驚詫的目光,泰勒女士很得意地說:“這個學期,我們講授了英文詩歌的寫作,我讓孩子們試著寫了一些詩,這些詩感動了我,也感動了我的同事們,於是我們決定把它們匯集起來,印成這本詩集。我想,這可能是你們的孩子們人生的第一部詩歌作品,是他們人生的第一部著作,請各位閱讀吧。你們會比我更為孩子們的才能驕傲!因為是你們養育了他們。”
一瞬間,會議室鴉雀無聲,所有的家長幾乎不敢相信班主任的話。這太出乎意料了!我們的孩子,眼前這些小學生,竟然寫了詩,還印成了書!漸漸地,人們開始騷動起來,幾位西服革履的家長已經沒有了來時的矜持,紛紛站起身來,迫不急待地要看那些書了。孩子們更是喧聲一片。
老師們把書一本一本發給了家長。我也拿到一本,打開目錄,很快看到了女兒的兩篇作品。我一遍遍讀著女兒寫的詩,刹那間似乎對孩子有一種陌生的感覺,這種感覺非常複雜,先是感歎,但是很快就被一種自責的心緒籠罩了。我自認為平日對孩子不僅是很了解,而且是很關注的。 來美國之前,我是職業教師,平日就是與學生打交道的,我一直相信自己很了解女兒。但看了女兒的詩以後,我發現我錯了。
我也十分驚異女兒對英文詩歌韻律的掌握。看著女兒寫的詩,我不禁問自己:我真的知道孩子正在發生的變化嗎?我真的了解自己的女兒嗎?捧著這本孩子們寫成的“書”,我內心充滿了感動!這本書裏不僅有女兒此生第一次印刷成書籍的英文詩作,而且記載著女兒到了美國後最初的成長曆程,也是美國小學教育不同凡響之處的一個實證。
當老師們推出一個巨大的蛋糕為孩子們祝賀時,會場上的氣氛更加熱烈。一些美國的家長們忘情地親吻著自己的孩子,好像是剛剛看到孩子從遠方歸來似的。顯然,不少家長和我一樣,被震撼了,被感動了,我們可能真是在這一個晚上,重新認識了自己的孩子。孩子們也顯得很興奮,他們都神采飛揚地聚在一起,侃侃而談,笑聲不斷,顯然他們也在為自己驕傲。
當家長們想多要一本書的時候,才知道這書是老師們自費印刷的。為了支持老師們今後能多有這樣的活動,家長們都紛紛捐款。這種由感動而起的自發捐款,是家長們對老師感謝的最好表示。
(未完待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