費城加菲貓

喜歡逍遙自在的碼字,興趣廣泛,常常有感而發,並不拘泥於什麽主題。
個人資料
費城加菲貓 (熱門博主)
  • 博客訪問:
正文

貓言無忌:“中國男人的家庭困境”之貓見

(2016-05-04 15:23:58) 下一個

看到中國大媽從廣場舞開始,走向世界狂買黃金,掃蕩全球奢侈品市場,名揚全球。網上有人在問,中國大爺哪裏去了?令本貓也是感慨不已。仔細觀察一下現在的中國社會,成家的男人們在家庭生活裏麵普遍處在一個很令人困惑的處境:缺席的父親和退出家庭的男人。

有緣分的青年男女會組成家庭。當一個家庭有了孩子以後,女性的心理重心很自然會轉移到了家庭和孩子身上。家庭裏的女人和孩子,都需要男人的包容。由於父教的缺失,在中國幾乎看不到男人的榜樣形象。很多男人在成家以後,他們並沒有學會怎樣停留在家庭中,做一個包容的男人,包容女人和孩子。

女人是感性的情緒化動物,男人是比較邏輯理性化的動物。促使中國男人竭力躲避家庭壓力的另一個根本原因,是因為中國的已婚女性會認為丈夫有責任和義務承擔她們的情緒。這樣一來,中國的男人就無法在家庭中和女人的關係中做一個自己。小時候,是要圍著媽媽的情緒轉,成年之後要圍著老婆的情緒轉。大家對小品裏的那種男人“跪搓衣板”的情節似乎早已是司空見慣的了。

中國家庭多是女人在家裏肆意表達自己的情緒,而男人要承擔女人的情緒。這形成了一種詭異的現象:中國社會的主體似乎是男人,但是在家庭中,女人的情緒占一種強烈的主導地位。於是,男人就會想各種各樣的辦法逃離這種家庭壓力,並不是一種男人能力上的弱,而是他逃走了。

隻要家庭成為女人情緒占主導的狀況,女人情緒很激烈,就很容易會導致男人的逃走。妻子的情緒化會讓男人重溫幼時被母親的情緒吞沒的創傷。所以選擇逃走,逃走的方式可以是工作,業餘愛好,或者其他女人。男人更容易使用邏輯和社會成就活著,一個男人如果可以在家庭外麵證明自己,有自己的事業,那麽他們就會更多地在外麵活動。

男人逃離了,孩子隻能去承接母親的情緒。孩子不能做自己,要做母親情緒的容器,這會在孩子的成長過程中造成巨大的心理陰影。女孩長大後很可能會潛移默化的變成一個情緒化的女人,而男孩也很可能會不由自主的在家庭壓力麵前選擇逃離。這應該是一個可能的惡性循環。

其實,無論對男人女人來說,學會情緒的表達都很重要,但情緒表達不意味著別人要為自己的情緒負責任。如果女人不再肆意的發泄自己的情緒,如果男人也能真實地表達情緒,事情就會不同。如果男人不僅能真實表達情緒,甚至能主動表達愛,事情就會非常不一樣。

如果男人覺得自己為家庭賺錢了,在家庭中就應該有地位,是一種非常單線條的思維。在家庭中發揮作用的還是情感的溝通,如果沒有情感上的溝通,即使你賺錢了,仍然可能是一個缺席的父親。現在缺席,老了就會被忽視,很正常的。

在退休之前,男人可以在社會體係中串聯,在權力體係中串聯,而女人除了在社會體係中串聯以外,往往還在家庭的體係中用情感串聯。對於一般的中國男人,在退休以後,當他不再靠邏輯和權力構建一個係統,他就成了一個孤家寡人。家庭從來就不是男人的戰場,他不向家庭投注能量,自然最後也得不到反饋。從男人自己來說,逃走是合理的。從老婆和孩子的角度講,忽視他也是合理的。這是雙重的。

有些中國男人是他們自己在不停的退出家庭,等到了老年,就退到了被邊緣化的地步。對家庭也沒有興趣了,他們邊緣化的生活方式隻能是看報紙,玩電腦,玩手機,養魚養鳥,或者炒股。總之,是活在一個單調的世界裏。

要回答前麵的問題“中國大爺哪裏去了”?答案是,中國大爺哪裏也沒有去。中國男人在晚年都會越來越沉默。他們出生時被寄予的厚望,其實並不存在。老了以後,厚望退去,他們就成了空殼。有的中國男人會去追求一種“孤獨成聖”,這是一種很美好的說法,但確實很孤獨。而且不管他在外部世界得到的成就和評價如何,他對家庭的情感貢獻都是很差的,而中國文化似乎一直都在美化這一點。

基督徒很喜歡引用《聖經•新約》裏“哥林多前書”11章3節的經文,“男人是為女人的頭”。但問題是,如何能讓男人擔當得起這個頭呢?男人啊,從年輕的時候起就應該開始注意,除了在事業上的拚搏之外,還需要在家庭生活中不斷的自我修煉,才能擺脫這種慢慢而來的“家庭困境”。

 

[ 打印 ]
閱讀 ()評論 (6)
評論
閻立華 回複 悄悄話 很棒的一個選題,寫得也透!
思路高歌 回複 悄悄話 最後的口號很好,但現實尚無解。
荔枝100 回複 悄悄話 西方國家的男人也這樣,比女人早幾年退出生活舞台。
linmiu 回複 悄悄話 非常棒的一篇文章,確實是中國社會的一個現象。
壽司愛熊貓 回複 悄悄話 很有見地和思想。
藍天白雲915LQB 回複 悄悄話 很好的題目,文城的男人們,你們憋一肚子火,女人都欺負你們,包括秋遠這個男人也欺負,快點出來吐吐苦水,有利身體健康。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