個人資料
正文

轉發“我所熟悉的蕭光琰一家” --- 一位老同學的隨筆

(2025-05-14 07:46:16) 下一個

隨筆,有感而發 ... ... 

最近,朋友發給我幾個視頻。

視頻一,是穆旦的人生傳奇經曆。在騰衝滇緬抗戰紀念館中記敘的著中國遠征軍曆經九死一生走出野人山的故事,其幸運兒中就有穆旦這位著名的詩人。

視頻二,有關蕭光琰的人生經曆。

視頻三,陳紹禮的故事。

當年,這批勇敢堅強的知識精英接受了周恩來的熱情邀請,懷揣一腔報國熱情回國奉獻,而不幸的是,他們都遭遇了不公待遇,經曆了被誣陷整肅的厄運。

蕭光琰和陳紹禮都是我從小就熟知的父輩的朋友。

我的父親在1946年從上海聖約翰大學化學係畢業後赴美留學,1950年在美國取得紡織學碩士學位後懷著一顆真誠的愛國之心和為國效力的滿腔熱血回國工作。當時父親可以留在北京的紡織部工作,但他卻選擇了中國科學院大連化物所,同期回國的多位留學人員包括我母親的閨密俞維樂和陳紹禮夫婦以及後來回國的蕭光琰夫婦,他們當年都是大連化物所的同事。

我母親與父親是大學同係校友,經閨密介紹與父親結婚,放棄了上海優厚待遇的工作,懷著勵誌成為新中國第一代女科學家的夢想與父親一起赴東北工作,當時父親26歲母親24歲。兩年後他們被調到沈陽化工研究院從事染料科研工作,這一幹就是30年。東北氣候寒冷,生活條件很艱苦,別說與美國相比就是與上海相比都不可同日而語。為了國家的科研事業,他們克服了許多生活上的困難。

然而,嚴酷的政治環境卻令其心灰意冷。1957年父親單位有多位老資格高知都被打成右派,當時的右派是有名額的,父親由於年輕而幸免於難。但卻未能逃過文革這一劫,戴高帽塗黑手遊街挨鬥,被抄家關牛棚挨打,數次被迫搬家,由兩間房並為一間。由樓房趕到8平米的平房,無煤氣和自來水,點爐子生火取暖做飯,到院裏上公廁。最後全家被趕到黑山縣的農村落戶三年,在鄉下得以殘存苟活。

而父母當年在大連的好友兼鄰居蕭光琰一家卻沒能躲過這場浩劫,一家三口全部自殺身亡。

我父母在大連工作期間與蕭光琰一家同住一幢日本小樓的二樓,父母調走後我姑姑家又與其為鄰。一樓住了另一對老夫婦。後來聽說蕭家自殺後,一樓的老夫婦被戴上莫須有的罪名而遊街示眾,因不堪受辱而雙雙上吊自殺。我姑姑夫婦因與蕭家關係密切而受牽連,被下放到莊河縣勞動改造。至此那幢大連勞動公園附近在葵英街上的日本小樓成了鬼樓!現在這幢小樓也許早已不複存在了吧?

我永遠無法忘懷的是1967年夏,與往年一樣,去大連我的姑姑家渡過暑假,鄰居蕭伯伯(蕭光琰)的女兒蕭洛蓮,是我的玩伴,我叫她洛洛,她叫我慧慧,我們相互之間都是以小名相稱,既方便又親切。洛洛是個非常漂亮的女孩,圓圓的臉上鑲嵌著一對水靈靈的大眼睛,端莊秀麗,她那稚嫩的臉龐透出早熟,長得非常像她帥氣的父親。她當時13歲,大我兩歲,卻像個大姐姐一樣帶著我到處玩。有時去她父親的魚友家換魚,洛洛家有幾個魚缸,我們常常一起觀看自由自在遊來遊去的不同顏色的魚兒,洛洛會給我介紹每一種魚兒的名字和習性;她常帶我到她母親(甄素輝 - 音譯)任教的海運學院去遊泳,有時也去海邊遊泳。洛洛身體很健壯,水性非常好,絕對是遊泳高手。而我則是隻小旱鴨子,她讓我坐在黑色膠皮遊泳圈中,拉著我遊的很遠,直到她母親和我姑姑在岸邊高聲急呼,她才肯推著我遊回來。她的膽子是真夠大的,遇到漩渦急流怎麽辦?真是初生牛犢不怕虎呀!我們每天除了晚上睡覺就連吃飯都黏在一起,不是在她家吃,就是在我姑姑家吃。對我們這兩個小女孩來說那是一段多麽幸福美好的夏日時光啊!暑假結束前,她帶我去了照相館,我們拍了一張合影,她又送給我一張她的照片。至今我還保留著這兩張照片,萬萬沒有想到這竟是最後的訣別。

我們小孩子全然不知當時的文革在大人當中蘊育著一場重大的災難!萬沒料到一年後的1968年冬天她全家竟慘死於無產階級文化大文革那場浩劫!後來聽我姑姑哭述慘劇的經過:蕭光琰博士回國後曆次運動都挨整,因此患上神經衰弱疾病,每天要靠安眠藥助眠。文革時,他被關進牛棚後,遭到造反派用帶銅頭的三角帶多次毒打以致精神恍忽,他時常念叨著:“共產黨是給出路的…” 。他進牛棚時所帶的安眠藥一直未吃,直到第40天時他實在無法忍受這種非人的肉體折磨和心靈的屈辱,一口氣吞下所有的安眠藥,結束了他48歲年輕的生命。

對於知識分子這一年齡段正是出科研成果的黃金年齡。而中國的大批知識精英正是在那動亂年代殞命的。

蕭光琰走後單位通知其正在農場勞動改造的妻子,她不敢流淚,隻能將淚水吞到肚裏。她請求回家看看獨自生活的14歲的女兒。當晚母女倆一起包了頓餃子,女兒享著歌曲,生活似乎照常,顯出一付若無其事悠哉的樣子。與母親一同回來的還有一位身穿綠軍裝挽著袖子的“女看守”,那是海運學院專門派來監視她母親行動的,以防逃跑,她睡在外間,以便於監視。到了第二天早晨9點時,洛洛和媽媽的臥室裏沒有一點動靜,“女看守”啪啪的敲門,也沒有一點兒回應。最後找單位派人破門而入。

臥室的床上,隻見娘倆緊抱在一起,早已無任何生命跡像。母親的嘴唇已咬出血,在那絕望的時刻她們竟不敢哭出聲音!

後經屍檢發現女兒的胃裏安眠藥已消化殆盡而母親的胃裏仍有殘留藥物。

結果是這樣判定的:女兒先吃了她父親留在家裏的安眠藥,夜裏出現藥物反應時被母親發現,在萬般絕望之下,這位美麗善良的母親也吞下剩餘的藥片把最最親愛的寶貝女兒緊緊的摟在懷裏,共赴黃泉之路 … …                                                                                                                                                       

據洛洛的一位同學好友回憶:自盡前她送給這位同學好友一張照片,背麵寫著:“永久的留念”。 可見聰明早熟的她當時已經下決心赴死。

洛洛與父親感情很好,是父親的小棉襖,更是父親和母親的掌上明珠。她根本就不相信父親有罪,更不是畏罪自殺!父親是被逼的走投無路,忍受不了無盡的政治運動,無休止的審訊,人格的踐踏和那滅絕人性的肉體上的毒打傷害。做為一名特務 叛國分子而畏罪自殺的女兒,可憐的小洛洛,永遠失去了父愛,如何活下去?她斷然決定隨父而去。畢竟,她隻是個14歲的小姑娘,一朵含苞待放的花兒啊,哪會懂得時代終會變化的,那些活下來的人終能笑到最後的道理?!

令人詭異不解的是:蕭光琰喜歡的幾缸美麗的熱帶魚在他離世的當晚全部隨他而去,也許動物與人心靈相通,它們甘願為主人殉葬吧?

如果洛洛能活到今天也已71歲了,文革後她定會考上大學,或許我們會在同一所大學成為同學?相信畢業後她一定會去美國留學,因為她父母的多位親人都生活在那裏。她會結婚生子過上幸福美滿的人生… … 。可惜當初的一念之差造成如此慘烈的悲劇!假如她沒有先行自殺,她母親為了撫養年幼的女兒也不至於為丈夫殉情。至今我仍清晰的記得她父親帶著一副金絲邊眼鏡那張儒雅而和藹可親的麵容。她母親是美藉華人二代,她跟丈夫來中國時不會講漢語,一直在大連海運學院教英語,我記得她的漢語是外國口音。我家過去有一張我父親與美國親戚朋友們的合照,她也在其中,她的容貌秀美而優雅,是那種大家閨秀,文化底蘊十足的美女。

蕭光琰一家三口人走後造反派將他家的地板全部撬開,挖地三尺要尋找蕭家的美國特務證據,當然是無果而終。文革後期蕭光琰的哥哥從美國回國探親,單位竟謊告親屬:蕭光琰的全家因車禍死亡。那屍骨呢?為何一家三口的屍骨無存?為了搞清事實的真相,蕭的哥哥一直找到國務院的周總理,單位才不得不上報此事。文革後蕭光琰雖能得到平反,但一代知識精英就這樣無辜受陷殞命,這種損失是永遠無法彌補的!

陳紹禮先生也是與父親同期留美歸國的化學家,他的夫人俞惟樂女士是我母親的閨蜜。他們夫婦後來調到中國科學院蘭州分院工作,文革期間陳先生不堪受辱上吊自殺。而俞阿姨在逆境中一直堅持工作,頑強的生活,改開後她成為受人尊敬的女科學家,還成為政協委員並得到應有的尊重。她的女兒後來赴美留學工作,在美國組建了美滿的家庭,生活的很幸福。而洛洛卻在十四歲時給自已的人生畫上了句號,多麽鮮明的對照!

蕭光琰先生是中國石油化工行業的科研先驅,他的事跡在網上有大量報道,願國人能記住他為中國石油化工事業所做的無私奉獻。

多年後每當我回顧那段往事都會淚流滿麵,心痛不已… … ,這是我在兒時親身經曆和發生在我身邊的真真實實慘劇!

但願活著的人能牢記這慘痛的曆史教訓,讓文革的悲劇不再重演!

就以這段隨筆來紀念我兒時的好友洛洛姐姐吧。

寫於洛洛離去57年後的今天,願她的靈魂永生!

 

 

 

 

[ 打印 ]
閱讀 ()評論 (2)
評論
Lazyman8064 回複 悄悄話 始作俑者還一直在那裏
btpine 回複 悄悄話 但願活著的人能牢記這慘痛的曆史教訓,讓文革的悲劇不再重演!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