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文革經曆:走出陰影(6)鄉村的學校

(2017-12-05 07:05:09) 下一個

走出陰影 ( 六 ) 鄉村的學校 

 

我們這個屯子是個有兩千多人口的大屯子,分東磚台和西磚台兩個大隊,各有八個小隊,我家是東磚台大隊第一小隊。兩個大隊的孩子都在這屯子裏的小學讀書。學校就位於兩個大隊分界的地方。學校的院子挺大的,一排小平房有六個教室,一個年級一個,另外還有兩間是老師們的辦公室。

我的老師是一位30歲的單身女教師,她的聲音非常清脆,好聽極了,她的黑板書更是漂亮,那一手好字真不知她練了多少年!不僅僅是這些,女老師性格溫柔,從不見她對誰發脾氣,對每一個學生都非常的耐心。真是太難得在這樣的小地方會幸運的遇上這麽好的鄉村女教師!後來家訪時她告訴母親,她是縣裏師範學校的畢業生,下放到老家的,和單身的姐姐姐倆相依為命。

我讀小學的高年級,學校一直都想組織個文藝隊,隻是苦於沒有人才。我出現在這所小學後,在老師的要求下,馬上就成立了文藝隊即:毛澤東思想宣傳隊。

   ( 圖片來自網絡)就是這樣在教室裏練習的

我身兼“多職”:導演,編劇,主演,指揮,獨奏,哈哈,我那點本事全用上了!我們排練了舞蹈“在北京的金山上”,還有表演唱,快板書等等,農村孩子都沒有過這種經曆,現在有人教了,他們非常認真的學習排練,都是孩子,學什麽都快,我訓練了大家一個月後,我們就開始正式去各個小隊給貧下中農老鄉們巡回慰問演出了。鄉親們特別的高興,老老少少全都去隊部看,因為我們小演員中有他們家的孩子,他們無比的自豪,自家的小隊看完了,還要問我們明天去哪個生產隊演出,他們還會跟著去別的小隊看的。農村也真的是沒有什麽熱鬧,沒有電,連收音機都無法聽,我下鄉後的第二個月,才全部通上電燈。

四個月後,我就小學畢業了,我們全班集體列隊去了公社的中學報到。

農村孩子上學也是不容易的,第一天報到時全班二十多人,一個不少,等一切都安排就緒了,正式上課時卻隻有不到一半的學生上課,其餘的都回鄉務農了。農村的觀念是,認識字能讀報紙,會寫信就挺好的了,讀的再多也要回去種地,種地不需要太多的文化。中學是四年製,因為學製要縮短,所以四年讀下來就算是高中畢業了。有的同學堅持不到畢業,中途退學的也不少,最開始的時候,我們年級有四個班,到畢業時已經合並到一個班了。我們從小學一起來的同班同學能堅持到畢業的所剩無幾,可就是這“所剩無幾”在高考恢複之後全部都考上了大、中專院校,真的是沒有愧對這四年的苦讀書,徹底的改變了人生。後來知道,農村的學校沒有像城裏的學校那樣參與很多的政治運動,所以文化課要比城裏學的多,這對我們這些下放的子女來說也是有失有得吧。

我們學校原來是縣所屬的第五中學,後來權利下放到公社一級,就改成了青堆子公社中學。學校的師資力量是很雄厚的,都是有學曆的師專以上畢業或下放的大學生,後來還有老高三的下鄉知青,他們是十七年修正主義教育路線培養出來的學生,水平很高,我們很幸運有這麽多的好老師。

學生都是來自以學校為中心的方圓十五裏之內的幾個公社。學生的素質應該說是很不錯的,不僅僅是文化課學習,我們也是德智體全麵發展的。我們有各種體育運動,籃、排、乒乓球隊,經常有比賽活動;我們還有文藝隊,中學的文藝隊級別可比小學的高級不知多少倍了:一個不小的樂隊,樂器種類很多,一部分是我們下放戶和五七幹部下放子女,也有不少的農家才子和才女;還有一個陣容不小的演員隊,唱歌跳舞之類的。其中有幾個是多麵手,前台、後台那裏需要哪裏去,我就是其中一個。

學校有一個大禮堂,我們下課後就在那裏排練,經常是樂手們拿起樂器一開始轉軸撥弦,吱吱嘎嘎、叮叮咚咚的以手風琴為準調弦兒,還沒等演練任何曲子,就已經招來很多同學圍觀,看得出,他們是很羨慕我們的。學校的文、體隊應該是學生中的最高級別、最高榮譽、也是最值得驕傲的團體。我們都深愛這個團體,即是我們的愛好,也有我們的樂趣所在,而且各年級學生都有,大家在一起,吹打彈拉又舞又唱的,充實了我們在艱苦環境下的生活。演出忙的時候,我們就住宿在學校,交結了更多的不同年齡的朋友,鍛煉了在集體活動中的互相配合、互相支持的團隊精神。

我們除了在學校演出,還會去各個公社以及大隊去演出。我們的“級別”比較高,是不會下到小隊一級去演出的。通常,大隊會專門為我們的演出搭台子,全屯子的男女老幼都會提前帶著小板凳等在台前,這也算是屯子裏比較大的娛樂活動了。

每次下去演出,大隊都會派幾輛大馬車接送我們。我們這些十幾歲的孩子們坐在大馬車上那個高興呀,一路歌聲、一路笑語。我們還會享受一頓大豆腐燉白菜配大米飯的美餐,在那困難的時期,能有這樣的一頓飽飯吃,我們肯定會使出渾身的解數好好給鄉親們表演的。

這段學生時代的經曆是十分難忘的,我隻是好學生之一,大多數的學生都很優秀,所以高考恢複後,我們學校的升學率是很高的。那時的老師都是非常樸實的,對待我們學生也是真誠和耐心的,他們盡最大的努力把我們教好、教會,這是我們學生能從內心感受到的,真的,至今,還有老高三的知青留在了那裏,為了農村的教育事業貢獻了不僅是青春而是畢生的精力,他們永遠都是我們最尊敬的老師,是我們在人生道路走向成功的引領者。

 

 

[ 打印 ]
閱讀 ()評論 (5)
評論
流浪北美的螞蟻 回複 悄悄話 從學校校舍和老師,學生素質上可以看出,你們那裏的農村比山東的確富裕不少,要不山東人怎麽老往東北跑呢。
流浪北美的螞蟻 回複 悄悄話 一直沒看出來你講的樂器是哪一種? 琵琶還是中圓?還有,你會打快板嗎?
澤文H 回複 悄悄話 你很幸運,在農村,而且是在那個教育很不正常的年代遇上了這麽一些好的老師,從此打下了良好的基礎。那時代,即使在大城市如我生活的成都,學校裏麵的教學也很不正常。 這是冥冥之中上蒼給你的惠顧。
心之初 回複 悄悄話 滿懷激情迎“九大”A,我們放聲來歌唱。唱完就上了中學。
霧裏一農夫 回複 悄悄話 70年代初省內各縣起用大量知青到小中學任教,初中知青教小學高中知青教中學,大學生知青教書要略早一些。彼時錦師因無正常招生,即為各縣培養師資開設為期八到十個月的各科短訓班,選拔知青,哪來哪去。故當年有些出色的中學師資。
寫得挺好。讚。繼續關注。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