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月中以來,溫哥華變成了雨哥華,綿綿不絕的秋雨下個不停,甚至創造了十一月份的連續下雨記錄,我們的健行活動也因此停頓了許久。進入十二月,隨著天氣變冷,下雨變成了下雪,整個城市化身為一切白茫茫的雪野,這樣反而可以開始另一種健行活動:雪鞋健行。
雪鞋健行,就是穿上特別加寬加長加上冰爪的雪鞋在滿布積雪的雪山上徒步。一到十二月份,溫哥華北邊的幾座雪山在開放滑雪的同時,也會開放雪鞋健行步道。今次我們走的便是位於Cypress山上的Holleyburn步道。
在零下10度嚴寒下徒步8公裏,爬高460米登上海拔1326米的Hollyburn山頂,對體能意誌都是一次大的考驗。當然一開始我們都沒想太多,隻是覺得十分興奮而已。穿上雪鞋,踏上步道才走了沒多久,便發覺穿得太多了。原來看見天氣預報那可怕的低溫,大家都做足了禦寒準備,而這準備也太充分了,結果沒走幾步,身子一熱,便陸續開始脫衣了。
雖然很冷,來健行的人還是不少的。步道上豎起了兩三米高的竹竿,很清晰地指示著方向。不過聽說有時雪大的時候,連竹竿都淹沒了。步道兩邊的樹木都披上了厚厚的白雪,稍矮的小樹更是連樹的模樣都看不出來了,活生生的變成了一個個雪雕。許多小樹的樹頂壓彎了,就如同低著頭戴著披風的隱者,向不畏嚴寒的我們行著注目禮。雪地也是起伏不定的,形成了優美的弧線和形狀。當然,這美麗的景色裏也是危險處處的。記得有次隨一個資深向導進行雪鞋健行時,向導便介紹了許多注意的地方,譬如樹冠下形成的樹洞、薄冰下的河流等等,在美麗白雪掩蓋下,一不小心陷進去就十分危險。所以一般人最好還是沿著步道而行,不要貿然深入到積雪很深的森林裏麵。
路上見到也有不穿雪鞋而在登山鞋上加上冰爪的,這樣行動較為便捷些,但遇到積雪深的地方,還是雪鞋穩妥些。我曾見不少腳印都是沒膝的,可以想象那些人行走的情景。當然,穿著好幾磅重的雪鞋走還是有些笨拙,就如企鵝行路,也會費力多些,特別是後退更需小心,不抬起腳的話很容易絆倒。一般雪鞋有好幾種尺寸大小,大的穩重些但笨拙些,小的輕便些,選適合自己的就好。
我們邊走邊欣賞雪林美景,走得不快。快中午了才來到一個大斜坡的底部。在這裏健行步道和越野滑雪道有些交匯,可以見到一些滑雪健兒飛躍而下的英姿,也見到不少正努力爬坡的滑雪者的囧樣。
而我們,就要開始爬坡了。我們不知道要爬多高,但既然來了,就沒有後退的道理了。爬坡對於體能的考驗開始了,還有一樣是爬坡時需雪鞋上的冰爪要很好發揮作用,要不然會往滑落後退。男士在體能和體重上的優勢此刻便體現出來了,同行的一位女士就不知是否重量不夠,老是爪不住雪麵,故此走得慢些。
不過雖是辛苦,但還是十分值得的。每上一個斜坡,回頭望遠,風景又會更加開闊美麗。
事在人為,許多人在半山麵對那幾個大斜坡止步了,誰能想到這位小女子居然登頂了!
當然,山頂的風光是努力最好的獎勵。但見白雪皚皚、雲霧繚繞,周圍的群山、海灣和城市若隱若現,就如身處在海市蜃樓、蓬萊仙境。更何況,山頂還有加拿大國鳥–灰鬆鴉Gray Jay,它們親切地圍繞著我們,仿佛在慰問剛登頂的勇士們。嗬嗬,開玩笑了,它們其實來討吃了啦。我們終於可以吃午餐了,也分享一下給這些小可愛吧!甚至在我們拍合影的時候,這些小家夥也在轉來轉去,於是難得也有了和國鳥合影的機會,大家可高興了。
在山頂沒呆多久,便感到寒氣迫人,不運動時終於感受到了低溫的利害。有朋友的水袋管子給凍住了,幸好我們保溫杯裏的薑茶還是暖和的。不過還是要盡快啟程下山了,要不太陽比我們快下山時就糟糕了 。
下山比上山輕鬆多了,特別是那幾個大斜坡,隻要你夠膽量,還可以找些樂子——下雪山最好的方式:一屁股坐下,滑下去。於是雪坡上便留下一道道滑痕和歡快的笑聲。
下山走了一半,陽光也從密雲中露了來了。我們也慢下腳步,幾個攝影發燒友開始捕捉陽光下的美麗雪景。雖然沒有下雪,但陽光下依然可見許多細微的雪粉在紛紛揚揚,閃爍著光彩,密集甚至形成了彩虹。從半山腰望過去,太陽周圍更形成了巨大的日暈,很是壯觀。我們看著日落,感受著寒冷和溫暖的交織,太奇妙了!
這是最好的收獲麽?
直到我們爬到溫暖的車裏,凍了一天的鞋子開始釋放涼意,讓我們疲憊的腳終於感受什麽叫冰冷刺骨,現在才感覺今天真得是很冷呀!
Click to buy on amazon.com 在亞馬遜網店上購買 Click to buy on amazon.com 在加拿大亞馬遜網店上購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