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貝克山(Mt Baker)是大溫哥華地區可見的一座圓錐形山峰,海拔3286米、終年積雪。我們一般夏秋各一次去那裏健行,夏賞高山野花、秋看滿山秋色,風景美麗壯觀。今次健行走的步道和以往不同,走的是雞血石嶺步道(Heliotrope Ridge Trail,10公裏來回、620米拔高),為的是看別的————壯觀的科爾曼冰川(Coleman Glacier)。
到貝克山要兩個小時車程,加上過關排隊時間,抵達步道口的時候已經是上午11點多了。一路順利,隻是臨近步道口爬山那段路不太好走,路窄彎多,坑坑窪窪的,而且有部分碎石路,剛洗的車很快就蒙上一層灰塵。我們到時步道口停車場和附近的路都泊滿了車,看來這條步道是十分受歡迎的。這不一下車,一大堆飛行物就來歡迎我們,不知是蚊子、蒼蠅還是虱子,或者都有,嗚嗚嗡嗡的“熱情”得太狠了。我們立馬噴上防曬油、蚊怕水等各種保護化學物。再看四周,其他人都是一邊準備,一邊在手舞足蹈(趕蚊子)呢。即使進入了步道,那堆飛行物(噴了蚊怕水的緣故,估計是沒有蚊子)如同護駕的侍衛般一直貼身跟隨,十分討厭但又無可奈何。所以敬告想走這條步道的山友,不管天多熱,最好穿長袖長褲,帶上帽子(也為防曬)。
走沒多久,便遇到一道溪流,由於正值夏天融雪,從山上流下的溪流很多,大概記得步道經過的較大的溪流就有五六條之多,而且來回都要跨過它們。它們形成各種瀑布跌水逐級從山上流下,形成美麗的溪穀景觀。但溪流也給我們的旅途造成一定的困難。有些溪流還好,像第一道溪流,架設了一座木橋;有些則搭建了一條樹幹權當橋給人們跨過;有些溪流較淺,用登山杖探路,踏著上麵的石頭就可以過河了。所以這裏有第二個忠告,最好穿防滑防水的登山鞋和帶備登山杖。
但當中有一道溪流就是健行途中的一大考驗了,水勢洶湧急促,而且水深沒膝,要過河隻有一個辦法,就是脫鞋淌水。天,這可是剛融化的雪水呀!赤腳在水裏多呆幾秒也覺得冰冷刺骨,更何況要迎著激流站穩腳跟。硬著頭皮我們也要上了,小心翼翼用登山杖探明深淺,踏入水中然後盡快踏上石頭。一邊待冰冷的腳回暖稍稍好受些,一邊觀察下一個落腳點。然後又進入水中,不能有太長的停頓,要不這寒氣從腳直往心坎裏去,這下可真正體會到什麽叫冷入心扉了。在這裏第三個忠告來了,就是最好帶多雙襪子或毛巾,因為過河要濕腳。哈哈,這才是真正的爬山涉水呀!
吐槽了這麽多,還是要讚一下的,步道維護得很好,比較好走,有些路段為了爬坡而設計成之字形,但又不會一直是之字形以免覺得沉悶。之前所講的,由於有很多的瀑布跌水的緣故,所以一路風景不斷,路上不會覺得無聊。
一路爬高,漸漸地路旁多了些高山野花。我們在一條溪流的中段吃午餐,溪旁滿是各種顏色的小花,環境很美,隻是那些討厭的跟班沒有一刻消停,把美好的感覺給破壞掉了。
越往上走,花海見多,山坡上的各種顏色不僅養眼,也讓步履變得輕鬆起來。即使是冰冷的雪水,也不能隔斷我們去看冰川的決心。在一處溪流,我遠遠望見高高的雞血石嶺上,有一隊健行者在走著,感覺十分的高大上。誰想到,不久之後,自己也會現身在那裏。
終於在赤腳跨過了冰河之後,我們遠遠可見貝克山那標誌性的圓錐雪頂了。然後來到了一處開闊地,但見高處的貝克山頂下,多出了一堆冰藍色的雪,哦不,這就是我們要去的冰川了。旁邊高處的積雪仍在,隻是積雪下方多了好幾條瀑布。水流一直綿綿不斷,分成許多的溪流在我們麵前流過。這情景太美,我們禁不住讚歎起來。沒想到迎麵而來兩個回程中的年輕人,他們笑著說:你繼續往前,那裏有更好的東西在等著呢!
我們自然知道他們指的是什麽,於是急忙三步並作兩步,跨過溪流,走過草甸,終於在一處懸崖邊,我們看到了貝克山雪頂下一直延伸下來那巨大而美麗的冰川————科爾曼冰川!
我不知怎樣形容此刻景觀給我們的震撼,也無法用文字去表達這一刻的壯觀。在這裏隻有第四個忠告:要看冰川,一定要親身前來,任何照片、視頻或文字都不能給你現場親身體驗的觀感。
我們沿著懸崖一直往上走,一邊旁觀這巨大的冰川。冰川不是純白色的,有許多部分是淺藍色,冰舌和邊緣部分有些灰塵或微粒形成的黑色,也是因為這些黑色,導致某些部分接收陽光較快而形成冰洞,冰洞裏泛著神秘的藍色,十分美麗。較高那段冰川不知是否移動速度不同的緣故,有相當部分的高高隆起,如同一座小山。
我們此刻已從步道口爬高420米到達了海拔1550米的高度,雞血石嶺頂上有塊紅色的石頭,我們看見那裏有人從那裏下來。步道已經不明顯了,從我們這裏爬到那裏還有約200米高。我們也不知道還要爬多久才能達到那裏,隻是覺得,既然已經到了這裏,就沒有理由不繼續攀登,去看最美的風景的。
繼續往上攀登,攀爬角度越來越陡峭,漸漸要俯低身子以保持平衡,碎石也加大了難度。當然地勢漸高,周圍也越來開闊,山花盛放得更加美麗,回身看去,風景也更覺壯觀了。離紅石頭還有最後一段路的時候,更需要手腳並用,攀沿著岩石的自然形成的階梯或縫隙而上。不過風也漸大了,我們在隆起的山脊上匍匐而上,看著左邊的懸崖確實有些腳軟。
終於去到了紅石頭那裏,離冰川更近了,可惜中間隔著厚厚的積雪和由於融雪而形成的一處激流。情況不明,我們不敢貿然踏上雪地靠近冰川。但沿著激流而上,我們來到了一大片雪地之前,奔騰的雪水就是從這片雪地而出,甚至在雪地的下沿形成了一個大洞。我們環顧四周,雪山、冰川、瀑布、山花、流水,猶如置身仙境,辛苦攀登確有所得呀!
在那裏各種姿勢拍照之後,我們終於依依不舍下山了。上山艱難下山風險,還得手腳並用,甚至蹲下身體小心翼翼挪動。因為一不小心踢碰到碎石,就會對前麵的人不利。下了山脊,終於感覺腳踏實地了,邁著輕鬆的步伐下山。隻是回程中,我們還得脫鞋下冰水再過河一次,而且感覺河水更急了,過河時腳都麻了。這感覺進一步加深了我對這條步道的印象,我想,秋天還會再來的,去看看秋色中的冰川。
《遊閑溫哥華》一書,收錄了90篇共九萬餘字的遊記以及452幅精美圖片,全彩色印刷,是作者多年來溫哥華自由行的一部心得總結,也是一部在溫哥華輕鬆自在遊的精心攻略。作者希望通過本書,可以讓更多的人領略溫哥華的美,讓更多的人知道如何去領略溫哥華的美。
Click to buy on amazon.com 在亞馬遜網店上購買 Click to buy on amazon.com 在加拿大亞馬遜網店上購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