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 (166)
2020 (74)
2023 (3)
今天是周末,老頭再扯一個新話題。
每年的洪水季節,三峽的安全都成文話題,特別能成為網上那些中黑們的“爆料”。今天老頭就從專業的角度胡扯幾句為什麽三峽大壩沒有問題。
首先三峽是重力壩。重力壩的意思就是可以利用自重就可以阻擋水流的側向壓力,更不用說還有N多的樁基和兩岸嵌入山頭的壩肩。三峽的早期設計曾經考慮過拱壩,但是後來因為安全的原因被否決了。
其次工程設計有一個特別重要的東西叫做安全係數。像三峽這樣重要的建築,安全係數都是2以上。這是什麽意思呢,就是按照1噸極限壓力設計的壩體,實際上即使荷載超過2噸以上也沒有問題。況且三峽的設計洪峰流量是“萬年一遇”的水平,再加上10%,達到12.4萬立方/秒。這個是什麽概念呢,曆史上據說最大的是1870年的洪水,尖峰流量估計是10.5萬立方每秒。有報道說今年最高洪峰都沒有超過7萬立方每秒,何以擔憂?
再次,三峽是混凝土壩體,不存在管湧的問題,或者說,即使有管湧,也容易發現,也比較小量,況且能夠在早期簡單地修複。
最後,三峽有著極端複雜的檢測係統,隨時會根據情況調整水位高度,保障安全。
所以,三峽大壩從理論上是不可能因為洪水原因潰壩的。
那麽,為什麽三峽有了,還有洪水呢?這主要是大家對水庫的防洪作用不理解。事實上,水庫的防洪作用是調整洪峰,而不是儲存洪水。這兩者有著根本的區別。水庫的庫容再大,也不能完全儲藏一次巨大洪水的所有水量,所以水庫的作用是通過水庫的庫容來調整洪峰的流量,讓短時大量的洪水在較長時間內排泄下去。例如今年,最大的洪峰有6萬8萬立方每秒,但是三峽最大的泄洪也就3萬立方多點,這樣上遊的水慢慢地流下去,達到防洪的作用。
今年降雨真是很大。老頭的家鄉幾十年沒有大水。69年的時候,老頭剛剛有點模糊記憶,當時能夠看到的村子的四周都被淹掉了。今年的洪水據說比69年的還大,老頭老家縣裏的所有圩田都被淹了,包括一些曆史古鎮,不過基本沒有人員傷亡,因為都提前轉移了。
如果僅僅看老頭的老家,估計今年的糧食產量會有問題。我想中國國家主管部門也看到了,這就是為什麽昨天川普在記者會上還說,“和中國的貿易戰已經不重要了,但是他們還是在創紀錄地從我們買小麥”!
沒想到一篇“雜文”卻引出兩位水壩高手!佩服!
文學城是臥虎藏龍之地,造詣不深很容易被打x!
170-175米水位是三峽水庫設計的蓄水期正常發電的水位。
這是三峽水庫水位周期曲線圖(https://pincong.rocks/url/img/aHR0cHM6Ly9pLmltZ3VyLmNvbS9ReURHSlduLnBuZw)。
可以看到汛期前預先放空水到145米,騰出庫容調節洪水。汛期期間,可以看到幾個水位上漲到155米左右的小峰,就對應著洪峰。
汛期結束蓄水到175米,達到最高發電能力。
==========================================
truth101 發表評論於 2020-07-25 15:10:04
回複 'XYZ94538' 的評論 :
我正是指的洪水時,提高水位,譬如到165-170米,減輕下遊水患.
可是他們不敢
佩服了!
以前武夫許世友在南京軍區當司令的時候,鬧過很多笑話。有一日他突發奇想:為什麽不能在南京這裏造大壩呢?:-)
我正是指的洪水時,提高水位,譬如到165-170米,減輕下遊水患.
可是他們不敢
有深度,有水平,讚一個!
不過,我還是想搞清楚博主究竟是如何處理邊界結點的。
這是因為博主在肯定了“兩岸嵌入山頭的壩肩”的作用之後,也提到拱壩方案被否決。
而我們知道,拱形結構常常因為基礎不合條件而讓位於非拱形結構。這裏說的基礎不是指壩底下的基礎,而是指兩岸壩肩的接觸山體(不清楚是不是岩石)。
從保守的角度講,在你說的“第三步,施加水荷載”時,壩體單元在兩岸側向邊界結點處應該允許水平轉動(相當於結構力學的簡支端)。
其它部分沒有異義。隻用過ANSYS。
最近創造出一個新詞句.不叫水災了,叫"水域範圍擴大"之類.
很科學哈,草民也不懂.再說對草民,泡點水,算什麽呢.餓死幾千萬,不也有過嘛
不過最後一段,說對了 水災之後呢....嗯 瘟疫已來過了
對了饑荒 全當減肥啦 餓死三千萬也還沒破記錄呢
—————-
如果讓分析結果盡量符合實際情況,給工程人員有參考價值,就要嚴格按照施工程序加載。劃分單元時,至少要考慮1到1.5倍壩基寬度的岩基深度和壩前壩後岩基寬度的岩體,以及左右岸一定寬度深度的岩基。壩體單元可以同時劃分好,但需要用壩體單元 birth/death的功能,讓壩體自重和岩體自重先後加載(不能同時加)。第一步:模擬岩體自重產生的應力。這時所有側向邊界結點鉛直方向自由,底部邊界結點水平xy 方向自由。這時壩體單元inactive。第二步,岩體自重應力產生後,activate 壩體單元並加自重。第二步的開始,要用有限元軟件的restart功能,岩體所有單元隻計入岩體應力,而位移歸零。另外,準確地說,這時應將所有邊界結點三個方向全部約束。第三步,施加水荷載......。
還有,分期施工的程序一定要模擬好,尤其是做彈塑性分析。element birth/death,restart和改變邊界條件等功能,常用的商業軟件象ABAQUS,ANSYS等都有。
怎麽不相關?
正常蓄水位175米.從來不敢達到這個高度.
目前147米以上就要考慮泄洪. 就是怕大壩不堅固
-------
萬年一遇, 是忽悠人吧。 如何得出萬年一遇的數據的? 地質資料估算??
請針對我說過的,或者博主說過的討論。
=========
坦率地說,你也不專業。:-) 研究生畢業了? 讀碩士還是博士? 抑或碩博連讀? :-) 你好象隻看到了幾棵樹,根本就沒有看見三峽水利樞紐的“大森林”呢? :-)
俺如果參加你的論文答辯,想問你四個問題 :-):
1) 在做三峽重力壩三維有限元應力分析時,如何模擬壩體施工程序,以及庫水位從枯水位上升到設計洪水位的分期加載?
2)在做有限元分析時,如何考慮壩體壩基和滲流以及壩體內廊道排水之間的耦合/相互作用問題?
3) 如何將大壩施工/運行期間的位移和滲流量的觀測數據integrate 到你的有限元分析中? (博士後問題)
4) 兩種結果: 有限元分析結果,工程師在按照設計規範設計三峽大壩時的計算分析結果。如何評判兩者之間的區別和它們各自的價值?
:-) :-) :-)
加上施工質量有問題. 竣工時沒得什麽人去道賀,怕背鍋.
官媒,最開始講防千年一遇洪水,然後是講防百年一遇,後又講防十年一遇.
最近是說不要指望三峽.
你比官媒還有信心啊,厲害!
比如,水文專業?水利專業?水力學?土力學?基礎設計?
博主一方麵說“利用自重就可以阻擋水流的側向壓力”,另一方麵又提“兩岸嵌入山頭的壩肩”,從結構力學的專業角度看,就不太專業。
具體地說,如果做大壩有限元分析處理邊界條件,你是打算把這“兩岸嵌入山頭的壩肩”當成嵌固端,還是當成簡支端?或者當成自由端?
三峽大壩是美國的二分之一!
MoatCity 發表評論於 2020-07-24 19:39:13
好文!網上太多的無知,及幸災樂禍的假新聞。我在加州,旁邊有好幾個大壩。每當雨量大的年份,當水麵達到一定高度時,先從中間部位的泄水孔泄洪,最後直接就讓水從壩頂像瀑布一樣泄洪。這時候下遊的河麵都會拓寬很多,也會淹一些農田。這些都是有控製的,如沒有大壩,發大水被淹是常事。可以想象,如沒有三峽大壩,今年的雨量,下遊會是多麽的可怕!大壩起到了應該起的作用 - 緩衝水的流量。再大,再堅固的大壩,也不可能把所有的水擋在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