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歌欣賞探討]《聽媽媽講那過去的事情》by小樓昨夜又春風
http://www.xy698.com/redirect.php?fid=133&tid=20824&goto=nextoldset
瞿希賢(Quxixian 1919- 2008)
女作曲家。上海市人。1919年9月23日生於上海,逝世於2008年3月19日。自幼愛好音樂。1944年畢業於上海聖約翰大學英文係,1946年加入中國共產黨。1948年畢業於上海音樂專科學校作曲係。曾任北平藝術專科學校講師。曾從師於弗蘭克爾(德籍教授)、譚小麟教授等。建國後,長期在中央音樂學院音工團和中央樂團創作組工作。曆任中央音樂學院音樂工作團、中央樂團作曲,中國音樂家協會第一至三屆理事、第四屆副主席。中國電影音樂學會顧問、中國音樂家協會兒童音樂學會名譽會長。
瞿希賢的作品主要包括合唱、獨唱和兒童歌曲等,她的作品題材寬廣,風格多樣,音樂語言清新生動,大氣磅礴,具有鮮明的民族特色和藝術獨創性。主要作品有歌曲《全世界人民一條心》,獲第三屆世界青年聯歡節歌曲比賽一等獎,合唱曲《全世界無產者聯合起來》獲1964年全國群眾歌曲一等獎,兒童歌曲《聽媽媽講那過去的事情》獲全國第二次少年兒童文藝創作評獎音樂作品一等獎。歌曲《新的長征,新的戰鬥》於1980年被評為優秀群眾歌曲。此外還有《烏蘇裏船歌》等廣為流傳的歌曲,曾為電影《青春之歌》、《紅旗譜》、《為了和平》、《元帥之死》、《駱駝祥子》等作曲。她的主要著作有《歌曲作法》,和翻譯裏姆斯基-科薩科夫的作品《管弦樂法原理》。
說到敘事歌,在俺的心目中,另外還有兩首敘事歌(完全敘事式),一中一外,也屬於詞曲皆優的完美型歌曲,堪稱為敘事歌的典範。說出來相信不少網友也曾聽過這兩首歌的:《歌唱二小放牛郎》和俄羅斯民歌《草原》(也有取其第一句歌詞把歌名譯為《茫茫大草原》)。以後有時間會為此兩首歌寫專文介紹給給位版友。
所謂“敘事歌”,顧名思義就是把一件事情,一個事件,一種情況用歌唱的方式表達出來。“敘事歌”要有時間,地點,人物或故事情節。這裏的“時間”是泛指,不一定是要明確點出確定的時刻,也可以是跳躍式的。
從寫作的結構上來看,“敘事歌”可進一步細分為“全敘事歌”或“半敘事歌”。
“全敘事歌”除了要有時間,地點,人物或故事情節之外,更要是隻圍繞一個故事或一個場景去鋪墊展開,不添加或少添加作詞者本人的主觀感想進去,就讓故事本身的情節去跟聽者作心靈上的溝通。歌例請參考這首《聽媽媽講那過去的事情》。
“半敘事歌”在場景和時間上可作變換或跳躍,歌例請參考《十送紅軍》(《十送紅軍》在場景和時間上是跳躍式進行的)。“半敘事歌”也可摻合詞作者的主觀情感,歌例請看《英雄讚歌》(其歌詞摻有很多如“晴天響雷敲金鼓,大海揚波作和聲。”“敵人腐爛變泥土,勇士輝煌化金星。”之類的非現實描述和主觀情感的句子)。
這並不等於說“半敘事歌”不及“全敘事歌”好,隻是歸類之分別罷了。就好象咱們吃飯的菜肴,由其煮法和調味等手法可分類為”粵菜”,“川菜”,等等。這分類不等於說某種菜比其它的好吃,每種菜都有其愛好者。
俺先挑“敘事歌”這體裁來介紹,是因為當今歌壇絕少見有敘事歌的作品出現,更談不上好的敘事歌了。期待能有敘事歌在本壇出現。
瞿希賢老師回憶:《聽媽媽講那過去的事情》是1957年底寫的。那時我們中央樂團創作組實行詞曲作者自由組合,一天,負責人管樺把這首歌詞給我看。他是位詩人、作家,從歌詞的角度來看,他寫得更象敘事性的散文詩,讀起來不那麽容易上口,但是,讀完了覺得很有意境,也很讓我感動。當下,我就接受了譜曲的任務。”
《聽媽媽講那過去的事情》是一首旋律非常優美,詞曲皆優,歌壇不可多見的所謂“完全敘事歌”. 此歌的格式為通譜歌(一段旋律一段詞到底),表現手法為“A+B+A’”。“A’”是指A段詞曲的重複,可以在結尾處的音高或旋律作變化或不變。
這第二段(B)歌詞是媽媽回憶往事。此段歌詞也和第一段詞一樣,用的是平鋪直述的手法,遣詞用字也是平實無華。場景雖有跳躍,但由於是屬於故事裏的故事,所以不算是跳躍式場景。如果整首歌就這樣ENDING(結束)的話,這故事就不完整了,尤其是在音樂的處理上,如把全歌收在那回憶的低潮點處,感情的抒發就不夠完全。因此,曲作者又把大家拉回到第一段的場景裏去,也就是回憶後再回到現實中。如此一個來回,歌詞裏所描述的故事情節就有始有終了。聽(唱)者聽(唱)完此歌後,也就象是讀了一個有始有終有情節的故事。敘事歌,就是如此“練”成的。當然,不是所有的敘事歌都需要走如此的一個來回。因為這首歌的歌詞是故事中有故事,所以在音樂的處理上必須如此一個來回才能把情感完整充分地抒發出來。這也是歌曲A+B+A’體裁的慣常用法,重回到A段詞去作收,用以加深聽眾對A段詞和旋律的印象。例如《歌唱祖國》一歌也是采用如此手法處理的。在絕大多數的情況下,這種處理是基於音樂上的需要,由作曲者所決定的。隻有極少數對音樂也有點基礎的作詞者在寫詞時會考慮到這種處理的手法。
離題說幾句,有見現在不少人寫歌詞時都喜歡用一些冷僻少見或令人難明的字詞,又或者是喜歡堆砌華麗仿古的辭藻,運用違拗語法邏輯的句子。也許他們是在跟風,也許他們是在摸索著要開創什麽新的流派或美其名曰“創新”。然,如此做法是不可取的。這樣做就好比是練武者馬步也沒紮好就去練什麽哈蟆功,會幾下散手就想開創什麽門派當一代宗師!對於新學寫歌詞的人,應該腳踏實地,盡量用通俗易懂的字詞,用平實無華的手法去寫。一首好的歌詞,應該是老少皆能讀得懂,如同這首《聽媽媽講那過去的事情》。
談完歌詞,下麵就來談談此歌的曲調旋律。
在談曲譜旋律之前,又離題說幾句。聽過有一種說法,說此歌的詞曲作者另有其人(詞曲同一人),不是大家所熟知的管樺和瞿希賢。對於此說法,俺是非常存疑的。雖然俺沒有直接的證據來證明此歌是兩位前輩高手之作品,但從此歌的詞與曲之優和結合度之高,俺可以斷定此歌絕非一個小學老師所能獨力創作出來的,就算其人有可能是音院出來的高才生。歌詞方麵,由於其寫作的難度不高且通俗易懂,也許不少人都自認能寫得出來如此的好作品。但是,從曲子的布局,旋律和技巧手法的運用,詞曲的結合度等方麵來看,沒有相當高的寫曲功力肯定寫不出如此好曲來!此歌的曲作有兩大技巧手法的運用,其中之奧妙和匠心獨具之處令我拍案叫絕!妙!縱然俺讀過不少(不敢說無數)歌譜,也沒看過別的作品有如此之巧手佳作!瞿希賢不愧是中央樂團的駐團作曲家!
這是一首抒情的兒童敘事歌曲,尤其是A部的旋律非常優美動聽。
此歌的調子為D大調,2/4節拍,稍慢的節奏更好地配合了歌詞的整體意境。歌曲采用弱拍起音,從中高音(6音)起往下走,很好地結合了首句歌詞“月亮在白蓮花般的雲朵裏穿行”的意境。我上麵說過此歌有兩大作曲手法的巧妙運用,是我所讀過的眾多歌譜裏所少見的,作曲家可算是匠心獨具了。在此開首句的旋律裏,作曲家非常巧妙地利用休止符來製造特殊的效果。我在作曲網裏曾發帖說過,休止符不能亂用。休止符如同汽車的刹車,會令到行進間的旋律中斷。休止符如運用得好,能起到畫龍點睛之妙。這畫龍點睛之妙在此歌裏有所體現!作曲家在“裏”字後運用了一個八分時值(半拍)的休止符(請看下圖箭頭所示黃色字處),令到行進間的旋律停頓了一下,結合旋律下行到“裏”字處的全曲最低音(低5),營造出一種雲遮月的景象。然後,在“穿行”的“行”字處用了三拍的長度,塑造出雲開月明,海闊天空的意境,把“穿行”兩字表達得淋漓盡致。縱觀全歌,就此一處運用了休止符,且用的恰到好處,整句的詞曲結合可說天衣無縫。高手就是高手,令人不禁為之拍手稱絕!
在歌曲創作中, 詞曲結構不同步是常見的現象。也就是說,由於重複一句或更多的歌詞,樂句比歌詞的句數多(但絕不會比之少)。這種現象絕大多數是由作曲者因為音樂表達的需要而造成的,隻有少數是寫詞者自己特意而為之。在此歌的前半部,作曲家就把“我們坐在高高的穀堆旁邊,聽媽媽將那過去的事情”這兩句重複了一遍。因此,從歌詞的結構來看,上半部隻有4句歌詞,由於音樂旋律處理上的需要把最後的兩句歌詞重複了,所以樂句就有6句。4句歌詞和6句樂句,這就是所謂的“詞曲結構不同步”。
此歌的上半部(A部),上麵說過,主題樂句(第一句,月亮在白蓮花般的雲朵裏穿行)從中高音(6音)起下行(往下走),結合了靠近樂句末尾處的半拍休止符的巧妙運用,在音樂上生動形象地描繪出月亮在白雲朵朵的夜空裏穿行移動,時而雲遮月時而雲開月明的美麗景象,音樂與歌詞的意境結合的天衣無縫。第二樂句(晚風吹來一陣陣快樂的歌聲)基本上是在中低音區裏徘徊,表達出寧靜怡人的晚上,悠悠清風把陣陣的歌聲從遠處傳送過來。作曲家在“吹”字上用上了此樂句裏的最高音(5音)且用了一拍半的時值長度(除了句末的“聲”字為兩拍時值外,這處的“吹”字的時值為本句第二長),強調了風送歌聲悠揚的意境。這第二樂句的尾音落在主音(1音)上,作為第一和第二樂句的收斂點(=寫文章句子段落的句號)。第三樂句(我們坐在高高的穀堆旁邊)的旋律上揚,且在第一個“高”字處達到了全曲的最高音(高1),與歌詞相對應。第四樂句的旋律結束在屬音(5音)而不是主音(1音)上,為重複第三,四句的歌詞作為鋪墊。第五和第六樂句在旋律上完全重複了第三四句,隻是把結尾音落在主音(1音)作收。這種重複樂句旋律的手法是常用的寫曲手段,多用於歌曲的結尾,用與深化加強所塑造的音樂形象。在此歌例中,雖然A部不是全歌的結束處,但由於是上下部的意境交界處(上麵說過,A部歌詞是故事場景的描述,B部歌詞是回憶往事),因此作曲家在此處運用了通常用在歌曲結尾處的重複樂句旋律的手法,把“我們坐在高高的穀堆旁邊,聽媽媽講那過去的事情”這兩句歌詞的旋律基本上完全重複一遍,隻在樂句收尾的“事情”兩字的音高上作不同的處理,第一遍時把“事情”放在中高音區,表達了小朋友們翹首以待盼望媽媽講故事的心情,而重複時則把“事情”收在主音上,預示著下麵故事就要開始。把這兩句歌詞裏所包含的小朋友們滿懷期待要聽媽媽講故事的心情充分表達出來,完美地結束了A段的旋律。從樂理上來講,把樂段或樂曲收在主音上是最通常的做法,收斂性(終止感)最好。
B段的歌詞是媽媽的回憶,也是媽媽所講的故事,內容沉重悲憤,跟A段詞所描述的悠閑溫馨詩意的場景有很大的情感落差。因此,從A段詞到B段詞是一個情緒上的轉折。通常的處理手法是寫一段間奏音樂來連接AB兩段的旋律,好讓演唱者能隨著間奏音樂作情緒的轉換。但是,瞿希賢老師並沒有采用這種過渡的手法,而是從A段的旋律直接就轉到B段的旋律。如此的處理手法能營造出一種比較強烈的對比和反差,但也對演唱者駕馭情緒的能力要求也比較高。
B段開始的兩樂句的旋律在中低音區徘徊。開首的“那時候”三個字用了兩小節(共四拍)的相對來說比較緩的旋律節奏以表達回憶中的沉思,“媽媽沒有土地”六個字隻用了兩小樂節(共四拍)和“全部生活都在兩隻手上”十個字也隻用了三個樂節(共六拍)比較緊迫的旋律節奏,很好地結合了歌詞的意境營造出一種心情沉重,緊張壓抑的效果。接著,在“(汗水)流在地主火熱的田野裏,媽媽卻吃著野菜和穀糠。”這兩樂句B段的主題旋律裏,第一句從高音1起並流連在中高音區,表達了悲憤的情緒,然後第二句的旋律在中低音區裏起伏,尤其是“媽媽”兩字,從中音3下行六度大跳到低音5,是很完美的字詞語調跟音調的相結合(所謂的“正字”),表達了那種對生活的悲哀無奈和不平的控訴。從這裏起直到B段末,作曲家重複運用了這兩句主旋律(隻在個別地方作點小變動),以達到那種對舊社會的一聲聲一句句的血淚控告的效果。這種在一整段的旋律中幾乎是由完全重複主旋律樂句而構成的手法在歌曲的創作上極少見,這也就是我上麵所提到的此歌的曲作有兩大技巧手法的運用之二(請看下圖所示四處黃色字標記之處)。通常,作曲者隻重複主題旋律的句型節奏(歌例:張雨生演唱的《大海》)或是樂句的部分音調或部分完全重複(歌例:也是張雨生演唱的《大海》),用以加深聽眾的印象。[我知道不少人喜歡《大海》這首歌(不一定要張雨生所唱),但說不出來喜歡它的真正原因何在,這,就是要點所在!遲下我有空時會應高帥版友所請為《大海》這首歌寫篇歌評]。而象《聽媽媽講那過去的事情》這首歌用幾乎完全重複主題樂句的手法去構成一整段旋律的歌可說是絕無僅有,原因是如此做法會令到旋律過於單調乏味。因此,這種手法用在別的歌裏會行不通,但運用在《聽媽媽講那過去的事情》這首歌裏卻是恰到好處!為什麽呢?原因有二:1)此歌B段詞的基調沉重悲憤,不宜用變化多端的旋律去表達;2)如上麵所說,如此做以達到那種對舊社會的一聲聲一句句的血淚控告的效果。這有點象人們指控別人時常說的“就是你!就是你!!就是你!!!”一樣,用以加強加深指控的力度。
在B段音樂的收尾句“經過了多少苦難的歲月,媽媽才盼到今天的好光景。”作曲家雖然重複運用了B段的主題旋律句,但卻在力度上用了pp(意大利文音樂術語pianissimo的縮寫,意為“很弱”)的標號,表達了經過一連串的折磨打擊,到解放時媽媽已經是奄奄一息。從另一方麵來理解,媽媽的故事到此講完了,但媽媽由於情緒哀傷,聲音微弱,而聽故事的小朋友們也唏噓不已,久久說不出話來。如此,詞曲達到了完美的結合。
然後,歌曲重回到A段作收。這樣的處理上麵說過,曲作者又把大家拉回到第一段的場景裏去,也就是回憶後再回到現實中。如此一個來回,歌詞裏所描述的故事情節就有始有終了。如此做的另一個含意是把這個故事相傳下去。
《聽媽媽講那過去的事情》這首歌的旋律看似簡單沒有什麽作曲上的花俏技巧,其實要真正掌握好作曲者想要表達的意圖和情緒並不容易。我聽過此歌的不少版本的演繹,感覺上還沒有一個版本能完全真正地掌握好分寸,尤其是B段的旋律。由於此歌沒有間奏音樂,因此演唱者的情緒多不能作立即的轉換,從A段的柔美詩意的情感立刻轉為B段的沉重哀傷的基調。“汗水”“地主”“火”“風雪”“狼”“嚎”等字上麵作曲者都標有強音號“>”,和“她去給地主縫一件狐皮長袍”這句作曲者用了“f”(意大利文音樂術語forte的縮寫,意為“強”)標號,所以這句應該用力地唱出來,以表達“憤怒”的控訴,然後在接下來的“又冷又餓跌倒在雪地上”一句用相對說來較柔弱的聲調唱出來,形成前強後弱的對比,最後在結束的兩句“經過了多少苦難的歲月,媽媽才盼到今天的好光景。”裏用更弱的聲調唱出,如此才能把作曲者寫此曲時的情感發揮得淋漓盡致。
[全文完]
《小樓茶座》之一《歌詞寫作淺析》by 小樓昨夜又春
http://bbs.creaders.net/music/bbsviewer.php?trd_id=1109310&page=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