雲淡風輕

人的一生就是尋找自我的旅程。匆匆人生路上,隻希望通過這些個自我的凡人小記與有緣人共勉。
正文

楓路恩典-1 中國會的下午茶

(2016-12-17 07:57:18) 下一個

中國會

唐穎琪(Alison)獨自端坐在溫斯特23 樓的中國會酒樓俯瞰著一望無際,碧藍平靜安大略湖麵,泛著點點的白帆在陽光下蕩漾。她怡悅地品著香茶,這時她有些陶醉又有些恍惚。此刻,長期折磨她的偏頭痛也神奇的消失了。突然她感到,移民加拿大也許是正確的決定。棒球真是一個充滿了魔力的運動, 因為有了它,才有每周六的中國會下午茶。正冒著這些雜亂念頭的時候,她看到了Susan熟悉,健美而華貴的身影。後麵跟了一位四十歲左右的女士。她身著幹練白色襯衫配而休閑的 Lee's牛仔係列,外加一個新款限量版深藍色的仿蛇皮Coach機車包,顯得隨意,自信而脫俗。

 

”Hi,Alison, 這是Linda Lee, Justin Lee的媽媽。她來自香港,也在Bay Street上班。你們可以用廣東話講我壞話嘍!” Susan 的幾句洋味中文還算流利。

" 這是Alison,Eddie 的媽媽,不光是Bay 街的大美女,也是我們的外交官。不但國語字正腔圓,廣東話靈光,英文和法文都搞得定。”Susan 的嘴巴根本停不下來。

穎琪連忙起身握了握Linda 的手。“很高興認識你。叫我Alison,或者穎琪都得。” 

“很高興認識你,叫我Linda 或者李太都可以”。

穎琪對 Linda 有些而外的好感,也許是她們都可以說廣東話,讓她感到非常的熟悉親切。也可能是Linda 偏愛Lee’s 牛仔係列 ,是因為Lee 是Linda的姓氏。穎琪穿的是全套Eddie Boulden戶外活動服, 穎琪愛買它家的產品,除了產品本身質量好,也因為兒子的名字叫Eddie。 她覺得Linda像她一樣也有這種注重個體並愛尋找特殊關聯的小情節。她們這類人,有點自戀,喜歡自己把控方向,善於獨立思考總結。所以給人感覺容易親近,也善於拿捏分寸,但總讓人感覺到有些與眾不同。多年的職業女性身涯讓她們明白社交成功的關鍵是尊重彼此定義自己標簽的準則。不似有很多香港人,內地的同胞隻盲從大牌子,按人穿著的價碼分把人也分成三六九等。 她們信仰追求的是簡潔,舒適和自我標記,價格是其次。 反而今天身穿阿瑪尼套裝,手提愛馬仕包的Susan 才是有點Over。多倫多是個包容性很強的移民大都市,人們很少對著裝品頭論足,但是人們嚴格,自覺按場合穿衣。也就是所謂的Dress code。不同的場合有不同的Dress code 如果不按 Dress code 就是 Over dress or underdress,顯得不合適宜,不懂規矩。如果平常生活中或工作中某天你要是Over dress or underdress,你的小夥伴就會問你那天是否有特別的活動。

“今天加入我們的還有Jenifer,Tina 和佳佳“。Susan 口中的三位都是我們華人棒球小天才的媽媽團的核心成員。其實她們就是因為孩子都喜好棒球運動,每周在同一個地方練球比賽。大家又都是華人血統,孩子們周六練習比賽的時間成了媽媽們的Happy Hour. 因為每家都是男孩子,這種小團體也被戲稱為“婆婆黨"。她們今天就相約在中國會。     

棒球賽   

棒球,最初在穎琪看來是在無聊,覺得太慢,也沒有精彩可言。最關鍵的是,規則太過複雜,她根本看不懂。她當初是因為消耗兒子過剩的精力,也可以鍛煉身體, 兒子練球的同時她也可以幹點自己的事。但是孩子喜歡,她這個體育差生也被代入其中,投入了大量的時間和精力,倒也享受其中。

在加拿大,體育不止單純是一項運動,是一種文化傳統,就像中國的飲食文化。更是一種社交手段,一群朋友,一幫家人,一起去看比賽,去聚會,去吃飯,形成一個圈子。體育這個話題,永不疲倦,無處不在。

在加拿大,不懂體育,不看比賽,有被隔離的感覺,不但難以融入社會,聊天都會感覺是外人。加拿大人喜歡棒球,因為這是一種傳統,一種紐帶,一種文化和親情的傳輸。籃球,冰球喜愛的人很多,但是局限於個人先天素質,很多人無法參與,但是棒球不同。不同年齡,不同性別的朋友家人,在自己的後院聚集幾個人就可以。如果說,冰球是觀眾最多的比賽,棒球則是參與最廣泛的加國體育項目。

冰球是力量和速度的體現,棒球則是個人和集體的綜合。每一個擊球手站在本壘麵對對方投球手的時候,所有的焦點都在這一個人,你必須獨自麵對挑戰,相信自己的判斷,自己的力量和決心;而投球手要麵對對手一輪一輪的進攻,整整幾個小時站在那裏,隨時調整自己投球的速度,位置和種類,這是一場真正的鬥智鬥勇,隻有身體和心理極為堅強的人才可以承受那種壓力。

大聯盟職業賽 Major League Baseball (MLB) 是最古老的四種體育比賽之一。 總共由30 支球隊組成。15 支屬於北美聯盟American League (AL) 。15 支屬於國家聯盟National League (NL)。大聯盟職業投球手棒球的速度可以接近每小時一百英裏,而擊球手要在那一刹那之間做出自己的判斷。不過,跟籃球和冰球不同的是,棒球雖然也需要球星,但是整隊實力才是最重要的。比如說,再好的先發投手,也隻能每五場比賽出場一次,而且很少很少有機會打完九局,必須有人接替。再好的擊球手,也必須排隊,每個隊的九名球員輪番出場,次序不可變更。

第一次對棒球感興趣,是和孩子們一起看職業大聯盟冠軍爭奪戰紐約的Yankees隊與多倫多的Blue Jay隊的那場世紀大戰。Blue Jay從未在大賽中贏過紐約,似乎被詛咒了,多少年與冠軍無緣。那次好像又是舊戲重演,Blue Jay已經總比分落後,關鍵那場比賽知道最後一局還在落後,沒有人覺得他們有扳回的可能。不過,Blue Jay最後贏得了那場比賽,竟然擊敗賽前被所有人看好的紐約隊。從此,魔咒被打破,隨即信心大增,Blue Jay不再是紐約的小兄弟。比賽的那種緊張氣氛,球員體現出來的那種不到最後永不放棄的勁頭,不知不覺中感染了觀眾,也感染了他們。

 自從那以後, 穎琪每天通勤到Downtown,聽棒球評論成了一個固定的愛好。她特別喜歡轉播解說員 David Fisher的講解。David在海洋省Newfoundland Labrador長大,但是他的英語好像有點英國口音。他知識淵博,風趣熱情,對於棒球有著深厚的熱愛,很難不被他的聲音感染。人的習慣愛好似乎很難理喻,對於穎琪來說,聽他的廣播熟悉了棒球,似乎他就代表了棒球,棒球轉播解說似乎就應該是他。不過,這不是穎琪一人的癖好,Blue Jay隊的球迷都喜歡他,同行專業人士也尊敬他,幾年前他被選入名人堂。

 多倫多的Blue Jay隊,在北美眾多的職業球隊中是一支非常出色的球隊,幾十年來似乎總是運氣不佳,但是總是與冠軍失之交臂。但是球迷對球隊的熱愛之程度令很多球隊眼紅。連續多年,Blue Jay隊上萬人的球場,主場比賽場場爆滿。最近幾年的大賽,每次遭遇的對手都強於自己,有時甚至到了山窮水盡沒有希望的地步,卻絕路逢生反敗為勝,每場比賽讓你捏汗,讓你擔憂,讓你不忍心再看卻又難以放下,勝利的喜悅格外的珍貴。

棒球隊員都很迷信,每個人都有一些奇怪的習慣,比如說相信某件球衣或者賽前儀式帶給自己的好運。而隊員之間的關係也比其它運動密切,有時,老隊員會要求新隊員穿奇怪的衣服,或者剪個獨特的發式,就跟大學兄弟會一樣,風趣幽默的隊員會特別受歡迎。棒球隊員的心理承受能力很重要,所以球隊球員關係好壞的重要性甚至超過了個人能力。

Blue Jay的球場Roger's Center非常漂亮,位於多市中央島的對麵,球場的頂部是一個巨型可以自動開合的穹頂,打開時可以看到藍天白雲。下雨雪時可以關閉,開上燈像是晚上的星光點點。穎琪她們上班的的地方Bay Street可以走路到球場,西人同事也是很樂意帶著來訪客人去Roger's Center看比賽。

她們下午茶的中國會就Roger's Center 右側溫斯特23 樓。 溫斯特最為有名的是25 層頂樓是一個360度無敵海景的旋轉餐廳,可以一邊觀風景一邊品嚐由名廚Oliver Straws 製作的菜品,還有上千支佳釀可供選擇。這裏常年爆滿,中午和晚餐需要預定位子,如果定不到位子, 運氣還不壞的話可以到吧台,點一些小吃,要一杯酒,慢慢品,也是很讚的選擇。Oliver 是幾年前American Iron Chief 比賽的冠軍。 他的作品非常富有創造性,每天會有一款全新的出品,不但擺盤漂亮,色澤美麗得像個藝術品,有時真是讓人不忍吃掉。每每開口一嚐,味道奇特鮮美,令人叫絕 。他的特長是烹製牛扒,海鮮以及雞鴨也非常有特色。也許是受23樓中餐的影響,這裏有一道名叫一鴨三吃的餐前小菜,配與醃製的彩椒,擺盤像是中國山水畫卻是典型的法式烹飪。既賞心悅目又齒頰留香,讓有中國情節的食客大呼過癮。眺望著碧水藍天和點點白帆,每次光顧都會是一個美好的享受,流連忘返。

 

本故事純屬虛構,如有雷同,純屬巧合。***版權歸作者所有***

[ 打印 ]
閱讀 ()評論 (0)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