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淵與深淵的回應

用心來感受上帝無比的慈愛和憐憫,靠恩典引領心靈歸家
正文

他的原處也不再認識他

(2015-11-05 19:15:46) 下一個

帶著記憶,懷著期待,十月中旬,參加了南京工業大學(原南京化工學院)畢業三十周年校慶活動,見到了老同學並參觀了新老教學樓。

老校園坐落在司背後模範馬路,我們的六層宿舍樓就在馬路邊上。五樓和六樓住女生,五樓的樓梯口還有一把鐵鎖把門。我們的宿舍在六樓,坐在朝南的陽台上可以看見樓下的車水馬龍。第一年住在朝南的宿舍,是上下鋪,住了九個女生。我個子高,就住在上鋪了。大家見麵,回憶了一些彼此還記得的一些事情。最有趣的事自己記不得了,別人反而印象深刻。老的宿舍樓還在,和一位女同學氣喘籲籲爬到6樓,似乎能感覺到三十年前的歡聲笑語。

宿舍樓的馬路對麵就是教學區。現在因為新建了地鐵,過馬路就要走地下通道了。因為學校已遷至新區,所以老校區的房子大多另作它用了,或改建,重建了。遺憾的是操場沒有了,當時我班女生保持了三年學校四百米接力冠軍

無論在老校區的教學樓還是生活區,相信大家都在尋找過去的美好記憶。我自己的思路就時常在現今和過去的情景中轉換。回到現實,覺得遺憾,因為校園不是大家想像中的了。

新校區坐落在長江邊上,設施先進,環境優美。學校也安排了很好的活動,卻總有陌生的感覺。

也許是人到中年,這次回校,想了許多。有很多的歡樂,可是更多的是遺憾。覺得我不屬於新校區,因為這些建築對我是這麽陌生,可我也不屬於老校區,試圖尋找過去的痕跡,好像也隻能發現一些蛛絲馬跡了。

回校期間,一段經文一直在我腦海裏回蕩:“至於世人,他的年日如草一樣,他發旺如野地的花,經風一吹,便歸無有;他的原處,也不再認識他。”(詩篇103:15-16)是啊,我的母校還認識我嗎?感慨之餘使我想到我們在世上何嚐不是客旅,不是寄居的嗎?更讓我思想永恒。“但耶和華的慈愛歸於敬畏他的人,從亙古到永遠;他的公義也歸於子子孫孫,就是那些遵守他的約,紀念他的訓詞而遵行的人。”(詩篇103:17-18)我的心也隻有在永恒的上帝裏麵得到安息...

[ 打印 ]
閱讀 ()評論 (1)
評論
心的歸回 回複 悄悄話 這是博客開通後的第一篇文章,2小時前完成,看到已有朋友閱讀,好高興!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