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冠病毒像海浪拍岸一般,一波接著一波向整個人類襲來,異常無情,大有非要把最高級的哺乳動物滅在最低級的微生物腳下的傲嬌之勢。不過這也激發了人類以前所未有的速度,精力,和精誠合作來開發疫苗保護自己的能力。迄今為止,美國已經有四種疫苗正在進行III期的臨床實驗, 它們是來自J&J的 COVID-19 vaccine JNJ-78436725; 來自Moderna 和 National Institute of Allergy and Infectious Diseases (NIAID)的 mRNA-1273; 來自AstraZeneca的AZD1222; 還有來自Pfizer and BioTech 的mRNA 疫苗BNT162b2。終於,我們看見了黑夜裏的幾縷曙光。
然而最先出來的疫苗怎麽分呢?誰應該優先得到保護呢?這不僅僅是某一個國家麵臨的問題,這還是一個世界性的問題。在最新一期的《科學》和《自然》雜誌上,分別刊登了美國和世界衛生組織(WHO)的疫苗分派原則。
世界衛生組織的分配計劃分為兩期。第一期按參加國人口的3%分配給各國,這些首批疫苗主要是提供給一線的醫務人員和一線的提供社會服務的工作人員;之後還會持續為參與國提供足夠的疫苗,直到參與國20%的人口得到疫苗注射。第二期主要針對一些病毒重災區的急需國家。世界衛生組織主要根據兩個標準來判斷哪個國家將會得到更多的疫苗:第一個標準是新冠病毒在那個國家的傳播速度以及是否同時有其他的病毒同時流行,比如流感,麻疹等;第二個標準是那個國家的醫療係統的承受能力,以醫院的病床占滿率為準。盡管有156個國家參加了這個世界性的計劃,但是中國,俄國,和美國都沒有參加。這幾個經濟大國的缺席會不會給這個龐大的計劃帶來經濟和操作上的麻煩,各個國家之間會不會為爭奪有限的疫苗而產生新的矛盾。目前我們不得而知,還需拭目以待。對於這個計劃,另外一個突出的問題是,它並沒有列出詳細的操作細節,如何應對突發事件,希望能夠在實施之前迅速得到補充修正迅速。
相對於WHO的計劃,美國的分配計劃更加詳細和可操作一些。首批的接受注射人員不僅僅包括一線醫務人員,還包括了高危易感人群,比如老人和有基礎病的病人;其次是提供基本生活和出行保障的人員,比如公交係統的工作人員和提供食物以及加工的人員,同樣,生活在人口密集地方的人員,像無家可歸者收容所和監獄,都應該是首先得到疫苗的地方。但專家建議美國的計劃裏,應該包括如何對待被病毒高感染的種族更加詳細和有效規則。 無論如何,畢竟隻是在一個國家內部,所以可操作性應該更強。
不管疫苗是不是在今年的十一月份上市,但是希望就在眼前了,我們甚至已經走出了子夜,加油!在這黎明前的黑暗裏,讓我們更加小心的保護自己和家人,等待太陽一躍而出那一刻的光明和輝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