緣分的天空

緣分對於每一個人來說都是公平的,當你刻意去追求的時候,可能就是你錯過身邊緣分的時候。希望每一個人都能在緣分的天空下,快樂地生活!
正文

也說老北京的小吃 (圖)

(2006-02-08 16:25:10) 下一個

在網上看了國士無雙同學的老北京小吃十三絕,不僅勾出了思鄉病,還勾出了饞蟲一堆。想那驢打滾,愛窩窩,豌豆黃,奶油炸糕,卷果…,樣樣都是自己最愛吃的。 北方人口味重,除了這幾樣小吃外,北京還有一些另類的小吃,想在這裏提提,大多是我最愛吃的。雖說現在吃不上,但也過過嘴癮。

鹵煮

 


這重口味的小吃,當數鹵煮了,而這鹵煮當中最有名的就是小腸陳了。據說小腸陳最開始是從挑挑兒幹起的,然後做到推車,一直沒有店,後來到了二十世紀五十年代才在南橫街開的店子。

我專門到這家店吃過。鋪子不大,一進門左手就是那個大鍋,鍋裏熱浪翻騰的鹵湯,也有百年的曆史了,據說湯裏精選的十幾種配料決不外傳。雖說是老字號,卻一點也不欺客,6塊錢一大碗,吃的那叫一個香。

鹵煮火燒的的主要原料就是豬下水,如肺頭、大腸、小腸還有炸豆腐和火燒,吃的時候,別忘了澆上一點蒜汁。

 


除了這家老店,近年還開了北京小腸陳飯莊,添加了不少菜式,像什麽魚香肝尖、脆皮大腸、宮爆腰花,還有經典的鹵煮火鍋。聽說南橫街現在變化很大,也不知那家老店還在不在了。

 

豆汁兒

 
 

提起豆汁兒,讓我一下子想起走街串巷的小販京腔京味的叫賣聲。豆汁兒曆史悠久,據說早在遼、宋時就是民間的大眾食品了。乾隆年間,據說豆汁還成了宮廷的禦膳。

 

豆汁兒的製作實際上是用製作綠豆澱粉或粉絲的下腳料。它用綠豆浸泡到可撚去皮後撈出,加水磨成細漿,倒入大缸內發酵,沉入缸底的為澱粉,上層飄浮著的即是豆汁兒了。發酵後的豆汁兒須用大砂鍋先加水燒開,兌進發酵的豆汁兒再燒開,然後用小火保溫,隨吃隨盛。雖說其貌不揚,但一直受到北京人的喜愛,原因在於它極富蛋白質、維生素C、粗纖維和糖,並有祛暑、清熱、溫陽、健脾、開胃、去毒、除燥等功效。

 

別說頭一回吃豆汁兒了,就是頭一回聞著,可能就會有些人接受不了。那猶如泔水般的氣味使人難以下咽,捏著鼻子喝了兩次,感受就不同一般了。有些人竟能上癮,滿世界踅摸,排隊也非喝不可。

 

喝豆汁必須配切得極細的醬菜,一般夏天用苤藍,講究的要用老鹹水芥切成細絲,拌上辣椒油,還一定要配上吃炸得焦黃酥透的焦圈,風味獨到。以前崇文區的磁器口有一家老店,現在也不知還在不在了。

 

 

 

爆肚


 
 

 

說起爆肚,最早在清乾隆年間就有記載,多為回族同胞經營。北京比較有名的有天橋的爆肚石,東安市場的爆肚王、後門的爆肚張,其他還有爆肚楊、爆肚馮、爆肚滿等。

 

肚的吃法在過去很講究,要按羊肚部位選了加工成肚板、肚葫蘆、肚散丹、肚蘑菇、肚仁等,隨顧客挑選,其中肚仁的價格略高。爆熟的時間也因部位不同而不一樣。近來由於鮮肚貨難以保證,象以前分部位供應已經比較少了。

 

爆肚除要新鮮以外,功夫全在爆上,爆的時間要恰倒好處,爆肚又脆又鮮,吃爆肚的人要是會喝酒,總要喝二兩,再吃兩個剛出爐的燒餅,特別是老北京有“要吃秋,有爆肚”的說法很講究在立秋的時候吃爆肚。吃的時候,講究先上嚼不爛囫圇吞的,再上嚼著脆生生、嘎吱嘎吱的,最後才上鮮嫩好嚼的。

製作方法:

1.將羊肚處理洗淨,按部位分割,再橫切成小條

2.調料:將香菜末連同蔥花、芝麻醬、醋、醬油、辣椒油、豆腐乳和鹵蝦油一起放入碗內調勻

3.鍋內半鍋涼水用旺火燒沸,下入羊肚,用漏勺攪拌,肚散丹氽5秒鍾,肚板7秒鍾。。。熟後撈入盤子,蘸著調料即可食用。

 

灌腸


 


記得以前下了班,常去東華門的夜市吃灌腸。灌腸是一種大眾街頭小吃,在明朝開始流傳。《故都食物百詠》中提到煎灌腸說:“豬腸紅粉一時煎,辣蒜鹹鹽說美鮮。已腐油腥同臘味,屠門大嚼亦堪“描寫的恰到好處。

灌腸分兩種:一種為大灌腸,用豬肥腸洗淨,以優質麵粉、紅曲水、丁香、豆蔻等10多種原料調料配製成糊,灌入腸內,煮熟後切片,用豬油煎焦,澆上鹽水蒜汁,用牙簽紮著吃,口味香脆鹹辣。另一種叫小灌腸,用澱粉加紅曲水和豆腐渣調成稠糊,蒸熟後切小片,用豬油煎焦,澆鹽水蒜汁食用。灌腸外焦裏嫩,頗有特色。

老北京的灌腸據說以長安街聚仙居的為最好,但沒有吃過。

炒肝


 

 

雖名為炒肝,但實際上以豬肥腸為主,豬肝隻占三分之一。炒肝是清末由前門外鮮魚口"會仙居"的"白水雜碎"改進而成,白水雜碎以切成段的豬腸、肝、心、肺加調料用白湯煮就,由於不講究佐料,製作簡單,日久便不受歡迎了。於是店主將心、肺去掉,易名"炒肝兒",一時間在京味小吃中別樹一幟。

製作方法是將腸子洗淨,盤成若幹捆,用繩紮好後,將腸從一處剪斷,放在涼水鍋中,旺火煮至筷子能紮透時,將腸撈入涼水中,洗去腸表皮的油,切成小段;豬肝洗淨,切成菱形片,熟豬油倒入鍋內,用旺火燒熱放入八角,再依次放入黃醬、薑末、醬油及蒜泥,炒成稀糊狀,成熟蒜泥;將豬骨湯燒熱,放入豬腸,將沸時,撇去浮油,放入豬肝及醬油和熟蒜泥、生蒜泥、精鹽攪勻,湯煮沸後,立即用澱粉勻芡,再煮沸,撒上味精攪勻即成。

炒好的炒肝,具有湯汁油亮醬紅,肝香腸肥,味濃不膩,稀而不澥的特色;吃炒肝時應就著小包子,沿碗周邊抿食,最理想的就是吃完了之後,碗像幹淨的一樣。

 

北京的小吃,多得說也說不完,其他的小吃還有瑞賓樓的褡褳火燒,月盛齋的醬牛肉,五福號的醬肘子,混沌侯,鍋貼,炸將麵等等,越說越饞,越說越想家了。

[ 打印 ]
閱讀 ()評論 (6)
評論
asalways' 回複 悄悄話 哎呀,看到第一篇鹵煮,就饞得我翻江倒海,看完全文,我已經餓得奄奄一息了。
cvet 回複 悄悄話 也想北京了。。。
我愛紅酒 回複 悄悄話 我也饞,唉,想家了 :(
momo媽 回複 悄悄話 要命了這個
寒枝 回複 悄悄話 唉,饞死我了!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