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中國訪民華盛頓攔習近平車,習派秘書接訪

(2015-09-26 17:29:29) 下一個

正在華盛頓對美國進行國事訪問的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和夫人彭麗媛9月25日中午在前往美國國務院參加招待午宴途中,其專車遭到來自北京、上海、湖南和河北等地中國訪民的攔截。
 
受驚的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隨後派秘書接見訪民,接訪民狀紙。馬永田被警察帶走後,後經公民力量創建人楊建利博士、原北大教授夏業良和美國維權律師的緊急交涉,很快獲得釋放。
 

圖為習近平到達國會的時候向媒體揮手問候

 

美國是一個意識形態和價值觀非常濃厚的國家,用托克維爾的表述是:“美國人隻依靠一己的理性努力認識世界”,換句話說,美國人一直是以自我為中 心看待世界。打個比方,在美國人眼中,世界就是一個圓形,而美國就是圓心,中國無非就是圓形中一個比較大的點而已,較為突出,必須重視,卻有點礙眼,生怕 這個較大的點,成為世界的新圓心。

過去幾月來,兩國數以萬計的外交官、智庫學者、商人、媒體人、NGO代表到對方國家,或相互溝通、或轉遞信息、或營造氛圍、或協商分歧。很顯 然,雙方都已關注到了輿論中的一些雜音,尤其一些美國輿論抱怨中國商業環境、批評中國即將出台《非政府組織法》草案、對中國經濟下行壓力感到焦慮、有的還炒作南海形勢等等,都希望向對方解釋或溝通一些什麽真實的信息。一些人對中美關係前景充滿擔憂。

但這些“低階次矛盾”的出現恰恰表明中美關係的穩定與進步。相比過去20年來,在兩國高層互訪或高級別對話之前,美國輿論動輒以中國 政治製度和人權說事,渲染中國軍力的威脅,或揣摩中國體製的崩潰,當前美國輿論所關注的話題顯然更加務實、更加趨於具體事務化。這說明,經曆了35年的發 展,中美關係已逐漸解決了那些戰略層麵的“高階次矛盾”。

相比之下,美國民眾普遍對中國的態度是正麵的。加之物美價廉的“中國製造”為美國人帶來的福利,中國進口與對美投資帶來美國人的就業機會,尤其像底特律這樣破產的城市,在中國投資進入後,漸漸地已活了回來。美國社會對中國人看法,是積極的、正麵的、肯定的。

當然,與美國民眾不同的是,美國精英們的美國價值觀觀念更重,對國家未來的擔憂更重,將國家榮譽放在重要位置。中國的不斷壯大,使得這些精英們一時難以轉變思維模式。他們認為中國在衝擊美國在全球的領導地位,有些中國特色的東西,他們難以接受。這些邏輯被媒體放大,反向作用給了精英層形成了價值共振,加重了美國精英層對美國的焦慮。

當然,美國還不習慣中國成為負責任的“利益攸關方”的全球大國身份,中國本身也同時在學習和承擔這個身份所匹配的責任和義務,雙方都在學著一起成長。

 

 

 

邀請鏈接:
http://www.ebates.cn?referrer=9Jwn0zx2%2FvnYryNvoNby2g%3D%3D%0D%0A

 

 

 

 

更多我的博客文章>>>

 


 

 

 

[ 打印 ]
閱讀 ()評論 (0)
評論
博主已關閉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