僅僅在Denon館就收藏了大約一千多件繪畫作品,除了《蒙娜麗莎》,我還特別喜歡的是《岩間聖母》,這副大約在1483年到1486年之間完成的作品也是出自達芬奇之手,但是卻有兩個版本,一個自1625年後就被收藏在盧浮宮,一個是在1880年被購買並收藏在倫敦的國家美術館的版本。怎麽會有兩個版本呢?我當然會上網找出答案,據說達芬奇接收了米蘭一家教會的委托創作一幅用來掛在他們聖母教堂的祭壇畫,但是當達芬奇完成後交給教會驗收時,教會卻不滿意,於是要求達芬奇按照他們的要求再畫一幅,我在盧浮宮看到的一幅是第一個版本,也就是被教會拒收的版本,而我們後來在倫敦的國家美術館欣賞到的則是被教會接受的第二個版本。
下麵是兩個我分別在盧浮宮和在倫敦國家美術館中用手機拍攝的不同版本
如果我不知道有兩個不同版本的話,我就算在幾分鍾之內在不同地點看到這兩幅畫,我根本不會看出它們之間有何不同,但是當我回到家中,把在盧浮宮和國家美術館拍下的照片仔細對照後,才真的看出它們之間的差別,這些細節上的差異在我看來是那麽的細微,但是卻足以讓教會對這兩幅畫做出不同的決定。
比較明顯的不同是盧浮宮版的聖約翰在肩上靠著一個十字架,而在國家美術館的版本卻沒有十字架,但在聖約翰和聖嬰耶穌兩個嬰兒的頭上甚至在聖母的頭上都有一個金色的光環,然而在盧浮宮的版本裏這三個人物頭上卻都沒有光環。可能是兩個版本的著色略有不同,盧浮宮版的讓我感覺畫中人物的臉部更為柔和可親, 而在美術館的版本臉部表情則略顯嚴肅沒有另一個版本溫柔。還有一點我比較兩個版本後發現的是達芬奇在第一個版本的創作上在聖母服飾的細節上花了很大的功夫特別是金色在腰間的裝飾物,以及長袍在她下半身的皺褶在第一個版本上比第二個版本要具體得多。雖然這些細節上的差異對於我這個外行來說很難察覺簡直微不足道,但是它們在專業鑒賞家的眼中就會變得異常明顯,所以有些專家說在國家美術館的版本可能是達芬奇和他的助手一起完成的。
從繪畫上兩個版本的不同對我們門外漢來說完全毫無意義,在宗教意義來說更加毫無概念,但是為什麽教堂拒收了第一個版本呢?在我重讀了Dan Brown的達芬奇密碼後,才知道作者認為第一個版本含有和正統基督信仰有所不一致的隱喻,因為書中認為耶穌聖嬰向聖嬰約翰祈禱,而不是反過來約翰向耶穌聖嬰祈禱(當然這隻是作者在小說中的描述,到底有多少可信性,我們無從所知)。教會當然對作者的這種解說嗤之以鼻,他們解釋說這拒收的決定完全是由於達芬奇和請他創作的這家米蘭教會不能在報酬上達成一致,所以才取消了交易。誰的解釋和實情相符無從考證,我也無需在意,但是好在第一個版本被拒收了,我們才能欣賞到兩個版本,而且能在不同的國家,城市,博物館讓更廣泛的藝術愛好者欣賞。
Denon館中的畫作實在太多,我們也隻能走馬觀花,但是其中還有兩幅畫作很吸我的眼球。這兩幅畫作中的主人公都是年輕貌美的女子,在畫中都是背對著畫家以半躺的姿勢來展示。一幅是Jacques-Louis David在1800年創作的《Portrait of Juliette Récamier》,另一幅是由Jean-Auguste-Dominique Ingres創作的《La Grande Odalisque》。雖然這兩幅作品是由不同的畫家創作的,但是在我看來都體現了女性的優雅和魅力,她們的姿態高雅,線條優美。不過《Portrait of Juliette Récamier》描繪的是一個法國名媛,她的服飾以及畫中的長椅都體現了主人公在當時的社會地位以及舒適的生活環境,突出了高貴和簡潔。然而《La Grande Odalisque》描繪的是住在東方宮廷的一位後宮女子,她赤身裸體地半躺在一張鋪有普蘭色床單的床上,她背對畫家,當是頭部微轉,眼色慵懶地望向畫家。她那光潔的皮膚和柔和的身體線條充分體現了畫家想要體現的女性美,而她手中用孔雀羽毛做的扇子展現了東方特色,她頭上裹著的頭巾更突出了畫家想要表現得異域情調。
一個高貴優雅,一個性感誘人,兩個在不同畫家筆下都是富有魅力的美女,都是那麽養眼,哪能不喜歡?
下麵是我用手機拍攝的兩幅名作
下麵是我用手機在盧浮宮拍下的幾百張照片做成的小視頻
以上文,圖,和小視頻都是原創
https://blog.wenxuecity.com/myblog/77130/202112/3012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