歇過腳了,也填了點肚子了,一看手機,我的媽呀,已經二點半了,從中午不到出門,這我們已經走了快三個小時了,可那什麽塔連個鬼影都還沒見到。這一查“我們走起”,哎呦媽呀,我們還隻走了一半的路程。咋辦?接著走唄!這時那座著名的四月二十五日大橋赫然就在我們的頭頂上,站在橋下,看著遊艇在河麵上經過,任大風把我吹得縮頭縮頸,望見一對情侶坐在河邊一張長椅上,讀著長椅背後塗鴉的:FUTURE YOU WANTS PRESENT YOU TO ENJOY THE F*CK OUT OF NOW(打星號的我猜大家都明白啊)。心想這不就是“活在當下,及時行樂”的當世醒言嘛。我當時也想F*CK OUT OF NOW啊,讓我馬上立即看一看塔,可以打道回府,不被大風吹啊,但是這不還得勞靠我那都快挪不動的一雙老腿嘛!這你想F*CK OUT OF NOW,就能NOW啦?
下圖是大橋和長凳
雖然大風還在繼續吹,太陽公公不時地探頭探腦和我們做迷藏也更加增添了在河岸區散步的樂趣,特別是在沿途綠帶公園區能不時欣賞到藝術家們的雕塑品,據說那裏還時常進行文藝表演,想必是遊客和當地居民夏季戶外娛樂的好去處。
下圖是雕塑
走過綠帶公園區後,抬頭一看遠處竟然有一顆巨大的磚石鑲刻在一個猶如船頭形狀的平台上。哇!要是這是真的磚石,如果太陽公公再露露臉,這不要閃瞎我的雙眼?原來這個建築物可是大有來頭,它是裏斯本把藝術,建築和技術博物館相結合的一個新文化項目的產物。我們眼前猶如船頭的建築物可是葡萄牙最受歡迎的博物館之一。可惜我們的目的地是貝倫塔,而且當時已經差不多要四點了,所以我們決定不入博物館觀賞藝術收藏了,我們就站在船頭上任河風把我倆肆意狂吹吧!反正我還用手機錄著360°視頻的時候,老公已經一溜煙翻到船頭下了,這人,一點都經不起曆練,這點風就把他給吹跑了!不過,我也趕快撤吧,我們這不是還趕著去看塔嘛!
下圖是博物館外觀
雖然有些後悔聽了豬隊友的話,開著11路一路顛簸到現在,貝倫塔還沒出現在我們視線內,但是這一路走來確實看到好多景點,如果我們叫車的話,就會錯過不少景觀。這不,走啊走,我們到了Padrao dos Descobrimentos,這座裏斯本的標誌性的紀念碑麵前。這座外形猶如一艘巨大船隻的紀念碑建於1960年是用來紀念和慶祝葡萄牙的航海曆史,所以紀念碑上雕刻著曆史上著名的葡萄牙航海家,探險家,和其他曆史著名人物。紀念碑上人物雕刻的領頭人當然是聞名世界,享譽曆史的亨利航海王子,這個葡萄牙大航海時代的推動者。還有首次成功環航地球的Fernão de Magalhães和他也叫費爾南一起環航的兄弟Fernão Nunes de Magalhães,當然也少不了首次發現巴西的Pedro Álvares Cabral以及成功從歐洲到達印度的Vasco da Gama。反正這座紀念碑就是讓人們牢記葡萄牙在航海史上曾經是多麽的牛逼。其實紀念碑內部還有一個展覽廳,老公本來已經走上台階要入門買票了,我一看原來參觀者還得坐電梯上紀念碑的頂部,我想你這不是花錢買風吹嗎?我在河邊已經被吹的暈頭轉向了,還嫌吹得不夠狠?我堅決地對豬隊友說:“要上你上,我倒要看你到底上不上?”當然豬隊友還是領的清的,一個轉身下了台階。
下圖是紀念碑
好了,紀念碑看過了,這不還得繼續向塔行嘛!好在我們的目的地就在不遠處了!讓我先來介紹一下這座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認定為世界遺產的裏斯本另一座標誌性建築物。根據網上資料,貝倫塔由國王Manuel一世下令建造來紀念Vasco da Gama航海成功繞行好望角並到達印度,同時也想用這座塔為貝倫港口以及附近的修道院提供防禦功能,負責建造這座塔的大臣Diogo de Boitaca也曾負責建造附近的Mosteiro dos Jeronimos修道院,塔於1514年開始建造到1520年完成。而塔的設計者則是Francisco de Arruda,他曾在北非建造過許多防禦工事,所以他設計的塔也融入了摩爾人和阿拉伯人的藝術元素,比如塔上裝飾了許多曼努唉爾式的象征物,如厚的石繩環繞塔身,點綴石結,渾天儀或是耶穌十字河一些其他的動植物元素,其中的石雕犀牛還是印度蘇丹獻給Manuel國王一世的一件禮物。隨著時間的推移,貝倫塔失去了其原有的防禦港口的主要用途。在以後的幾個世紀中,它被用作海關,電報站,燈塔,甚至她的儲藏室被改造成地牢用作監獄。但是如今貝倫塔不但是裏斯本而且是葡萄牙最著名的地標之一。它竟然每年吸引五十萬遊客前去參觀,我和我家豬隊友就是今年五十萬中的兩個!我在之前的博文中多次提到過1755年的大地震和海嘯,那次大災難不但摧毀了很多岸上的建築物,而且還影響了Tagus河道,使得貝倫塔所在的小島逐漸靠近陸地並最終與陸地合並,所以眼前我看見的貝倫塔就像坐落在河岸邊的一座塔樓。
終於到了目的地,也看到塔了!但是,然鵝,可是,不過,再多的文字也不能表達我的失望!因為那天浪太大,貝倫塔竟然關閉了,不能入內參觀!你能想象我的心情嗎?頂著大風走了我四個多小時,竟然吃了閉門羹!!!蒼天啊!難道你指定今天是我的白走日嗎?
唉,再怎麽樣我也得打卡啊!
下圖是未能入內參觀的貝倫塔
打完卡後,雖然兩條老腿已經重如鉛石,但是我們在趕來離貝倫塔不遠的路上,看見在我們行走大道的另一邊有一群巨大壯觀的建築物,一看就知道是教堂,可是再一查“我們走起”後,發現原來這是鼎鼎大名的Mosteiro dos Jeronimos修道院。當時急著來看塔,所以就沒顧的上過馬路先去瞅瞅修道院,現在反正塔也不讓咱進,不如去修道院看看。
要說這修道院可是同一個建造貝倫塔大臣Diogo de Boitaca負責的,照說這麽牛逼的大臣肯定流芳百世,但是曆史上好像沒有確切的記載他是那年生哪年死,連他到底是正宗葡萄牙人還是法國移民也沒弄清楚,反正人家功課交了,也別問英雄出處了。還是回來說說修道院吧!修道院其實是在一座教堂於大約1450年建起的教堂基礎上改建的。又是那個下令建造貝倫塔的Manuel國王一世決定興建一所修道院來紀念Vasco da Gama成功打了一個來回從印度航海歸來。除了紀念之外,修道院也被用來讓出海的海員們作祈禱之用。可想而知,當時航海在葡萄牙所受重視的程度,修道院從1502年開始興建,到1580年才正式結束。由於它建造結構的堅固穩健,能在1755年大地震洗禮之下任然巍然不倒,但是誰又曾想到在1833年,葡萄牙的教會宣布停止適用修道院。我估計沒教會能承受得起其巨大的維修維護費用,果然這以後修道院年久失修,很多牆壁也開始出現斷裂。雖然在1866年開始對修道院進行修複工作,但是由於負責修複工程的人事變動而對設計進行了不斷的修改,以至修複工程一拖再拖。後來葡萄牙政府決定把修道院的附屬建築改建成博物館。到了1939年,為紀念現代葡萄牙百年的慶祝活動,修道院和塔樓進行了進一步的改建。反正修道院就一直處於改建和修複的狀態中。
修道院有南門和西門,而南門是修道院的主要大門,據網上介紹,南門高達32米,寬12米,幾乎有兩層樓那麽高,而門上布滿了精致的雕塑,主要是有關Saint Jerome的生平,左側是他從獅子爪中拔刺的場景,右側則是他在沙漠中的經曆。而聖母像被置於楔形石的頂部。西門較南門略小,它的設計風格完全是哥特式,雕塑有基督誕生的場景,還有Manuel國王一世和Maria女王的雕像。而整個修道院到處都能看見Saint Jerome的雕像,本來嘛,這修道院就是以這位聖人命名的,那當然得多顯露顯露。
好了,說到這,大門都介紹完了,我自己都要問自己,那裏麵是咋樣啊?你是不是也得說幾句啊?唉,我又得歎氣了。唉!但是,然鵝,可是,不過,再多的文字也不能表達我的失望啊!蒼天啊,為啥我跟著豬隊友先去看塔啊!這塔也沒讓我進,現在這都五點多了啊,人家修道院五點就不賣票了呀!難道真是我的白走日?
下圖也隻能看看修道院外觀了
正捶胸頓足之際,蒼天肯定聽到我那無聲勝有聲的撕心裂肺的痛哭聲,也不禁被感動地掉下淚來。我一手一抹蒼天流在我臉上的同情之淚,一手以迅雷不及掩耳的速度把手機給掏出來,下令Uber立即馬上拉我們回府,我這一天可走夠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