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視角

通過文化的角度來看待世界
個人資料
文章分類
正文

海外華人在職場中為何遭遇困境

(2015-11-02 06:35:19) 下一個

各種數據顯示,在美國眾多的科技公司中,雖然亞裔員工眾多,但卻鮮少有人進入到公司的高階管理層。即使是在學術界,盡管每年各大學都有相當大比例的亞裔新生入學,但2006的統計數據顯示,在全美各大學的校長中,白人占86%,而亞裔隻占0.9%。由於印度裔近年來在職場中逐漸地顯露頭角,使得在亞裔中占有相當比例的華人所麵臨的困境就更加突出。華人深感在美國要做到高階管理層不容易。

 

作者在上一篇文章“為什麽美國名校要限製亞裔學生名額?”中總結道,必須要有很多傑出的華人在社會中湧現出來才能從根本上解決華裔學生在錄取過程中遭遇歧視的問題。所以解決華人在職場中遭遇的困境不僅有著直接的現實意義,同時也對改善未來華人後代的境遇有著深遠的影響。

 

要成為高層管理者需要具備很多方麵的優良素質,而不僅僅是業務或技術能力。而其中一個很重要的並被普遍接受的素質是個人的組織和溝通能力。良好的溝通能力要求,首先要能夠把你自己的想法和觀點清晰地表達出來,使得對方能夠明確地了解你的想法。其次,你的表達方式要爭取使得對方理解,同意甚至支持你的想法和計劃。如果雙方想法仍不一致,你要知道如何妥協以至尋找到一個各方都可接受的方案。 一個致力於提高亞裔領導力的團體Ascend在2015年的一份研究報告中指出,使得亞裔成為好學生並成功進入大公司的能力並不能使他們成功地進入高階管理層。他們必須要學習和掌握出色的溝通能力。

 

而華人(也包括在美國出生的)在職場中的普遍現象是埋頭苦幹,少說多做,反映出的是華人在溝通和表達能力上的明顯不足。而這種普遍現象映射出的是文化上的差異。由此,我們需要進一步來審視華人在成長過程中所受到的教育究竟和白人孩子所受的教育有何不同,是哪個環節使得我們的文化和傳統的子女教育不利於孩子表達和溝通能力的發展和提高, 進而阻礙了華人在職場中的進一步發展?

 

總體來講子女教育的方式有三種,我們把它們稱之為引導式,家長式,和放羊式。學術研究的普遍結論是白人家庭的子女教育傾向於引導式,而華人家庭更多的傾向於家長式。引導式教育強調的是尊重孩子的獨立人格,培養孩子的獨立性,自信和自我表達能力。而家長式教育則強調服從(也就是我們常說的“乖”),尊重長輩,重視傳統道德觀念,強調家庭和社會責任感。

 

進一步審視引導式子女教育,研究發現,白人父母常常會為孩子設定一些規定和界限。但孩子對這些規定有表達自己看法的權利和機會。如果孩子有不同的看法,父母允許並鼓勵孩子清晰地表達出來。如果孩子的觀點有一定的道理,雙方可以通過交流來影響對方,使得對方理解甚至同意自己的觀點。如果不能取得一致,則雙方會進一步談判以至達成妥協。如果孩子的要求不合理,則孩子還是要尊重家長所定的規矩。在整個交流的過程中家長的尊嚴仍然得到尊重。這種交流是一種雙向的交流。從孩子呀呀學語開始的整個成長過程中這種相互溝通和交流貫穿始終,包括和同學,老師及其他成年人的溝通和交流。這使得白人孩子有機會和條件不斷的練習,雕琢,改善和提高自己的溝通能力。這就是為什麽我們常常會看到白人孩子在各類活動中落落大方地趨前和同學的家長打招呼和交談。

 

再來看華人的子女教育。中華民族綿延五千年,在子女教育上自有其成功的經驗。但是在溝通和交流方麵,我們更加強調的是服從,是乖。也就是說基本上父母設定的規矩是必須要遵守的(不排除個別例外情況)。孩子基本上沒有平等地說服和影響父母的機會和餘地。我們常講父母對孩子是言傳身教,反映出的是一種單向的交流。對於很多第一代移民,成長過程中在家裏如此,出了家門在學校也是一樣。BBC最近的紀錄片(Are Our Kids Tough Enough? Chinese School)把中國文化中這種單向交流的現象清晰和準確的反映出來。一位中國來的女教師麵對嘈雜的教室厲聲大喝“全都聽我的!”(Listen to me!)。秩序恢複之後,英國學生也和國內的學生一樣靜靜地抄寫著老師在黑板上的筆記,沒有交流,沒有提問。這一情景把作者帶回到在國內成長的經曆。可以說,大部分華人在成長過程中沒有太多的機會來練習和提高表達自己,說服對方,甚至和對方達成妥協的技巧。

 

為了更好地理解不同的成長經曆所造成的差異,我這裏用一個華人都熟悉的情景來做類比。試想你的一位朋友從呀呀學語就開始練習鋼琴,一直到二十幾歲大學畢業從未間斷。而你由於各種原因沒有接觸鋼琴,或很少碰鋼琴。這樣二十幾年後到工作的年齡時,你們之間鋼琴技藝的差距是可想而知的。如果你的這位朋友在鋼琴上還頗有天賦,常常贏得各種青少年比賽,此時你們兩人如果同時申請一個樂團鋼琴師的職位,你認為你的幾率有多大?

 

同理,白人在成長過程中不斷地練習和提高交流和溝通能力,而我們卻很少有這種機會。這樣當我們和白人一同進入職場,對比一下前麵鋼琴的例子,你會意識到華人和白人之間在成長過程中曆經二十幾年所積累的在溝通能力上的巨大差距。同時要知道,能夠達到高階管理層的白人都是在溝通交流上頗有天賦的人,則這種差距就更是令人震驚。也就是說我們一進入職場就處於巨大的劣勢。這時你認為我們進入高階管理層的幾率有多大?

 

這種溝通和交流上的差異不僅阻礙華人在職場中的進一步發展,對中國和世界的交流以至提升中華民族在世界範圍內的軟實力也是深有影響的。而且這種影響並不因中國的政治製度而有根本性的改變,因為這是文化上的差異。作者將在後續的文章中對這種影響做進一步的探討。

 

為了改變華人在職場中的困境,我們個人後天的努力自然是有幫助的。印度裔在高科技領域湧現出一些傑出人士說明,在美國這一開放的環境裏,即使是來自不同的文化背景,你隻要有能力還是會有發揮的空間的。長期的殖民曆史使得印度的文化在某種程度上一定會受到西方文化的影響。這或許可以解釋印度人在西方的成功。但對我們華人來講,要從根本上改善,需要我們從子女教育入手。父母要為子女提供平等溝通和交流的機會,而這本身對華人父母而言也是一種挑戰。

 

[ 打印 ]
閱讀 ()評論 (11)
評論
Twinlight 回複 悄悄話 種族競爭導致白人從根本上不相信亞裔,尤其是東亞裔
hunwei 回複 悄悄話 耍嘴皮子華人不行,日本人更不行

估計白人一輩子說的話比華人多50倍
海智子 回複 悄悄話 中國人不團結,無法抱團,印度人抱團。
ljwxc01 回複 悄悄話 寫得很有深度,難得的好文章。

華裔社區應該重視這個問題,要研究白人和印度家庭怎麽教育自己的孩子,我們要反思我們哪些方麵影響了孩子溝通、領導能力的發揮。
維立 回複 悄悄話 寫得不錯。“十全老人“的評論也很中肯。“耍嘴皮子“這個說法就很成問題,就顯見對溝通和表達能力很不重視。

回複 '十全老人' 的評論 :
玉涵 回複 悄悄話 有道理,發現美國的領導都能說會道德:)
ingodwetrustforever 回複 悄悄話 華人家長有幾個在家裏是民主的? 有幾個是平等對代孩子的? 有幾個能尊重孩子, 順起自然的發展的?
依稀可見的夢 回複 悄悄話 華人父母對孩子是言傳身教,反映出的是一種單向的交流。白人父母常常會為孩子設定一些規定和界限。但孩子對這些規定有表達自己看法的權利和機會。這種交流是一種雙向的交流。寫很有深度,值得思考。
needtime 回複 悄悄話 有幾個華人家庭會覺得靠嘴皮子能營生? 小時候沒挑戰,大學畢業後就更難啊。 文化傳承引起的吧。
沒有民主傳承的文化, 在家裏就不是靠辯論,說服來經營的呢。 讓孩子們學會真很難的!
十全老人 回複 悄悄話 關鍵是華人家長還看不起溝通能力,覺得那是耍嘴皮子,喜歡埋頭苦掙工分。
mamacao 回複 悄悄話 寫的很有道理。好多東西是基因裏的,骨子裏的,很難改。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