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篇專欄文章談了如何降低收入的一些合法而可行的途徑,今天討論如何降低資產問題。要想拿到獎助學金,除了收入外,另一很重要的條件是資產要少,但多少算少,各種資產怎麽計算是很難說清楚的,不同的資產對資助的影響也很不透明,各個學校還不一樣。申請聯邦資助相對比較清楚,什麽算什麽不算一目了然,但申請私立學校的資助時就難說了。比如自住房的淨值(equity),FAFSA 不需要申報,而CSS 要報,很多私立名校不算資產,但有些卻算,他們的理由是你可以從房屋淨值中把錢借出來,供小孩上大學。
坦率說,如果你家庭收入在10萬或15萬以上,你小孩上州立大學(如Rutgers), 即使你們沒有什麽資產,你也不太可能拿到資助;如果你收入在30萬以上,你小孩上再昂貴的大學,恐怕也一分錢拿不到,乖乖地掏錢吧,當然這裏說的都是need-based 資助。我們現在討論的是你收入在10萬以下小孩上州立大學,或是收入在20萬左右上私立名校,這種情況下,你就需要好好規劃一下,想辦法降低你的資產,爭取一些資助。而據我近20年的從業經曆和了解,華人在申請資助方麵是很吃虧的,蓋因華人愛存錢,省吃儉用都要攢錢。我有一個客戶收入不算很高,夫妻倆年收入不到10萬,但銀行裏居然存了近20萬。而反觀老美,同樣收入,老美多半吃光用光,存下的錢一定遠遠少於華人,但正因為資產很少,所以在申請資助時很占便宜,可能拿到不少獎助學金。
我們看看幾個藤校的情況。哥大(Columbia)說許多收入在20萬以上的家庭也拿到了資助,如果他們隻有“typical assets” (代表性的資產額)的話, 哈佛大學說各種收入的學生家庭如果有 “大量”(significant) 資產,其自付部分就要大於那些沒多少資產的人士,也就是你拿到的資助就少或根本沒有。Yale 大學官網說,15萬-20萬年收入的家庭,99%都有資助,平均$26500. 賓大(Penn)給出了2015年入學各個收入段的資助情況,家庭收入在19萬到22萬的新生84%都有資助,年收入在22萬以上的也有大概三分之一的人有資助。當然前提是這些家庭隻有 “typical資產” 。所以從這些名校公布的資料可以看出,第一,收入影響資助,但資產同樣有影響,而資產到底影響有多大說不清楚,各個學校從未公布過這方麵的數據。第二,如果你的資產額屬於“代表性”範疇,你拿到資助的金額就多,如果你的資產大於這個範疇資助就少或沒有。第三,這個“代表性”資產是按老美的標準算的,到底多少算常見,我隻看到哥大的官網說,年收入10萬家庭 “typical asset”是25萬左右,這是包括家庭淨值的,如果去掉家庭淨值,我估計也就5萬左右。 其它學校沒有公布這一數據。但我相信同等收入下,老中家庭資產額一般都遠遠超過老美家庭,而各個學校說得很明白,如果你有大量資產,就一定會影響你的資助。我有個客人的小孩上了知名的私校,他們家收入20餘萬,但幾乎沒有資產,結果拿到了約一萬美元的資助。他的朋友家庭年收入與他差不多,但有投資房,兒子也上私立名校,結果一分錢資助也沒有拿到。
資產到底怎麽算?盡管有各種公式,但到底怎麽算,恐怕誰也誰不太清楚,聯邦相對簡單一些,常用的公式是5.64%, 但私立學校就難說了,各個學校不一樣,而且資產與資產還不一樣,沒有統一的公式,有人說是5%,但我是很懷疑的。比如你存了20萬529,隻有一個小孩,難道這20萬529資產每年隻算5%, $10,000, 這顯然不對,因為529本來就規定說是要專款專用於上大學。
如何減少資產?目前已到年底,對於有大量流動資產如銀行存款、共同基金投資的人來說,你能做的就是在填報申請之前,把這些流動資金轉到不需要申報或是要申報但影響很小的地方去,比如人壽保險和年金。以前的文章說過,人壽保險在FAFSA和CSS都不需要申報,年金在FAFSA不用申報,在CSS中要申報,但有些學校在計算資助時不算,有些學校算但影響很小。
可以中途cancel而沒有損失的人壽保險和年金 大部分保險和年金中途cancel, 尤其在頭幾年cancel會有很大的損失,但也有幾種年金產品和人壽保險中途可以cancel把放進去的本全部拿回來,沒有損失。我們曾有客戶2013年初放了5萬在這種年金中,2014年確實需要錢,而把這個年金cancel,保險公司還了他5萬另183,這183元算是利息。當然利息不是保證的,但本金是保證歸還的。還有一種人壽保險,5年後可以cancel而把所有的本拿回來。另一種保險產品可以3-4年後可以把放進去的保費大部分拿回來,你還擁有一個保額降低但保證終身的保險。(範琦勇原創,版權所有,侵權必究, 10/12/20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