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穀清流

生活,那上帝刻意構築的魔宮。歡樂的時刻,最需要警醒而不是懈怠;陰鬱的日子,最可貴的還是樂觀和耐心。
正文

驢象之間的掙紮 (三)

(2016-09-11 15:41:36) 下一個

   (四)移民文化和美國文化

  在奧巴馬和小布什出現之前,美國曆史上最差的總統稱號一直被吉米·卡特所蟬聯。羅納德·裏根則被認為是迄今為止美國曆史上最偉大的總統。但裏根這樣一位被公認的最好的總統,當初在與卡特的競選中,其在少數族裔中的選票卻遠遠低於卡特,裏根是憑借在白人選民中的大勝才問鼎了總統寶座。也就是說,如果一切按照少數族裔的民意,那麽還是卡特在台上。曆史已經證明,卡特的確是美國曆史上最差的總統之一。他沒有膽略,沒有才華,也沒有魄力。在重大問題上,卡特缺乏領袖的敏銳和直覺,沒有戰略眼光。尤其是在世界能源危機和伊朗人質問題上,卡特把他的無能暴露無遺,以至於在混亂動蕩的局勢目前他不得不通過發表總統講話安撫人心,但展現在美國人民麵前的,卻是一個沮喪、無能、軟弱、茫然的弱者形象。卡特這樣的老好人不被美國人民所認可。而裏根在美蘇冷戰時期所表現出的膽略、勇氣、堅定、果敢和遠見深得美國人民的敬佩。裏根以他的強硬作風使美國得以重建,使世界秩序得以徹底改觀。他1980年入主白宮時接手了卡特留下的經濟爛攤子。他用兩屆任期力挽狂瀾,最終結束了美國70年代通脹猖獗、利率高漲的慘狀。裏根離任時,美國經濟已經六脈調和,重新踏上了新一輪騰飛的跑道。裏根那勇往直前、義無反顧的施政手法,奠定了90年代後美國科技創新不斷、經濟蓬勃發展的基礎。英國保守黨黨魁霍華德一語概括了裏根在歐美人民心中的地位:“裏根是我們時代的巨人,他為世界贏得了冷戰。”。裏根在生活中也表現出了一個紳士的風度和堅強。即使在病痛折磨麵前,他依舊堅韌、鎮靜而又不失幽默感。在被欣克利的槍子擊中後推往急救室的路上,裏根頭腦還很清醒,他還對主刀的外科醫生們開玩笑說:“我希望你們都是共和黨人!”主刀的外科醫生其實是個民主黨人,但他立聲應道:‘我們今天全是共和黨人,總統先生!”。在美國人民心中,裏根是真正的男子漢,是美國精神的化身,是一個紳士,更是一個卓越的領袖。

  如果從少數族裔的視角,依照少數族裔的理念,卡特並沒有什麽不好,甚至備受青睞。而少數族裔選民對裏根反而印象平平,他們至今也無法理解為什麽美國人民會如此愛戴裏根、懷念裏根。這也從側麵說明了少數族裔文化、新移民文化和美國文化的抵牾之處。這裏就引出一個新的話題:美國是如何強大的?

1. 美國強大的原因

  關於美國的強大,學者們會列出很多原因:憲政體製,法製社會,市場製度,民主政治,教育為本,移民人才,自然環境,曆史機遇,等等。其實上述所謂的原因更多還是結果,而不是根源性、本質性的原因。如果上述元素一概保持不變,繼續保持民主製度、市場經濟、三權分立、法製體係,等等,而美國原三分之二的主體人群卻移民去了加拿大,國家完全依賴三分之一少數族裔在治理,人們可以想象會是怎樣的結果,美國10年後會是怎樣的狀況和局麵。以澳大利亞為例。澳大利亞被公認為世界上最適合居住、最美麗的一個國度。如果當初不是英國人率先殖民了這片土地,而是葡萄牙人,那麽今天的澳大利亞一定會更像葡萄牙或是巴西,而不可能是如今的澳大利亞。如果是印度人占領了這片土地,它會更像旁遮普邦。如果是蔣委員長帶領國軍撤到了那裏,它會更像台灣。總之,它都不會像今天的澳大利亞。

  世界上任何一方土地,它能發展成何種局麵,最最關鍵的還是什麽樣的人在那裏生存,秉持什麽樣的文化和精神在那裏開拓和經營。文化這個詞有些抽象。廣義的文化包括物質文化和精神文化;狹義的文化指精神文化,涵蓋宗教信仰、道德倫理、風俗習慣、哲學美學、語言文字、文學藝術、政法製度和文物典章等。美國能發展到今天,是創建它的人和這些人身上所體現的文化的原因。這是一切原因的最終原因,一切根源的原始根源。人的問題姑且不談。下麵就談談美國文化。

  離開了客觀存在,很難討論一個主觀的概念。離開了現實的世界,很難單純討論文化的優劣。如果人類已經邁入了公元8000年(如果那時地球上還有人類的話),也許那時已是人人互助互愛,家家安居樂業,環球堯舜,德行天下,仁愛普世。我們目前流行的思潮想必是原始而落伍,野蠻而陳舊。丹麥墨子的思想和法蘭西的東郭先生主義也許是那時最時尚、最流行的思想。但在迄今為止的人類這種物競天擇、優勝劣汰的實際曆史麵前,毋庸置疑,美國文化是最先進、最具競爭力、最優秀的文化。它優秀不優秀,不取決於某部分人情感上如何看待它,而是它控製了世界,稱霸了世界,引領了世界,而世界也在向它看齊。首先,他們曾有大英帝國這樣一個稱雄四海、如日中天的老爸,但並沒有躺在老爸的家業上吃老本,或是因為“我爸是大英”而招搖過市、自鳴得意。而是不遠萬裏、漂洋過海,甚至為了自己的獨立和發展和老爸翻臉並不惜流血一戰,說明他們有自強不息、不避子卯、誌在必得的優秀文化基因。在發現了西部的新天地後,獵人、礦工、牧民和農民,麵對各種各樣的艱難險阻,他們拋棄一切陳規陋習,手握獵槍,舉家向西部遷徙,途中不少老人和婦孺因病死去,但並沒有阻礙他們西進開拓的步伐,說明他們不懼艱險、勇於開拓,而不是膽小怕事、固守荒山。他們沒有小富即安、求穩怕變,而是不斷尋找新的土地、新的財富,審時度勢、主動出擊,一舉奪取西班牙控製的波多黎各和關島,為子孫後代打下了今天的千秋基業。二戰前人民的生活水平已經小康,很多普通人家也有了遊泳池之類的設施,德國也並未襲擊到美國本土,但為了強國的雄心和戰略企圖,富貴而能不怕犧牲,不怕流血,投身二戰,說明他們為了尊嚴和發展敢於亮劍,而不是止爭息訟,化幹戈為玉帛。印度支那赤化的烈火,遠未燃燒到美洲,但卻未雨綢繆、雖遠必誅,發動越戰。說明他們不會坐以待斃、任人擺布、忍氣吞聲。他們曆史上也有很多值得大書特書的名人:華盛頓、傑斐遜、愛迪生、富蘭克林......但他們從不要求學生去頂禮膜拜名人。因為他們堅信,世界上沒有仙,隻有人,每個人都可以通過努力實現自我、超越前人。說明他們不迷信聖賢,更相信自己,而不是造神運動、個人崇拜、虛偽幼稚。美國曆史上沒有偉人,美國的偉人就是千千萬萬普通的美國民眾。這就是美利堅的精神和文化:無畏無懼、勇於冒險,相信自己、好為人先,嚴謹認真、自強不息,捍衛尊嚴,強橫好戰,團隊精神、互助協作,粗獷豪邁、從容樂觀,我行我素、本性率真。簡言之,就是紳士兼勇士,理性加血性,現實、樂觀、勇往直前。這就是美國能夠西臨太平洋,東瀕大西洋,獨步天下,引領全球的最根本的原因。

2. 移民結構的變化和移民文化的特質

  60年代,美國移民的來源國依次是德國、愛爾蘭、英國、意大利、波蘭。這些國家所代表的歐洲次文化與美國主體文化多有重疊之處,雖有齟齬,但歸化為美國文化仍然相對容易和快速。目前,美國移民來源國前五名依次是墨西哥、印度、中國、菲律賓和越南。其代表的次文化與美國文化重疊較少,而排斥性較多。毋庸諱言,新移民文化、少數族裔文化和上麵所說的美國主體文化是不同的。其實不同也屬正常。如果大部分發展中國家也有和美國同樣的文化和精神,也輪不到美國一枝獨秀、獨霸天下。目前的狀況是,隨著少數族裔比例的增大,融入主流文化速度的減緩,逐漸形成了種種區別於美國主體文化的次文化,暗中消蝕著主體文化。部分少數族裔民眾、部分新移民雖然很享受美國的國際地位和經濟繁榮,但在心理上卻又不自覺地用非主體文化、原祖籍國文化對造成了美國強大的美國文化持排斥和非議的態度。

  唐雲馬出生在一個弱勢家庭,父親唐昏僧窮愁潦倒。在命運麵前,唐昏僧總是怨天尤人;在難題和考驗麵前,昏僧總是夜不能寐;在決斷麵前,昏僧總是患得患失;在親朋好友的裝聾作啞實則是食親財黑麵前,昏僧總是心慈手軟;在惡鄰的得寸進尺麵前,昏僧總是步步退讓。種種遭遇在雲馬幼小的心靈裏種下了悲情的種子。唐昏僧有個弟弟,喚名唐杜邦,事業蓬勃,家道殷實。唐昏僧常對兒子雲馬說,唐杜邦才華不如自己,但卻總是得到老天的眷顧,鴻運當頭,順風順水,這個世界是很不公平的。幼小的雲馬總覺得自家命運不濟一定是老天不公,常為父親的落魄而憤懣,為叔叔的騰達而妒恨。唐雲馬10歲那年被唐昏僧托付給了唐杜邦。來到叔父家後,雲馬突然有了新的發現。他發現叔叔在處理問題上的思維和應對方式與父親唐昏僧判若雲泥。在難題麵前,杜邦從不幻想,而是著手切實應對;在追求目標時,杜邦全力以赴、一往無前;在保姆的要挾麵前,杜邦鐵石心腸,果斷辭退;在惡鄰的挑釁麵前,杜邦迎頭痛擊、毫不留情。雲馬從沒聽過唐杜邦對生活的抱怨和自憐自艾,即使明天要和豪強集體械鬥,今晚卻能鼾聲如雷。雲馬終於明白,父親的落沒和叔叔的發達原來竟是性格的差異,並非昏僧所說的運氣。

  國家也是一樣。對於很多移民而言,他們看不到美國強大的人的因素、文化的因素這種決定性的原因,而更多是被細枝末節的外部客觀因素所蒙蔽,比如兩次世界大戰的絕佳機遇,自然地理環境優越,等等。其實,再好的礦藏賜予那些好逸惡勞、欺軟怕硬、衝動暴力、自相殘殺的民眾,他們仍不能有效開發和利用。再美麗的環境任由愚昧無知、畫瓦書符、撮土焚香、食古不化的族群經營,依然會煙霧彌漫、汙濁色腥、土崩魚爛、舉國糞便。不論複製多麽先鋒、前衛的社會製度,無論人均資源再多,主體民族精神扭曲、文化腐朽、民眾素質過低的國家,絕無可能成為實際意義上的先進國家。這在印度、菲律賓這樣的民主國家和沙特阿拉伯、委內瑞拉這樣的地球聚寶盆那裏已經得到了驗證。因為他們秉持著第三世界的文化和思維。第三世界的這種結局與第三世界的文化和思維有直接關係。如果這第三世界的思維方式是正確的,這文化是先進的,這人是有勇氣的,那國家也斷不會出現汙泥濁水、治安不靖、貪汙腐敗、獨頭政治、金玉其外、敗絮其中的狀況。想享受超級大國第一世界的待遇,就不能懷揣第三世界的思維。美國能成為第一世界,必定是一種不同於第三世界的文化理念在支撐。如果真心希望美國能作為第一世界繼續存在下去,就應該盡量去接受新的思維方式、文化理念和民族精神。用第三世界的思維去期待第一世界的結果是絕無可能的。

3. 移民文化和美國文化的抵牾

  新移民文化和美國文化的相互排斥是多方麵的。但在以下三個方麵表現比較突出:

  一是以悲情文化批判騎士文化。

  廣大第三世界國家的人民大多是在一個屈辱的曆史環境中成長的。這個屈辱的過程又反過來影響到了潛在的文化理念,並使人們形成了習慣。這個習慣性的理念可以總結為:忍氣吞聲、節節退讓、欺軟怕硬、異想天開。而世界上每個曾經的強國恰恰相反,無論是今天的美國,過去的前蘇聯、大英帝國、奧斯曼土耳其帝國,包括中國曆史上的漢朝、唐朝,其理念大相徑庭。強國的理念是:以我為主,主動出擊、先發製敵、咄咄逼人。新移民的這種弱勢思維和悲情訴求表現在政治上,就是對美國對外政策的本能批判和心理排斥。俄羅斯自莫斯科小公國建立至今已參與了46場戰爭,其中隻有2場是自衛,其餘全是“侵略”。美國自建國至今更是打了200多場戰爭。戰爭是這些國家保持強大的重要原因。拋開人類世界的現實存在,站在一個超然的立場,每一個有人性良知的人絕不會讚美和謳歌戰爭,而隻會譴責戰爭對生靈的戕害。但是如果直麵人類社會這樣一個物競天擇、適者生存的現實,必須看到,尚武精神和國家主義畢竟是對本國子民的最好保護,對國家利益的切實維護。大部分發展中國家的移民意識不到強國強大和這種主動惹事的民族性格的內在必然性,下意識裏就無法理解美國對國際事務的積極介入,表現出對美國在國際上主動采取軍事行動的疑惑、反感和排斥。

  美國這種強國氣質表現在普通民眾的性情愛好上,也與廣大發展中國家被壓迫民族大異其趣。美國民眾多是些偏重冒險、刺激的興趣愛好:航海、攀岩、衝浪、蹦極、跳傘、滑翔、騎馬、野營、橄欖球,等等。這些愛好均不對亞非拉新移民的口味。新移民也自我感覺到了和美國民眾性情愛好的格格不入。放眼社會,人群之中,膽子大、喜歡碰硬的人不受欺負。國際上,強國都不懼打仗,反而敢於打仗、善於打仗。如果這個事實讓很多人情感上感到別扭,那隻能說明他們對人類的動物性征和進化程度的認識還不夠客觀、不夠實際。從這個層麵看問題,小布什主導的伊拉克戰爭在戰術上是個錯誤,但在戰略上其實還是美國主動進取精神的一貫體現。如果單純把伊拉克戰爭看作好勇鬥狠、窮兵黷武,仍是一個淺層的認知。如果從批判這個戰術舉動發展為對美國先導介入、主控全局政策的全盤否定也是一種短視和矯枉過正。奧巴馬政府恰恰是犯了這個錯誤,出於道義上的承諾,未能統觀全局,倉促撤兵伊拉克,不僅造成美國伊拉克戰爭勝利成果的前功盡棄,更造成了伊斯蘭極端勢力趁勢崛起,肆虐歐美,嚴重危害到世界的安全和安寧。

  既希望享受開元盛世的繁榮,又念念不忘用祥林嫂的悲情和愚昧去指責武則天的鐵血和霸氣,是十分滑稽的。如果一定要堅持用祥林嫂的心態去經營社稷,就必然要承擔它的屈辱後果:被動挨打、忍氣吞聲、灰頭草麵、道盡塗窮。

  二是以草根文化排斥紳士文化。

  人在長期被壓迫的環境下會漸漸造成性格的分裂和扭曲。發展中國家新移民中有那麽一部分人,他們身上時時表現出一種對上溜須拍馬、對下頤指氣使,勾心鬥角、笑裏藏刀,嘴尖皮厚、胡吹海摔,小眼薄皮、吃肥丟瘦的不良習慣。這也是很多新移民白領不願和移民共事而更願和美國人共事的原因。部分新移民這些不自覺流露出的行為舉止與一個引領世界的文明強國所要求的尊嚴、品行、風度相距甚遠。客觀地看,這當然不完全是新移民自身的原因造成的,也許是曾經被壓迫、被奴役的曆史使然。但這樣的生存習性和文明程度不能支撐一個超級大國的輝煌卻是顯而易見的。美國這套司法體係和社會理性得以維持要求國民必須具備幾點基礎的現代文明:人格的尊嚴、人性的良知和承擔的勇氣。

  新移民常常會被美國社會的某些表象所迷惑。誠然,美國社會的確有紙醉金迷、人欲橫流、享樂至上、個人主義的一麵,這是人性張揚所衍生的副作用。但如果隻看到同性婚姻、變性如廁、人獸交媾、吸食大麻,就以偏概全,看不到相信自己、自力更生、勇於冒險、標新立異的另一麵,也是一葉障目、不見泰山。在美國民眾中,確有相當一部分人群,具備真正維護社會正義、擔當起社區與國家責任的勇氣,有信仰,不以享樂為人生終極目的,具備高貴的道德情操與文化精神。有相當一部分人,具備自由的靈魂,有獨立的意誌和判斷力,具有知性和道德的自主性,不為政治強權與多數人的意見所奴役。這些恰恰是很多發展中國家民眾所普遍缺乏的。發展中國家民眾對強權的畏懼,對邪惡勢力的妥協退讓,對權威聲音的盲從,對成功作為光宗耀祖手段、聲色犬馬獲取的解讀,均反映出在對個人行為的約束和理想的追求上麵仍然停留在一個早期的文明階段。

  世界強國的頭銜和其強國國民的稱號都必須與其人民的品德、知性、行為相符,否則,縱使表麵曇花一現、富比陶衛,亦不能真正進入先進國家的行列。作為世界領袖國家的真正意義是指其在精神和高尚行為上的文明引領地位。強國國民精神的閃光之處,那就是人民在文明地活著,理性地活著,優雅地活著,有尊嚴地活著。民眾不會為了一些眼前的現實利益罔顧社會基本道義,去背信棄義,去不擇手段。而發展中國家新移民中有那麽小部分人,受草根文化長期熏陶,或悠悠忽忽、無所用心;或空頭支票、言而無信;或訛言謊語、人心難測;或製假造假,見利忘義。這些都在暗中衝刷著一個文明國家長期積澱的道德底色。而這部分人不以自己投機取巧、損害社會誠信體係的私智小慧為恥,反以為美國主體民眾高度文明孕育下的質樸和誠實為愚鈍。如果我們全麵觀察,美國的知識階層和精英群體的相當一部分,還是能體現出堅定的信仰、高貴的氣質、悲憫的情懷、寬厚的愛心、清潔的精神和堅韌的生命力。這是這個社會能夠基本良性運作的保證,是美國文化能引起世人共鳴、引領世界的內在因素,也是廣大移民從內心認同美國、喜歡美國的很重要原因。

  三是以感性思維代替理性思維。

  很多第三世界新移民的思維,與他們過往的生活方式一樣,與美國民眾有非常顯著的差別。這些新移民思維的特點,在於他們的思維十分感性具體,缺乏抽象力或邏輯能力,集中於描繪表麵的現象,無法認識事物的內在關聯,這種思維方式可以稱為感性思維或直覺思維。感性思維的特征是它的非邏輯性質,它對於主體和客體,精神和物質還沒有區分,不知道事物之間的因果關係,也不存在探究事物的原因的驅動力。

  理性思維認為現象裏有原因的地方,感性思維則認為各種現象中有一種神秘的力量在起作用。美國人民不會相信人可以變為神,某個人是不可超越的,某個結果是沒有原因的超自然的存在,某些規則可以亙古不變,人可以通過欺騙、安慰自己而改變事物的麵貌。而不少新移民卻可以從感性思維的原生態模式裏認為是可以的,一切是可信的,並沒有什麽荒謬之處。他們眼中的自然界和感性事物,永遠被一種神秘的力量主宰著。

  美國目前有一億人口不工作,政府每年花費超過1萬億美元用於維持超過三分之一的美國人口的生存。麵對這個基本事實,任何一個有基本理性思維能力的人都會意識到,美國處於經濟大蕭條之中,國家走錯了方向,國家在衰落之中。由於美國的主流媒體不報道排隊領取食物的美國民眾狀況,不報道街上的流浪漢的數量,因為他們的責任是竭盡一切所能鼓吹現有利益集團關於經濟複蘇的論調。如果有人質疑過去8年以來美國是否遭遇過經濟蕭條,對現狀持辯護意見的群體的回答一定是否定的。左翼理想主義者控製的傳媒、為了上位不擇手段的政治家、混水摸魚的華爾街銀行家們以及左傾的美聯儲官員們共同調控了數據讓它看起來更像是經濟平穩、國泰民安。這些均能輕鬆忽悠那些以感性思維為主導的新移民群體。

  基於這種感性思維,發展中國家新移民中有很大一部分人還繼續保持著造神運動的傳統。他們寧願相信比爾·蓋茨是不同的人種,自己永遠無法企及他的成果。他們會自覺地把華盛頓、林肯當作甘地這樣的神去頂禮膜拜,下意識裏從心理上授予政治人物、億萬富豪、名人歌星道德方麵的特權。他們會把愛因斯坦這樣獲諾貝爾獎的學者的理論當成宇宙的終極結論,甚至根絕了繼續創新挑戰的欲望。

  這種感性思維的另一個特點則是情感主導理智。奧巴馬憑借一句“改變”,便輕鬆吸引了71%的拉美裔和93%的非裔選票。他們根本不會花一分鍾時間理性地想想“改變”從何而來?這些空頭承諾如何通過現實的條件兌現?一個沒有任行政管理經驗的人如何能突然具備領導一個世界超級大國的遠見、魄力、膽略、統籌能力和領袖氣質?如何能統帥美國引領全球?

  小學生小明同學曾總結過自己和豬的區別。
    豬=吃飯+睡覺
    我=吃飯+睡覺+學習
    所以
    我=豬+學習
  不少新移民的感性思維模式和小明同學異曲同工。奧巴馬隻得到了39%的白人選票,卻得到了63%的亞裔選票。這部分亞裔選擇奧巴馬是因為他們欣賞奧巴馬的施政綱領嗎?非也!他們恐怕連奧巴馬的施政綱領具體是什麽也不見得清楚。這部分亞裔的思維是這樣的:我是少數族裔,奧巴馬也是少數族裔,所以奧巴馬被人看得起,說明我也開始被人看得起;奧巴馬今天當總統,就是我們同類人在當總統;奧巴馬現在的成功,就預示著我將來也能同樣成功。真實的事實可能南轅北轍。一個長著黑人形象、有一半白人血統,完全由白人家庭撫養大的人和傳統的非裔民眾本是風馬牛不相及,和這些亞裔更是蟹匡蟬縷、了無相幹。即使是傳統的非裔民眾被選上,也不意味著亞裔會有同樣的機會,更不意味著亞裔的人權和地位會相應提升。有時甚至相反,反倒在某些方麵使亞裔被進一步打壓。事實上,美國名校中每年都有非裔學生組織因對非裔教授和學生比例偏低不滿而組織的群體抗議事件,這些抗議已經讓那些沒有道德脊梁又想息事寧人的學校管理階層暗中下調了白人和亞裔的錄取比例。普林斯頓大學教授Thomas Espenshade用10年的時間詳細分析了全美10所名校錄取新生的種族背景及大學入學考試成績。根據他的研究,拉丁裔、非裔比白人進同所名校的幾率高5倍,而亞裔的機會還不到白人的三分之一。也就是說,同等條件下,拉丁裔、非裔比亞裔學生的錄取機會高了十幾倍。這種歧視在人類已經邁入二十一世紀的文明時代已經到了瞠目結舌的地步。這個鐵的事實可能是那些具備小明思維的亞裔完全始料不及的。可歎的是,亞裔中的東郭先生分子在被販賣和幫人販子數錢的過程中還表現出了歇斯底裏的狂熱和自以為是的偏執。這的確因應了中國的一句古話:人必自侮然後人侮之。

4. 美國文化和美國的未來

  如上所言,新移民的次文化在被同化於美國文化之前對美國主體文化有著實際的侵蝕作用。而代表這種次文化的新移民選票對美國的未來走向也有一定的盲引效應。裏根的成功和卡特失敗的事實,奧巴馬花拳繡腿、毫無作為的八年空耗的執政經曆,已經證明了少數族裔民眾中有更高比例的人存在判斷力的缺失以及這種缺失可能對國家和自身帶來的實質損害。

  每個住在美國的人,如果他以為發了工資,就傾足月的工資買一箱科羅娜啤酒,喝個爛醉如泥、欲仙欲死,吃飽了今天,不管明天,美國經濟也能無緣無故如日中天;如果幹了五分的IT工作,便用三寸不爛之舌的孟買英語吹成十分,企業也能持續創新;如果以為忍氣吞聲、明哲保身,美國社會也能自動公正、公平;如果遇到麻煩不去找警察反而去勞駕黑手黨,美國也能司法彰明.....這些可能隻是新移民的黃粱美夢、空花陽焰。恰恰相反,忍氣吞聲、顧影自憐並不能贏得強者的尊敬,以德報怨、韜光養晦而期待和獸類民族“世世代代友好下去”也是農夫暖蛇、癡心妄想。美國的強大,隻能是繼承、發揚和光大以清教徒文化為根基的現代美國文明,而絕不可仰仗印加文明、瑪雅文明、種性製度、孔孟之道、西西裏黑手黨文化。所以,新移民群體應自覺避免對傳統習慣性思維陳陳相因、抱殘守缺,而當以變通的心態與時偕行、革故鼎新。

  從長期而言,美國必須保持高素質人口的絕對多數,保護美國文化的單一性,才能立於不敗之地。如果客觀上沒有做到這兩點,則必定走向衰落。每一個希望美國強大的人也應該義無反顧地維護這種文化的單一性。如果真心希望美國能繼續繁榮昌盛,美元能繼續作為國際貨幣一枝獨秀,美國能繼續獨步天下、引領群雄,就應該繼續發揚美國在西部大開發中所體現出的不畏艱苦、不怕犧牲、意氣風發、不斷尋找新土地、新財富的邊疆精神、拓荒精神、牛仔精神。繼續保持一往無前、豪邁樂觀、勇於開拓、探索不止的美利堅傳統。繼續拿出責任、勇氣、正直、堅定的品性,維護美國的道德使命感、自由價值觀、憲政體製、民主理念、創新文化和進取精神。這應當是每個意識清醒的移民的共識。
 

[ 打印 ]
閱讀 ()評論 (5)
評論
XC11 回複 悄悄話 好文章!
匡吉 回複 悄悄話 大讚,全是我想說的!所謂文化融合,隻能在相同文明水平的文化間進行,先進文化遇到落後文化,隻有兩種結局,要麽落後文化被先進文化同化,要麽先進文化被落後文化腐蝕。美國現在正麵臨這種選擇。
Lucs 回複 悄悄話 大讚!
文取心 回複 悄悄話 好文章。
音猶在 回複 悄悄話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