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穀清流

生活,那上帝刻意構築的魔宮。歡樂的時刻,最需要警醒而不是懈怠;陰鬱的日子,最可貴的還是樂觀和耐心。
正文

驢象之間的掙紮(二)

(2016-08-21 20:34:40) 下一個

            (二)民主黨政策對華裔的直接損害

   民主黨對華裔損害最大的政策便是它力主推動的平權法案。

   相較於主導美國二百年曆史之久的主流白人群體,少數族裔無論在政治、經濟、司法,還是在文藝和傳媒等諸多方麵,都居於極端的劣勢,處處是無形的屏障。華裔更是如此。平權法案打著照顧少數族裔和弱勢群體的旗號,把同是少數族裔和弱勢群體的華裔排除在應被扶持的範圍之外並在實際上進一步剝奪了華裔的原有權力,反映了平權法案的主觀性、政治功利性和本身的歧視性。

   平權法案對國家、對華裔其他方麵的隱形損害,不太容易被立刻察覺。但它在教育方麵的危害卻是最直接、最明顯的,明火執仗且立竿見影。班班可考的例子便是在其他條件相同的情況下,華裔學生若想和其他族裔的學生進入同樣的學校,則必須要比其他族裔學生的分數高一百至幾百分不等。 以東部常春藤學校為例,亞裔學生若要在申請通過率上與其他族裔學生平起平坐,其SAT成績需要高出白人140分,高出拉丁裔美國人270分,高出黑人450分。仿佛那處於社會底層的亞裔是占盡了各種特權淩駕於各族裔之上的世襲貴族,而必須予以壓製似的。這是二十一世紀人類世界獨一無二的怪象。盡管如此不公,但非裔、西裔及其背後勢力並不滿足於已占到的便宜。在加州,民主黨議員繼SCA5提案暫時擱淺後,又拋出了為亞裔族群具體分類的提案,更企圖通過這種手段進一步弱化華裔學生的成績優勢,將華裔學生的上升空間從法律上進一步壓縮,擺出了一副“我人多勢眾我就要欺負你”的架勢。加州民主黨議員的胡攪蠻纏、強詞奪理使加州華裔談民主黨色變,甚至到了膽戰心驚、杯弓蛇影的地步。

   白人在美國社會的各方麵都具有壓倒性優勢,政權、法權完全掌握在自己手裏。猶太裔則控製了華爾街和好萊塢,控製了美國的製藥業,控製了大部分傳媒,財富也是盡取囊中。非裔存在體能方麵的遺傳優勢,幾乎壟斷了籃球、拳擊等競技賽事,在橄欖球、棒球等領域占據了半壁江山,在音樂和表演方麵也獨領風騷,在政界、軍界、司法界也都有重量級人物。亞裔尤其是華裔,無論在政治、經濟、軍事,還是娛樂、體育和傳媒界,都是位卑勢微、悄無聲息。華裔由於自身文化和性格的原因,想有所建樹也是冰解凍釋、步履維艱。華裔以弱勢族裔之姿態,唯一可以期待在短期內有所突破的隻剩下了一條路:皓首窮經、刻苦讀書。而這條唯一能通向成功的路徑也要被平權法案的巨石所阻隔。

   客觀地看,華裔學生考試成績普遍較好,不見得是一定比其他族裔天資聰穎多少。除了少部分高科技移民外,絕大部份底層華裔民眾的資質並不出眾,更不會比主流白人群體占優勢,他們學習好無非是勤奮努力、加倍付出的結果。這種勤奮努力的生活態度是世界上任何一個文明社會都在尊重和提倡的。但平權法案恰恰是在事實上否定了勤奮付出的價值取向。平權法案對華裔學生造成的實際印象就是:勤奮努力並不能改變你的命運,誰讓你是華裔?學習成績好又怎樣?這要看人而定。而對非裔、西裔的結果則是:成績低,沒關係,名額本來就是留給你們的。勤奮不夠,不必多慮,對你們的要求是不同的標準。資質不足,毋庸擔心,反正還有資質好的替美國幹實事嘛!這種滑天下之大稽的實際情勢讓任何一個有人性良知的人無不感到啼笑皆非。

   世界上本來就存在著物種的多樣性,不同種族各自有著不同的種性差異和性格特質。優勝劣汰、各司其位、能者上任乃是人類社會進步發展應有的正常機製,並不能強行把每個族裔在任何領域都拉平。正如人們不會為了亞裔的票房而強行把球技稍遜的華裔濫竽充數進NBA賽場一樣,同樣也不應為了照顧族裔比例而把成績不達標的西裔、非裔降格以求“平權”進名門學府。如果華裔確有那麽一點沉下心來、刻苦用功、專注做事的特質,這在分工日趨複雜、專業要求日趨精密的現代社會也是難能可貴的。讓這樣專注用功的人做些技術工作,於社會、於民眾,於弱勢族群所賴以生存的國家的未來發展都是大有裨益,一個公道、正義、理性的社會實無必要去人為閹割。

   其實,平權法案的弊端並非無人知曉,對亞裔、華裔的歧視也不是個秘密。甚至連指導考生申報學校的專家都要建議亞裔在申請名校時要盡量淡化自己的族裔背景。一個白人專欄作家就寫到:“在我們這個國家,亞裔是最可憐的族裔,他們既沒有白人的權勢和金錢,也沒有非裔、西裔所受到的照顧。他們總是要付出比他人多幾倍的努力, 才能得到本來應該屬於他們的東西。”。一個成長在唐人街、後畢業於普林斯頓大學的華裔女主管,曾不無感慨的回憶自己兒時的曆程:“別人都以為隻有非裔、西裔童年經曆過不幸,成長環境差,要克服很多困難。殊不知我的家境條件並不比他們好,要克服的困難有過之而無不及。我每天除了上學,要照顧年邁的奶奶,要照顧兩個年幼的弟弟,還要時不時去餐館幫父母做些收銀的工作。全家6口人擁擠在狹小的閣樓裏,隻有晚上大家都睡了才有時間在廚房裏安靜地看書、做作業。我的童年,從不記得去飯店吃過飯,也不記得全家曾外出度過假。但普林斯頓對我的成績要求卻要高於很多家庭條件比我優越很多的其他族裔的學生。我是付出了比他人多數倍的努力才有了今天的結果。我覺得,美國的招生政策對我們華裔弱勢群體是不公平的”。這就是華裔被平權法案歧視的真實寫照。

   平權法案帶有相當的有色眼鏡和主觀臆斷。非裔、西裔學生曾經曆過的父母反目、家庭暴力、親人不睦從來不會被認為是文化和生活態度的原因,反而成為高校招生時被加分的因素,美其名曰“在逆境中成長,需要克服更多的困難”。一個超過被錄取的西裔學生100多分的韓裔學生在被斯坦福大學拒收後曾動情地說:“如果我的父母在我童年時離婚該有多好啊,那我也能加分被學校錄取了!”。生在二十一世紀的文明社會,卻給下一代留下如此扭曲的印記,這是對美國拔苗助長、削足適履的平權法案莫大的諷刺!

   令人側目的是,麵對平權法案對華人赤裸裸的歧視和掠奪,少數華裔知識分子和精英卻表現出了少有的泠漠和麻木。我想原因無非是以下幾個方麵:

   一是左翼理想主義思潮作祟。左翼理想主義是當今一個非常時髦的國際潮流,風靡了歐美。它是西方多年學校教育和左翼媒體灌輸的結果,無形中也熏染了部分華人。左翼理想主義憧憬著全民均富、人人中產、一切拉齊的社會效果,而完全不計其潛在的對經濟發展原動力的窒息效應和對智者、勤者的變相榨取和掠奪。左翼理想主義錯誤的實質是超越了人類的進化階段,漠視物種的差異、人性的差異和宗教的差異,自以為是、崇善自虐,是一種披著人道主義聖衣實則反科學、反人性的偽道學。西方的左翼理想主義和中國的東郭先生異名同實。如果這世上真有那歲月靜好、人畜相安的世外桃源,東郭先生的思想在那裏確實也沒有什麽不對,他甚至可以被追認為人道主義和綠色和平組織的鼻祖。不幸的是,現實世界的叢林裏遍布著豺狼虎豹,在這樣的世界裏,狂熱的東郭先生情結,隻能給本份的綿羊和馴順的麋鹿帶來實質的傷害和無休止的苦難。左翼理想主義者分不清楚罪犯的人權和平民的人權的區別,無法厘清勤奮奉獻者那基於義務的權力和好吃懶做者沒有義務的權力的本質不同。在左翼理想主義者眼裏,既然都是動物,狗和狼是一樣的,是同樣的圈養方式。既然都被稱作人,原始人、類猿人、進化中的人、被洗腦狀態下的人、古人、現代人,也是一樣的,也是相同的社會管理模式。福利政策、殺富濟貧、平均主義可以罔顧國情和民眾素質而普世推行,國家也會有取之不盡的財源任其消耗。左翼理想主義者大多是脫離現實的夢囈症患者、被情感神經支配的幻想家和缺乏生活閱曆的書呆子,極少是企業家、軍人和務實者。他們遠離這個世界的客觀真實,甚至從未真正接觸過窮人的社區和發展中國家的農村,更不了解專治政權的殘暴和極端宗教勢力的危害。他們從書本和傳媒中得到的信息很多,而來自實際生活磨練的信息卻很少。因為真實的信息少,所以雖然誇誇其談、自成一體,但大多是空中樓閣和紙上談兵。他們的理論不是基於現實人類進化程度和客觀物質存在狀態的務實對策,而是脫離實際自我編織的太虛幻境。左翼理想主義如此泛濫、猖獗,自然也忽悠了不少華裔精英。使他們誤認為虎嬰同寢、擠奶養貓是順理成章、高大上的人道主義情懷,殺頭便冠、拆東補西是先進的現代社會運作理念。左翼理想主義這種憐癰畜疽、姑息養奸如花癡般的執迷已經搞出了巴黎大爆炸、尼斯車襲遊客、慕尼黑列車刀砍平民、佛州酒吧濫殺無辜等一幕幕慘劇,使無數的平民百姓當了殉葬品,把一個太平盛世、好端端的歐美世界弄得人心惶惶、風聲鶴唳。左翼理想主義在民主黨中有大量的信徒。這也就是為什麽民主黨會常幹一些善意滿滿、慈心大發,而實際上卻是義刀傷子、自掘祖墳的事情。

   二是習慣性的綿羊心態。很多華人新移民是在一個艱苦的環境中成長的,有過被盤剝、被虐待、被潛規則的經曆,受過屈辱、不公正和反人權的對待,久而久之,便對“沒公正、沒尊嚴、沒希望”的狀態變得遲鈍起來,如今對不公正已有些麻木不仁,忍氣吞聲、逆來順受似已習以為常。似乎覺得平權法案雖不好,但比起貪贓枉法、指鹿為馬、草菅人命已經進步了很多,知足吧,差不多就行了。可悲的是,綿羊心態是一種潛意識,當事者並不能自我覺察。他反而覺得與平權法案抗爭是小題大做、吹毛求疵。綿羊心態的人失去了正常的人的血性和本能的反抗意識,隻是在被動等待搭上社會正義的順風車,卻認識不到正當權益、公平製度絕不會無端賜予和從天而降的實質。開著保時捷的孔乙己揮之不去滿腦的陳腐觀念,穿著牛仔褲的祥林嫂改變不了被主宰的屈辱命運。

   三是自掃門前雪的自私心理。某些華人精英雖然心裏也明白平權法案的歧視性和不公正,但卻感到自己的子女有王勃之才、柳永之誌,是華裔中的翹楚,並為此暗中竊喜。便想當然地認為,縱然有平權法案作梗也不怕,自己的孩子仍將憑借在華裔族群中的絕對優勢進入哈佛、耶魯等名校。至於其他華裔弱勢群體孩子的權力和前途,則管不了那麽多。這世上的紛爭層出不窮,哪是我等草民操心得了的?這種嬰城自保、獨善其身的小算盤表麵上是自私、短視的井蛙思維,其實質則是正直和勇氣缺失的奴性畢露,而其在挑戰麵前表現出的麻木、無為、散漫,是一盤散沙的民族劣根性的隱形遺傳。必須指出的是,盡管華裔勢單力薄,居住分散,但在美國這樣一個多種族的國家,華裔隻有捍衛自己所屬族裔的權力,才能最終保障自己個人的權力。

   四是跟風而動、以訛傳訛。針對華人對平權法案的質疑,主流媒體常常會有如下的說辭:美國大學招生不隻看SAT分數,還會全麵考量運動能力、遺留地位、申請信或推薦信的質量等。亞裔學生需要考取更高的SAT分數,不是因為大學的主觀歧視,而在於亞裔在其他方麵欠缺獨特性、能力或潛力。這話從邏輯上講雖並非完全沒有任何根據,但更多的還是為了安撫亞裔憤懣情緒的一種托詞。如果這世上竟有人能從十名高出400分的亞裔學生中看出他們普遍欠缺獨特性和潛力,反倒能從另外十名低400分的其他族裔學生中看出他們均具備獨特性和潛力,那要長著何等的鼠眼獐睛?事實果真如此嗎?60年代,從法律係畢業的黑人占總人數的1%,如今這個數字已是8%左右。但媒體避而不談的是,今天無法通過律師資格考試的黑人法律係學生比例,卻比白人學生的比例多了4倍。正是因為他們的水平無法達到實際的教育質量要求,這就是人為偏袒、激素催肥的後果。這也從反麵證明了所謂華裔隻是成績好而實際能力不行,其他族裔雖然成績差但有潛力的說法更多是做賊心虛的搪塞之詞。事實恰恰相反,身為公立大學的加州大學伯克利分校於1997年廢除“平權法案”,不製定族裔招生配額,亞裔學生的比例則由“平權法案”時的25%上升到了近年的45%。無獨有偶,完全憑成績入學的加州理工學院,亞裔學生比例也由90年代的20%左右增加到如今的接近40%。加州大學伯克利分校和加州理工學院不僅沒有因為亞裔學生的增加而削弱其學術創造力、國際影響力,反而長期雄踞美國頂尖學校的寶座。亞裔占近40%的加州理工學院更被國際權威機構評為超過哈佛和麻省理工的世界最好的大學。廣大的華裔同胞,雖不能自命不凡,但也絕不必自輕自賤。

   打著保護一兩個族裔的旗號同時剝奪另一個弱勢族裔的權益,本身就是新的不公平。而且它剝奪的還是另一個除了辛勤勞作外不占其他優勢的準弱勢群體的僅有權益。隻是因為這個族裔勢單力薄、選票了了,同時又性格平和、逆來順受,然後就可以裝聾作啞、泯滅良知了嗎?這難道是一個高尚文明社會的遊戲規則嗎?這反倒更讓人看清了,民主黨追求真正的公平是假,通過“平權法案”籠絡人心、撈取選票是真的政治謀略和企圖。可以說,平權法案是強加於華裔的新的不公平和歧視,是新時期的“排華法案”。它使華裔被部分剝奪了枯樹生花、鹹魚翻身的權力,被弱化了通過勤奮努力可以達到的理想高度。如果沒有平權法案的阻撓而完全憑成績招生,華裔學生在目前的醫學院和法學院將增加30%以上,在常春藤學校將增加20%以上,正是平權法案將這些發奮讀書的華人孩子的權力給剝奪掉了。千千萬萬普通的華裔民眾,他們起早貪黑、含辛茹苦,節衣縮食、忍辱負重,無非是想通過自己的犧牲為孩子提供一個較好的學生環境,期盼孩子通過刻苦學習,憑借紮實的成績走向成功之路。這是一個再樸實不過的願望,也是任何一個文明理性的社會都會尊重和保護的正常權力。可是他們做夢也沒有想到還有一個蠻橫的“平權法案”橫亙在他們掙紮奮進的路上。毫無疑問,平權法案正是架在華裔頭上的達摩克利斯之劍。麵對這種肆無忌憚的淩霸和侵犯,華裔民眾絕不應退避三舍、忍氣吞聲,而且一味的退讓隻能引起得勢者變本加厲的緊逼和盤剝。麵對這樣一個嚴肅的議題,如果個別人身為華裔,卻因為一己之私、蠅頭小利和烏托邦情結而與狼共舞、助紂為虐,甚至謠言惑眾,誤導選票,不僅是一種愚蠢和造作,更是一種對廣大華裔後代的遺棄和背叛。

           (三)華裔的矛盾心態和兩難境地

   華裔重傳統、講責任,愛護家庭,關心子女,提倡節儉,反對揮霍,崇尚勤奮努力,厭惡好吃懶做。這樣的價值取向和道德風尚與共和黨民眾的主要理念不謀而合。可以說華裔是天生的共和黨員。華裔的傳統理念和民主黨支持的同性婚姻、女權主義、廢除死刑、自由主義、大麻合法化、變性自由,以及包容懶人等等主張南轅北轍,但華裔新移民中的相當一部分人卻是民主黨的忠實選民和鐵杆粉絲。看似匪夷所思,個中的原因又是什麽呢?

   真實的原因有時反而異常簡單。那就是人性在理想與現實的衝突時所本能表現出的功利性、生存欲望和自我保護意識作用的結果。華裔新移民初來乍到美國,大多會感受到文化的隔閡和來自保守派民眾的排斥和歧視,較少感受到親近和寬容。坦白地講,歧視這個東西,是人性中固有的特質,是一個普世的現象。像上海人對蘇北人的歧視,北京人對外地人的歧視,等等,國人並不感到詫異,反倒認為很自然、很正常。客觀地看,美國保守派民眾對華裔新移民的排斥,這裏麵的確有成見的因素,這些成見來自於對早期台山移民的刻板印象。但在另一方麵,也確有華人自身的原因。部分華裔新移民不講衛生,不注意公共場合的基本禮儀,愛貪小便宜,不熱衷公益事業,缺乏社會責任感。另外,像小留學生謀害女友,考試找人代為捉刀,富二代飆車撞出人命,福青殺死表姐四個幼子,幾個華青偽造信用卡在購物中心采購奢飾品被抓獲,等等。經媒體一渲染,進一步加深了本地人對華裔的負麵印象。加之華人聚居區和唐人街的髒亂差也是有目共睹。少數華裔卑躬屈膝、奴顏媚骨、自我倭化,甚至大言不慚:“非老美不嫁”。諸如此類,都造成了保守派人士對華裔新移民的反感和鄙視。反觀民主黨,它的生力軍本身就是各少數族裔,它對新移民和少數族裔是相對寬容的。民主黨在媒體上建立起來的公共形象也是一個支持少數族裔權利、放鬆移民政策、提供更多福利給低收入家庭、提高高技術人才移民限額的政黨。既然華裔在白人為主的傳統社區很難得到認可,也隻有在少數族裔社區才能一展宏圖。而少數族裔社區基本是民主黨思潮流行的社區。所以華裔加入民主黨對競選公職、爭取政治上的地位客觀上更方便,華裔新移民在民主黨陣營也就更容易獲得成功。駱家輝、趙美心就是這方麵的例證。華裔在異國他鄉、舉目無親的的情況下,會不由自主地選擇一個相對容易融入的黨派,而不會細究它的政治傾向和施政綱領。在長遠理念和現實利益麵前,首先考慮的也是生存的緊迫性。據統計,對於小布什政府發動的伊拉克戰爭,在美的墨西哥裔民眾高達80%以上持反對態度。然而具有諷刺意味的是,美國在伊拉克戰爭期間,推出了從軍可以快速拿綠卡的政策,卻有高達90%以上的墨西哥裔願意報名參加美軍,去伊拉克打仗,去做自己理念上反對的事,以便迅速獲得合法居留身份。對於人類而言,在理念與生存麵前,生存需要必定是第一本能選項。

   華裔加入民主黨的另一個原因是少數華人的小算盤和實用主義思想作怪。部分華裔做著藍領的工作,得到的是現金收入。鑒於實際存在的照顧低收入家庭的福利製度。這小部分華人把現金存進保險箱,申請低收入,拿政府的醫療補助,吃政府的救濟。由於這方麵的隱形補貼,加上存在保險箱裏的實得金額,這些華人打工仔的實際所得基本達到甚至間或超過了某些中產階級的收入。部分原因也是福利部分的補貼。對這部分華裔而言,民主黨的福利政策對他們的眼前利益是有利的,所以願意選擇民主黨,繼續這種存現金、吃福利的生活模式。至於國家的未來和走向,以及這種走向對自身和後代的長遠影響,則無瑕理會。這其實也是大部分發展中國家國民素質的真實寫照,是一個通病。

   事實上,民主黨的主體是非裔、西裔,和白人中的左翼民主社會主義者。非裔、西裔是民主黨的鐵杆擁護者和穩定票倉。為了維護這個票倉,民主黨大力籠絡的也是非裔、西裔。在非裔、西裔與華裔的各自利益不可兼顧的情況中,民主黨會旗幟鮮明地保護和偏袒非裔、西裔。民主黨的許多實際政策對美國的未來有釜底抽薪的反效果,其平權法案之類對華裔也是一種閹割式的傷害。部分華裔民眾雖能意識到民主黨某些政策和華裔傳統理念的衝突,但在個人眼前的政治企圖和小恩小惠麵前,選擇了棄帥保車的權宜之計。在短期利益和長遠利益,局部利益和全局利益、個人利益和族裔整體利益之間如何抉擇,始終考驗著每個華人的眼界和智慧。

   那些在美國出生長大的華裔第二代、第三代則有所不同,他們絕大多數深受美國傳統價值理念的熏陶,對主流價值觀心悅誠服,加之民主黨的福利政策的弊端日益顯現,平權法案對華裔的傷害餘痛猶在,使不少在美出生的華裔更讚同共和黨的立場。華裔第二代、第三代身上也很少父輩從原祖籍國帶來的不良習慣和文化劣根性,更易被美國傳統派民眾所接納、所認同。這就是加州華裔共和黨選民遠多於華裔民主黨選民的原因。

   華裔新移民紛紛加入一個和本身文化傳統相悖的黨派,而在和自身理念更多交匯的黨派中反倒不易被接受、被提攜的事實,正是美國目前的國情。這從另一個側麵也說明了移民國家族裔融合的複雜性,新移民認同主流文化的長期性,新移民政治訴求的現實局限性,同時也反映了族裔人口變化對美國傳統理念的稀釋和對傳統政治格局的衝擊。

[ 打印 ]
閱讀 ()評論 (2)
評論
海陬觀者 回複 悄悄話 博主的原文甚長,有些片段屬於抒情,而非論理之文。此處我僅僅提出兩件事實來作討論。
1) 博主的標題是 “驢象之間的掙紮”,似乎是說 民主、共和兩黨都有吸引人之處。 但結尾說 “華裔第二代、第三代身上也很少父輩從原祖籍國帶來的不良習慣和文化劣根性,更易被美國傳統派民眾所接納、所認同。這就是加州華裔共和黨選民遠多於華裔民主黨選民的原因。” 卻明顯的並非中立而客觀的作觀察了,而是 舉旗呐喊的與共和黨站邊靠攏了。 這雖與標題不合(一般的評論文章,結論須與標題配合。),隻是文章的章法近於宣傳,屬於小誤差,暫且放在一邊不去說它。 更重要的是,博主明白的宣稱,中國移民有 “文化劣根性”。 我們應該都知道,這在美國屬於明目張膽的歧視性質的言論。 這就如同,即使你是華裔,也沒有權力在工作上使用職權歧視華裔、偏袒白人一樣。這樣的言論,本身是不符合美國社會現在的言論標準的。但是看博主的意思,他又很讚成 “美國傳統價值理念的熏陶,對主流價值觀心悅誠服”。 我必須指出來,這很有點 掛著羊頭賣狗肉 的嫌疑。
2) 博主似乎認為,一個真正融入了美國社會的華裔二、三代,就多半會選擇投向共和黨,所以其結果就是 “這就是加州華裔共和黨選民遠多於華裔民主黨選民的原因。” 我們且不去斟酌檢驗博主的理論有無實際的證據作為其基礎。 我隻想問一個問題。 如果年輕人受了 “美國傳統價值理念的熏陶,對主流價值觀心悅誠服” 的,就都會被共和黨的理念所吸引。 那麽美國的廣大年輕一輩,所謂的 millennials 的一輩,不是同樣的受到熏陶,同樣的接受了主流價值觀,而且他們還完全沒有中國移民家庭所可能有的 “文化劣根性” (博主之言); 照理說應該絕大多數都會變成了共和黨的信徒了。 但是共和黨在 millennials 的世代中的追隨者,卻日益稀少,比較上兩輩的人群中還要更少。 這就是近年來共和黨在美國成為黨員越來越少的黨的一個重要原因之一。 博主的高見不能得到美國年輕一輩的認同,想來難免要感到一點 “曲高和寡” 的寂寞吧。
lanlandehu 回複 悄悄話 好文!精辟!!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