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穀清流

生活,那上帝刻意構築的魔宮。歡樂的時刻,最需要警醒而不是懈怠;陰鬱的日子,最可貴的還是樂觀和耐心。
正文

個人眼中的世界

(2015-07-26 19:24:57) 下一個

   生活的弄潮兒總是少數。大部分人偶爾都會感歎命運的不公,時運的不濟。生不逢時、懷才不遇、流年不利,既生瑜何生亮。誠然,人是時代的寄生物,環境的滋生體。譬如古人的壽命隻有三十幾年,從任何角度而言,其平均的生命內涵和今人相比不可同日而語。比起原始人茹毛飲血、與豺為鄰的生活,現代人已經安全了許多。比起中世紀的專製、愚昧、戰爭和瘟疫,現代人也幸運了許多。但盡管有時代的差異,個體的差異仍然是彼時彼地、此時此地最終結局的主導因素。

        每個人眼中的世界並不是同一個世界。世界本身雖然是一個客觀的存在,但它之於每個具體的個人,卻是這個獨立的個體通過大腦翻譯解讀後的單獨概念。每個個體如何解讀這個世界,取決於他的遺傳基因、感知能力、靈性、知識和閱曆。我們所言的世界不僅是它本身之於感受者的外在影像,還有這外在影像之於感受者的整體屬意。人由於閱曆的不同,感知能力的差異和信息量獲取多少的區別決定了大腦對外在影像翻譯解讀的不同,這個不同直接影響到影像所賴以附著的物質的概念在大腦中的呈現。這種不同並不簡單等同於比目魚和鯊魚眼中所看到的不同的海洋,也不僅僅是雄鷹和兔子腦海裏對地表麵貌的不同印記。 它反映的是另外一種有趣的現象:同一片雲朵在張獻忠和徐霞客眼中是不同的雲朵,同一個男人在祥林嫂和張愛玲眼裏是不同的男人,同一株牡丹在劉姥姥和唐伯虎眼裏也是不同的牡丹,甚至同一元美金在老墨和猶太人眼裏也是不同的美金。

        麵對同樣的景致,有人看到的隻是外觀,而另一些人卻看到了這其中的靈氣、寓意、激情和亮點;麵對同樣的問題,有人看到的隻是現狀和表象,而另一種人卻能直覺到這其中的症結、根源、潛在的憂患、預期、前景和契機。天賜良機於一時,而非惠顧於一世。明達的人之所以明達,就一生而言,並非是運氣,而恰恰是他們在對待同樣問題時那不同的視野、思維方式和處理手法。賈寶玉斷無可能象張九齡那樣能從安祿山不經意的冷冷的目光裏看出城府深阻、桀驁不馴的反骨。阿巴貢貪婪的眼神並不能看到梵高眼裏那星空中的陣陣漩渦和它背後紅色激情的肆意湧動。


        對世界認知的不同決定了人的心智指數,心智指數則決定了人的行為指向和創力等級,進而影響到人的意念和追求。如果加以科學的量化, 則是不同大小的圓弧。如果人所追求的這個理想的圓弧在自己心智能力所及的範圍內,願望有被滿足的可能,或至少理想有可被實現的內在條件。因為他並不追求圓弧以外的東西。但如果理想的圓弧超過了自身認知能力和業力所及的範圍,結果則是懊喪、惆悵和落寞。每個人的生活模式和人生答卷表麵上看是精神層麵意誌操控的結果,實質上卻是個體心智指數所及的範圍並受其製約和局限。科學上是個體的獨異遺傳性征,人文傳統上則是"天命"。


       對個人而言,世界其實有三個:個人眼中的世界,他人眼中的世界和客觀的世界。個人眼中的世界基於他的認知能力不可能完全是客觀的世界,與他人眼中的世界必然也有差異。把自己眼中的世界想當然為客觀的世界,就會自命不凡、畫地為牢;把自己感知到的世界想當然為他人感知到的同等物,也會一廂情願、對牛鼓簧,反而舉步維艱。在群居互動的人類社會,一個個體如果能夠超越群體而能更接近於客觀的世界,同時又能夠體察到他人眼中的世界是難能可貴的,可以長袖善舞、縱橫捭闔,也會左右逢源、遊刃有餘。心智指數---即悟性和膽識,再配以遺傳得到的體能優勢,正麵去看,便可能是心思縝密、明察秋毫、高瞻遠矚、智勇雙全、有能力有想法,有方法有做法,善於迎接挑戰。就可以用煽情的信仰激勵人,用人格的魅力鼓舞人,用切中要害的思想教育人。如果消極地看,也可能是:狡猾世故、陰險歹毒、老謀深算、奸詐弄權、籠絡人心。


       素月清輝,蒼涼人生。人如果能意識到這三個世界,能意識到個體的有限和世界的無限,便不會武斷地把自己看到的、聽到的、想到的想當然為世界的全部。事實上在任何一個人的世界之外都有另一個他所未能意識到、觸摸到的世界,這便是個人的局限性。人的痛苦隻是在他自己圈子裏的掙紮,人的歡樂也是小圈子內虛榮心得到的滿足。一旦走出這個圈子,難以名狀的痛苦也許隻是生命長河中的滄海一粟,光彩照人的成功不過是坎井之蛙看到的轉瞬即逝的彩虹。長路漫漫,心向遠方,人的升華指的便是人超越自我、探尋另一個世界的靈魂洗禮、救贖曆程和心路重生。     

 
 
[ 打印 ]
閱讀 ()評論 (0)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