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到友人每天都在重複著同樣的日曆,心灰意冷,遂詢問究竟,答曰:“我已經心如止水”。
一個對生活充滿了希望並滿懷熱情孜孜追求的人,他的心是不會止熄的,也難以心如止水。如果真的能夠做到心如死水,有無皆可,正常的人生願望仿佛是累贅。因為心如止水的人已經根絕了追求的欲望,也就沒有了奮鬥的氣力。
人生的意義是什麽? 努力地挖掘自己的潛能,去實現一個個美好的人生願望,探索未知的世界,豐富生命的內涵。
兩千年前的古羅馬人早已看破了這層玄機:“你要善良啊! 你要講良心啊!”這些都是弱者說的話,而強者從來不說類似的話。弱者為什麽要說這樣的話?因為弱者實在懼怕與強者抗衡,隻好通過喚起強者的道德情節--慈悲、同情和謙讓--使其放棄對自己的淩駕,進而擺脫被動的尷尬和被主宰的屈辱,從而暗中從強者那裏換來實際力量對比上所不可能擁有的地位。而一個強者,他從來不會把自己的命運寄托在別人手中,他知道自己想要什麽,他絕少會被自欺欺人的矯情所蠱惑和打動,他更不會受說教的蒙蔽和愚弄,他的眼中隻有目標,為了這個目標,他有膽量去行動,有能力去得到。即使最終不能得到,他已是“非為奮鬥而死,死而無憾”。古往今來所謂的“成功”人士,絕大部分是不信清規戒律的,他們相信的恰恰是反常規、反教義。指導他們行動的實際準則是:想辦法,去得到!弱者因為不具備這樣的心理素質反而對強者這種實用主義的競爭哲學從意識形態和道德操守的角度持批判和噠伐的態度,但暗地裏又對強者的成功暗自羨慕。
在一個機會不均等的專製的環境裏,加之文化的人為束縛,普通人無論怎樣努力,似乎都改變不了自己坎坷的命運。日複一日、蒼白乏味的生活與人憧憬的浪漫和傳奇形成了巨大的反差,卑微地活著與人追求尊嚴的天性也是矛盾的。除了少數人能夠“他時若遂淩雲誌,敢笑黃巢不丈夫”, 或是“鬥雞走犬過一生,天地安危兩不知”。而大多數人活著的無奈時時都會折磨每一顆崇尚尊嚴的心靈。反觀烙著佛家深深印記的“心如止水、古井無波”,與所謂“萬物靜觀皆自得,參悟人生,超然物外,逸遠淡泊、悠然忘我”如出一轍,為在等級製度下自命清高而又無能為力的文人墨客以及在專製製度麵前感到暗無天日的勞苦大眾提供了生存下去的道德理由和意識形態依據。“心如止水”之類的主旨就是:得到沒有什麽,不得到也沒有什麽,因為一切都是空的,都是無所謂的,隻有精神世界的自我感覺滿足才是真實的;得到也許最後還是災難,得不到說不定還逃過了一劫;得到甚至不如不得到,因為得到的人來世會下地獄,而現在得不到的人將來卻有可能上天堂;現世的差別是短暫的,因為在天國的來世才是永恒的,所以現在活在世上痛苦並沒有什麽,因為死後的幸福是長期的;甚至死了和活著也沒有很大區別,因為早死了還可以早“托生”。此等典型的弱者思想經過玄妙的包裝很能安撫人心,故而上千年來深受機會不平等社會弱勢群體的推崇。
而在一個機會相對均等,潛藏著無數機遇的新世紀,“心如止水”便讓人感到詫異。似乎當事人屢屢嚐試, 每每遭遇失望;或是當事人自感任務艱巨,力所不逮;或是實現目標任重道遠,要付出漫長而艱辛的努力,而自己卻很想偷懶;或是雖然目標光鮮誘人但成功與否遠不能確定,與其嘔心瀝血成敗難卜,不如退卻回避來得容易。但如果坦承失敗和逃避,潛意識中的自尊又似乎難以接受,而本性中也是期盼得到和擁有的,況且這種對自己的否定和批判也會不斷折磨自己貌似高傲、孤芳自賞的靈魂。人需要一個理論看似去說服別人,更多的是為了說服自己,於是被千萬人附庸風雅談論的“心如止水”正可拿來安撫自己那顆尚沒有完全止息跳動的渴望的心。“心如止水”正可以用冷漠掩蓋內心的怯懦,象一劑安眠藥讓人從熙熙攘攘的名利場中隱然遁避而又心存坦然。
如果我們希望有一個真實的人生, 顯然不能“心如止水”,而是要去行動、去嚐試。將來和來世是不確定的,而現世卻是真實的。抓不住今天,等於在浪費生命。遭遇挫折,就要反思看問題的視野和眼界,行事的方式、方法、時機和條件,變換一下再去嚐試;前途渺茫就要修訂一個切合個人實際的階段性的目標,節節而上,特定的目標必需相應的時間,時間到了自會瓜熟蒂落,急於求成、如坐針氈隻會自我折磨; 長期奔波勞碌倍感身心憔悴,就要一張一弛、勞逸結合,放眼明天,而不荒廢今天;身在異鄉物隨境遷有失落感,就要調整心態,麵對現實,從緊張和掙紮中找到奮鬥的樂趣和精神的寄托。造物主沒有賜給每個人同樣的家世和財富,但賞賜給芸芸眾生各自一片充滿生機的靈魂的沃土,有的人因為怯懦和逃避使之荒蕪貧瘠,而有的人則用不懈的用心培育出了絢麗多彩的人生花朵。幸福靠得主要還不是智商和算計,更多的是膽量、心態和性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