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ddragonfly

啦呀啦,啦呀啦呀.......
正文

(摘)和蒲公英有關的

(2016-02-22 12:37:59) 下一個

蒲公英 dandellion,蒲公英葉 dandellion greens,蒲公英根 dandellion root

Image result for dandelion root

蒲公英(Taraxacum mongolicum Hand.-Mazz.),別名黃花地丁、婆婆丁。 
為菊科多年生草本植物蒲公英及同屬多種植物的帶根全草。
本品為不規則的段,根表麵棕褐色,抽皺;根頭部有棕褐色或黃白色的茸毛,有的已脫落。葉多皺縮破碎,綠褐色或暗灰綠色,頭狀花序,總苞片多層,花冠黃褐色或淡黃白色,有時可見具白色冠毛的長橢圓形瘦果。
氣微,味微苦。

性味歸經:

苦,甘,寒;歸肝,胃經。

功效特點:

有清熱解毒,散結消癰,清熱利濕的功效。
用於乳癰,肺癰,腸癰,疔毒瘡腫,目赤腫痛,咽喉腫痛,濕熱黃疸,熱淋澀痛,肝炎,急性膽囊炎,尿路感染,蛇蟲咬傷。

古籍記載:

《本草衍義補遺》:化熱毒,消惡腫結核,解食毒,散滯氣。
《新修本草》謂蒲公英“主婦人乳癰腫,水煮汁飲之及封之,立消。”
《山東中藥》:為解毒、消炎、清熱藥。治黃疸,目赤,小便不利,大便秘結。

常規用量:

內服:煎湯,10-15g。外用適量,搗敷。

注意事項:

陽虛外寒、脾胃虛弱者忌用。

 

蒲公英是春季人們常食用的野菜,可別小看這種不起眼的野菜,它對春季上火引起的牙疼有很好的療效。

中醫認為,蒲公英性味甘、微苦、寒,具有清熱解毒、消腫散結的功效。藥理研究發現,蒲公英中含有蒲公英甾醇、蒲公英素、蒲公英苦素等,對金黃色葡萄球菌、溶血性鏈球菌、綠膿杆菌等多種細菌都有較強的抑製作用。

治療春季上火牙痛,將新鮮蒲公英(帶根)30克洗淨,放入鍋中水煎15分鍾,溫熱服用,每日兩次。需注意的是,一次使用量不可超過50克,否則會引起腹瀉

 

蒲公英性寒,擅清肝火。有清熱解毒、消腫散結、祛肝火之功效,配伍金銀花、野菊花等可治療癰腫疔毒;配伍魚腥草、蘆根、冬瓜仁等可治療肺癰咳痰;單用(鮮品內服和搗敷)可治療乳癰。常用蒲公英沏茶或同粳米熬粥飲用,可清熱解毒。經現代醫學研究證明,蒲公英還具有較強的殺菌及抗病毒、利膽、利尿,健胃功效。冬季使用蒲公英一般選擇幹品,每次15~30克,水煎後既可每天3次代茶飲,又可以藥汁煮粥,皆有清熱敗火之效。 

 

臨床應用證明,單味蒲公英治療胃炎、胃潰瘍病及十二指腸潰瘍有良效。

蒲公英(幹品)50克,水煎,早晚分服,連用10天為1療程,一般服用3—5天時,胃痛、胃脹、不適症狀會明顯緩解或消失,且無任何副作用。

蒲公英也可用鮮品,每日取200克水煎,分兩次服完。 此方最適宜胃熱患者(胃寒者效果稍差)。

胃熱主要表現有:燒心、胃脹痛、吐酸苦水、口臭、小便黃等症狀。如果胃酸過多、胃潰瘍出血(程度不重者),可與白芨或海鰾蛸合用,效果更好。 

 

[ 打印 ]
閱讀 ()評論 (0)
評論
博主已關閉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