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水同盟

青山依舊在,幾度夕陽紅
個人資料
正文

命運動力學:降維打擊

(2024-02-20 07:00:03) 下一個

命運動力學:降維打擊

時空階梯理論認為,波函數就是暗能量,而暗能量有時空階梯。不同的時空階梯,就是不同的時空維度。高維度時空,可以輕鬆壓製低維度時空,這就是降維打擊。

維度=靈魂維度+運勢維度=氣時空的高度=能量變化快慢的度量,單位eV/s2,也叫能量加速度。不在於能量很多,而在於能量變化很快,就是能量流動速度的微分。這個在命運學中是個核心概念。單位分子是eV能量,分母是時間的平方,就是能量加速度。每一個個人,團體,集團,國家,假如能量加速度很大,就容易成功。當年李鴻章到的紐約,上世紀的深圳速度等,都是能量加速度非常大。成功久了,雖然能量很大了,但是,由於惰性,導致能量加速度減慢,是一切下滑或者失敗的原因。

運勢維度非常重要:清朝晚期,運勢維度已經非常低了,而西方列強的運勢維度正高。

西方國家對清朝的降維打擊:

第一次鴉片戰爭,又稱鴉片戰爭,是公元1840年至1842年(道光二十年至二十二年)期間,大清帝國和大英帝國之間的一係列軍事衝突123。這場戰爭被認為是近代西方國家對中國發起的第一次大規模戰爭,船堅炮利迫使清政府打開閉關鎖國的大門,被視為中國近代史的開端。

戰爭的由來十分複雜。總括而言,遠因是近代中國的閉關政策不合時宜,與英國的自由貿易政策產生衝突,令英方蒙受巨額貿易虧損。而近因則是清朝官吏處理鴉片貿易的手段從朋比為奸,突轉為強製禁錮,被英方視為對其外交底線和國計民生的踐踏。

英國對如何應對這一矛盾問題進行了長時間的辯論。最終,反對派的倒閣運動以九票之差失敗,對華強硬派內閣獲勝。戰爭最終以英國對華出兵為全麵爆發,最後以清朝在江浙戰敗並簽訂《南京條約》而告終。

這場戰爭對中國的曆史產生了深遠影響,也標誌著中國與西方國家的接觸與衝突的開始。

第五次反圍剿的失敗

第五次反圍剿失敗的原因是多方麵的,但是臨時中央“左”的錯誤,以及在這種錯誤指導下製定的錯誤軍事方針是這次反“圍剿”失敗的主要原因。1933年9月,蔣介石以50萬兵力對中央革命根據地發動第五次“圍剿”。廣昌失守後,根據地縮小,軍力、民力和物力消耗巨大,紅軍已經很難取得第五次反“圍剿”的勝利了。1934年10月,中共中央和中央紅軍被迫撤離中央革命根據地進行戰略轉移,這就是長征的開端。這就是蔣介石對博古和李德的降維打擊。蔣介石的波函數維度明顯高於當時的紅軍領導人博古和李德。

3萬突破40萬包圍

四渡赤水戰役是遵義會議之後,中央紅軍在長征途中,處於蔣介石的幾十萬重兵圍追堵截的艱險條件下,進行的一次決定性運動戰戰役。在毛澤東、周恩來、朱德等指揮下,中央紅軍采取高度機動的運動戰方針,縱橫馳騁於川黔滇邊境廣大地區,積極尋找戰機,有效地調動和殲滅敵人,徹底粉碎了蔣介石企圖圍殲紅軍於川黔滇邊境的狂妄計劃,紅軍取得了戰略轉移中具有決定意義的勝利。 
毛澤東指揮中央紅軍三個月的時間六次穿越三條河流,轉戰川貴滇三省,巧妙地穿插於國民黨軍重兵集團圍剿之間,不斷創造戰機,在運動中大量殲滅敵人,牢牢地掌握戰場的主動權,取得了紅軍長征史上以少勝多,變被動為主動的光輝戰例。

這是毛澤東對蔣介石的降維打擊。其實,就是相對於蔣介石,毛澤東的波函數強大,有了量子隧穿,從而用兵如神,巧妙穿插,積極走出圍困。

其中,毛澤東的波函數不僅僅突破蔣介石有量子隧穿,更重要的是,在紅軍內部有更強大的量子隧穿:
在四渡赤水中,林彪給軍委提了一個建議,在遵義西南麵8點鍾方向金沙縣的打鼓新場,是由被紅軍打殘了的黔軍王家烈殘部在守衛,可以打一打,誰讓王家烈還是那個軟柿子呢。
於是大家開會討論林彪的這個計劃,幾乎清一色的都讚成林彪這個建議,但隻有一個人堅決反對,這個人不是別人,正是毛主席。
毛主席認為,攻打金沙縣城,固然能在戰術層麵上得到一點補充,但不能從戰略層麵改變任何東西,甚至會帶來極大的危險。
第一,紅軍長處是靈活機動,不擅長攻堅戰。
第二,黔軍的北麵是中央軍周渾元部,南麵是滇軍孫渡部,東南麵的中央軍吳奇偉部,各部之間離得都不遠。如果我們在金沙和王家烈死磕,萬一他們趕來增援,雙拳難敵四手,紅軍難逃覆滅。
第三,即使我們占領了金沙縣城,也是守不住的,到時候我們往哪退?
然而,被老蔣大軍合圍的危險已經越來越近,盡管大家都知道毛主席說得有道理,可在想不出其他辦法的情況下,林彪這個提議就成為了“唯一選項”,這總比坐以待斃要強吧。
於是,中央會議變成了大多數開會時都會出現的情況:
大多數人都讚成林彪的這一提議;
隻有一人反對,那就是毛主席。
還有一人搖擺不定,那個人就是周公恩來,因為周公是軍事決策的最後決定者,這是遵義會議的決議,隻要最後他不同意,這個仗就打不起來,周公有最終決定權。
當晚毛主席又找到周公,把所有的顧慮以及可能會發生的情況跟周公詳細討論了:
此刻的老蔣為什麽會故技重施,繼續他第五次反圍剿時的“堡壘戰術”,就是因為紅軍一直在遵義一帶的逗留,讓老蔣猜不出紅軍下一步的進軍方向,索性再來一次“結硬寨、打呆仗”。
既然如此,那麽我們何不想辦法讓老蔣猜得到我們的進軍意圖呢?隻有這樣,我們才能牽著老蔣的鼻子走,帶著老蔣去我們想讓他去的地方布防。
而隻有向北再渡赤水,才能堅定老蔣對我們北上與四方麵軍會師意圖的猜測,迫使他調整部署,繼續向北部長江防線調集重兵。
周公最終同意了毛主席的建議。
在第二天的苟壩會議上,經過激烈的辯論與說服,中央其他同誌終於采納的毛主席的意見。
毛澤東對於林彪等一般意見的否定,也是降維打擊。

 

 

[ 打印 ]
閱讀 ()評論 (0)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