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氣時空與歐洲氣時空的不同
氣時空的大小就是地球雨水覆蓋表麵積的積分,這是從類比得出的暗能量的計算公式,也就是氣時空的大小, 除了其中的氣場大小指標外,還有更整體的指標,就是暗能量指標。
氣時空的基礎是物質,在這裏,就是地球陸地和海洋,氣時空的周圍,或者頂棚,是暗能量,其中的空間就是能量場和氣場。所以,表現整體氣時空的大小,就是氣時空的頂棚-暗能量。
從疫情數據看,中國和印度上空的氣時空比較大,而歐美的氣時空偏低了,這可能是地球內部氣場流動的結果。
這種表現,除了疫情之外,還表現在下麵的新聞中。
歐洲氣時空下降,也導致歐洲多地雨雪稀少,中國氣時空增加,也導致青藏高原降水增加。
文明總是以氣時空的流動而流動,這恐怕是曆史學家早就發現的規律:
興盛的環球流轉:
埃及-希臘-意大利-法國-德國-英國-美國-日本-韓國-中國-印度
可見,地球內部有一個循環的氣場在流動,這個氣場最強的地方,流動到那裏,那裏的經濟文化政治等就強。
新華社北京2月27日電 阿爾卑斯山脈降雪量遠不及往年平均水平,法國、意大利等國多地2月降水稀少……人們日益擔心歐洲今年再度出現極端幹旱天氣。
德新社26日報道,奧地利國家氣象機構氣象學家克勞斯·哈斯林格說,法國、瑞士、意大利和奧地利部分地區降雪量少於以往平均水平。意大利非營利環保組織“環境聯盟”說,意大利境內阿爾卑斯山脈近幾個月的降雪量比往年平均降雪量少53%。
這是2月14日拍攝的瑞士少女峰景色。新華社記者連漪攝
問題不僅是降雪少,還有降雨不足。數據顯示,在意大利北部波河流域,降雨量比曆史平均值減少61%。據意大利《共和國報》報道,位於波河河穀的意大利“糧倉”艾米利亞-羅馬涅大區一個月沒有下過雨,全國糧食產量麵臨減產40%的風險。
在位於意大利東北部的水城威尼斯,世界聞名的大運河正在幹涸,許多“貢多拉”停在泥潭裏,一些小型運河無法航行。
在法國,連續幾周沒有下雨,人們擔心今年夏天將連續第二年遭遇幹旱,用水將受限製。國家水文監測係統的數據顯示,在可觀測的422處地下水區域,有125處已經處於非常低的水位,120處為低水位,97處為較低水位。
2022年12月25日,一名女子在意大利羅馬吃冰淇淋。受暖流影響,意大利全國氣溫在聖誕節期間超往年同期,中部和南部地區氣溫或超過50年來最高水平。新華社記者金馬夢妮攝
近期控製西歐地區的高壓係統是降雨不足的原因之一。不過,哈斯林格注意到,這種導致長期少雨的氣象狀況並非首次出現。他說,60年前,有一段持續數年的幹旱天氣。多瑙河的水位當時降到了曆史最低水平。
哈斯林格說,有證據表明,受全球變暖影響,今後幾年幹旱將更加普遍。奧地利自然資源和生命科學大學一名農業氣象學家警告,如果今年春季天氣與2022年類似,幹旱將更加嚴重。(包雪琳)
原標題:青藏高原草地為何返青提前、枯黃推遲?中科院團隊“破案”了!
中新網北京2月27日電(記者 孫自法)在有“世界屋脊”和“地球第三極”之稱的青藏高原上,其高寒草地植被近些年來出現返青提前、枯黃推遲的現象頗受關注,這究竟是什麽原因導致的?
中國科學院青藏高原研究所(中科院青藏高原所)2月27日向媒體發布消息說,該所生態係統格局與過程團隊羅天祥研究員等最新完成的一項監測研究表明,青藏高原草地返青提前、枯黃推遲的原因基本上與增溫無關,降雨增加要負“全責”。
由中國科學家完成的這項青藏高原生態係統變化研究重要成果論文,近日已在環境科學與生態學領域國際專業學術期刊《總環境科學》發表。
論文通訊作者羅天祥研究員介紹說,青藏高原擁有全球海拔最高、麵積最大的高寒草甸和草原,其形成和分布主要受印度季風氣候的控製。青藏高原廣布優勢物種如何同時適應寒冷和幹旱的氣候環境,是理解高寒草地植被物候響應氣候變化的關鍵。
近30年來,青藏高原曆經快速變暖,同時伴隨降水增加。預計到21世紀末,青藏高原年平均氣溫將增加2.8-4.9攝氏度,年降水量將增加15-21%。在這種暖濕化背景下,導致高寒草地植被物候變化的主要驅動因子究竟是增溫還是增雨,存在很大爭議。學界以往的增溫實驗很少關注降水變化的影響,結合溫度與降水變化的雙因素控製實驗案例也較少。
羅天祥指出,本項研究通過在青藏高原中部念青唐古拉山北坡的西藏納木錯高寒湖泊與環境國家野外科學觀測研究站建立紅外增溫和自動增雨控製實驗平台,研究團隊對2013-2014年紫花針茅、大花嵩草、釘柱委陵菜3個優勢物種返青期與枯黃期物候進行監測,並同步記錄氣溫、降水、土壤溫度和土壤水分,解析了增溫2攝氏度、增雨15%和30%對高寒草原-草甸過渡帶優勢種物候變化的影響,研究結果明確顯示,降雨增加導致青藏高原高寒草地植被返青提前、枯黃推遲,而與增溫基本無關。
論文第一作者、中科院青藏高原所博士研究生馬鵬飛表示,研究團隊在青藏高原上連續兩年的實驗觀測數據表明:增雨普遍導致紫花針茅、大花嵩草、釘柱委陵菜3個優勢物種返青期提前,而增溫則對其返青期影響不顯著;雖然枯黃期對於溫度和降水均有響應,但不論是否增溫,增雨都能顯著推遲3個優勢物種枯黃期,且增溫與增雨無交互效應;3個優勢種返青期同步或稍晚於雨季來臨,春季降水增加使雨季來臨時間提前進而促進植被返青。
研究團隊進一步開展分析認為,高寒植被物候對降水變化更加敏感;在增溫2攝氏度、增雨大於15%條件下,高寒草地優勢物種生長季延長主要受秋季物候推遲的影響。在青藏高原暖濕化背景下,該研究為人們正確認識高寒草地生態係統對氣候變化的響應機製提供了重要科學支撐。
每經AI快訊,近期,巴西南部持續幹旱。巴西民防部門當地時間11日公布的數據顯示,截至11日,該國南裏奧格蘭德州已有375個城鎮因受旱情影響宣布進入緊急狀態。(央視新聞)
每日經濟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