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覺心經,就是作者在一次人生高峰體驗中,大徹大悟,一下子領悟到人生的精髓,從而一揮而就,寫出名篇。用現代語言描述,就是宇宙是有暗物質、物質和暗能量組成,暗物質是根本,是宇宙靈魂,也是人生命靈魂的大本營。暗物質極化產生收縮的物質和膨脹的暗能量,物質和暗能量,相反相成,是一個矛盾統一體。沒有物質,就沒有暗能量,沒有暗能量就沒有物質。這個類似量子力學的波粒二象性,波就是空,粒子就是色。但是,兩者又是同一個東西,所以,色即是空,空即是色。
更形象的比喻:色就是電場,空就是磁場。而電場和磁場可以互換,所以,色不異空,空不異色,電場與磁場沒有什麽不同,磁場和電場沒有什麽不同,因為,它們隻是從不同角度看的同一樣東西。磁場是電場的相對論效應。
應該說,心經類似麥克斯韋的方程組,把色與空解釋的淋漓盡致。重點是,作者把色與空的關係,上升到人生命運的高度,得出命運的清晰解:
舍利子,是諸法空相,不生不滅,不垢不淨,不增不減。(類似電磁波在真空中傳播)
無無明,亦無無明盡,乃至無老死,亦無老死盡。無苦集滅道,無智亦無得。
心無罣礙,無罣礙故,無有恐怖,遠離顛倒夢想,究竟涅磐
(類似電磁波在真空中傳播:自由自在,無拘無束,也類似光在生活中的作用:波動,陽光,飄然而至,溫暖人心。)
《心經》全文
觀自在菩薩,行深般若波羅蜜多時,照見五蘊皆空,度一切苦厄。舍利子,色不異空,空不異色,色即是空,空即是色,受想行識,亦複如是。舍利子,是諸法空相,不生不滅,不垢不淨,不增不減。是故空中無色,無受想行識,無眼耳鼻舌身意,無色聲香味觸法,無眼界,乃至無意識界。無無明,亦無無明盡,乃至無老死,亦無老死盡。無苦集滅道,無智亦無得。以無所得故,菩提薩埵,依般若波羅蜜多故,心無罣礙,無罣礙故,無有恐怖,遠離顛倒夢想,究竟涅磐。三世諸佛,依般若波羅蜜多故,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故知般若波羅蜜多,是大神咒,是大明咒,是無上咒,是無等等咒,能除一切苦,真實不虛。故說般若波羅蜜多咒,即說咒曰:揭諦揭諦波羅揭諦波羅僧揭諦菩提薩婆訶。
有了以上解釋,你再看原文,感覺就是在描述麥克斯韋方程組,一下子就明白了,不用再看譯文了。
《心經》譯文
白話文:
以般若智慧觀照自心而獲得解脫自在的菩薩,修行極深的般若智慧時,觀察洞見到集聚構成人我的肉體,感受,思想,意誌,心識等五種要素,是因緣相依的生滅關係。他的本質是空,而非實體的存在。 菩薩因徹見這五種集聚的要素是緣起性空,所以脫離生老病死苦以及一切的痛苦。
舍利弗啊!肉體以及一切的物質現象,不是真實的存在,不外乎是因緣相互依存的生滅關係,所以物質和空並無差別;而空和 物質二者在本質上也沒有不同,因此空不異於物質。 有人認為空是沒有,物質是有,而菩薩以般若智慧觀照徹見到物質就是空,空就是物質,猶如水和水波的關係,二者既是各別的,也是一體的。感受,思想,意誌, 心識,同樣也是如此。
舍利弗啊!這五種集聚的要素,從它緣起性空的本質來說,它既沒有生起或滅失,也沒有所謂汙垢或清淨,更不會增多或減少。所以,在緣起性空的本質上,物質,感受,思想,意誌,心識都不是真實的存在,而是空。 人對外界的認識,需透過眼,耳,鼻,舌,身體,意識六種感官與物質,聲音,香臭,味覺,觸覺,其他一切事物及概念等六種外境,分別相對應而認知一切,這些都不是真實的存在,而是空。 人的一切認識作用各有不同,包括眼,耳,鼻,舌,身體,心識,物質,聲音,香臭,味覺,觸覺,其他一切事物及概念,甚至於眼,耳,鼻,舌,身體,心識的識別作用共十八種,它們都不是真實的存在,而是空。
不經由佛教導而獨自開悟的緣覺聖者,因觀照十二因緣而了悟,但菩薩以般若智慧照見十二因緣是緣起性空的,所以不論是導致生死輪回的主因無明;或是滅盡無明, 甚至於生,老,病,死,或是因滅盡無明而脫離甚至於生老病死,也都不是實體的存在。 親自聽聞佛說法而證悟得聲聞聖者,因觀照四諦而了悟,但菩薩以般若智慧見苦,苦的原因,滅苦而解脫,滅苦的方法這四諦是緣起性空的,不是實體的存在。
菩薩所證得的境界中,既不存有能證悟得般若智慧,也不存有所證得的境界,因為菩薩徹見一切是緣起性空的,一切是不可得 的,心不執著於一切。 使自己及一眾生都獲得開悟的菩薩,由於修行可至生死彼岸的般若智慧,而通達空得真理,所以心中沒有一絲牽掛及煩惱障礙;因而不恐懼生死,遠離一切錯誤,不合理的思想,行為,妄想等等,終於達到寂滅無為的最高境界。
過去,現在,未來三世一切佛,都是由於般若智慧,才能證得無上正等正覺而成佛。 因此,由以上可得知般若智慧是具有不可思議力量的密咒,是可破除一切愚癡黑暗的密咒,是至上的密咒,是可達成涅磐妙果無與倫比的密咒。它能去除一切的痛 苦,災厄,是真實不變的真議真議。因此,宣說般若智慧的密咒如下:去!去!去到生死的彼岸!與眾生一起去到生死的彼岸!願迅速同證正覺,獲得大成就!
詳細注釋:
觀自在菩薩(觀音菩薩)
行深般若波羅蜜多時(深入的修行心經時)
照見五蘊皆空(看到五蘊:形相、情欲、意念、行為、心靈,都是空的)
度一切苦厄(就將一切苦難置之度外)
舍利子(菩薩對學生舍利子說)
色不異空 (形相不異乎空間)
空不異色(空間不異乎形相)
色即是空 (所以形相等於空間)
空即是色(空間等於形相)
受想行識 (情欲、意念、行為、心靈)
亦複如是(都是一樣的)
舍利子(舍利子呀)
是諸法空相 (一切法則都是空的)
不生不滅(不生不滅)
不垢不淨 (不垢不淨 )
不增不減(不增不減)
是故空中無色 (因此空間是沒有形相的)
無受想行識(也沒有情欲、意念、行為和心靈)
無眼耳鼻舌身意 (沒有眼、耳、鼻、舌、身、意等六根)
無色聲香味觸法(更沒有色、聲、香、味、觸、法等六塵)
無眼界 (沒有眼睛所能看到的界限)
乃至無意識界(直到沒有心靈所能感受的界限)
無無明 (沒有不能了解的)
亦無無明盡(也沒有不能了解的盡頭)
乃至無老死 (直到沒有老和死)
亦無老死盡(也沒有老和死的盡頭)
無苦集滅道 (沒有痛苦的集合以及修道的幻滅)
無智亦無得 (不用智慧去強求)
以無所得故(所以得到與否並不重要)
菩提薩陲 (菩薩覺悟之後)
依般若波羅蜜多故(依照心經)
心無掛礙 (心中沒有礙)
無掛礙故 (由於沒有礙)
無有恐怖(所以不恐怖)
遠離顛倒夢想 (遠離顛倒夢想 )
究竟涅盤(最後達到彼岸)
三世諸佛 (過去、現在和未來的三世諸佛)
依般若波羅蜜多故(依照心經)
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得到無上、正宗、正覺的三種佛果)
故知般若波羅蜜多 (所以說心經)
是大神咒 (是變幻莫測的咒語)
是大明咒 (是神光普照的咒語)
是無上咒(是無上的咒語)
是無等等咒 (是最高的咒語)
能除一切苦 (能除一切苦 )
真實不虛(不是騙人的 )
故說般若波羅蜜多咒(所以說心經)
即說咒曰 (其咒語曰)
揭諦揭諦 (去吧,去吧)
波羅揭諦(到彼岸去吧)
波羅僧揭諦 (大家快去彼岸)
菩提娑婆訶(修成正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