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 (1)
2017 (409)
2018 (167)
2019 (306)
2020 (275)
2021 (266)
2022 (224)
2023 (317)
2024 (446)
2025 (9)
耗散結構形成的基礎:
1) 遠離平衡態。
2) 能量和物質交換。
3) 內部存在非線性相互作用。
龍卷風形成的基礎:
1) 遠離平衡態。(強烈不穩定天氣條件下)
2) 能量和物質交換。(空氣強烈的對流運動)
3) 內部存在非線性相互作用。(空氣渦旋)
可以說,物種的大滅絕,與龍卷風的形成和消散類似。
一個物種的起源,也與龍卷風的起源類似,都是能量場和氣場達到一定程度,龍卷風就形成,而地球的特殊能量場和氣場達到一定程度,物種就形成了,維持龍卷風並不容易,維持物種也並不容易,所以,在根本上說,物種的產生,類似龍卷風的產生,而物種的大滅絕,類似龍卷風的消散。
一個物種,類似形成了龍卷風,其實,恐龍龍卷風的形成,最為壯觀,但是,隨著恐龍龍卷風形成的基礎的不足,恐龍就大滅絕了。龍卷風的消散,就是形成龍卷風的基礎沒有了,龍卷風就消散了。恐龍的大滅絕和龍卷風的消散是一個道理。
從微積分來講,龍卷風的積分就是恐龍的形成,恐龍的微分,就是龍卷風的形成。兩者的拓撲結構是一樣的。
過去講恐龍的滅絕的原因:科學家相信這些恐龍在一場突發的全球性大災難後消失的,而非此前所稱的緩慢滅絕。 6500萬年前白堊紀末期,小行星或彗星撞擊地球墨西哥海岸,從而殺死所有的恐龍。 ...恐龍曾經稱霸地球,但其消失的原因仍眾說紛紜。 有說法稱6600至6500萬年前一顆巨大隕石撞擊,導致地球進入“核冬天”,恐龍不堪惡劣環境最終滅亡。
都是一些外在的原因,其實,真正的原因是自身內在的原因。
(龍卷風的形成一般要滿足三個條件:一是空氣濕熱且非常不穩定;二是大氣中有塔狀積雨雲形成;三是高空風和低空風方向相反。 前兩個條件也是雷雨、冰雹等強對流天氣出現時的特征。 高、低空出現不同方向的風是龍卷風出現的必要條件,這在氣象學上叫做垂直風切變,製造這種狀況的“元凶”往往是高空急流。)
我們都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