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水同盟

青山依舊在,幾度夕陽紅
個人資料
正文

心心相印指數決定命運:魯迅梁實秋的不解之緣

(2020-07-21 12:23:59) 下一個

魯迅   生命時空初值=71649.70928(理性B)
梁實秋 生命時空初值=69333.77902(理性D)
心心相印指數=83.5143736%經典
心心相印指數=64.0423566%量子

兩人的心心相印指數,算是最低的一種。

心心相印指數高,尤其是雙高,就經典和量子心心相印指數都高,代表著相互吸引很強大。而心心相印指數不高,可以解毒為相互排斥,越不高,就代表著排斥越大。魯迅和梁實秋的心心相印指數算是最低的一種,所以,也是排斥力最大的一種。

魯迅梁實秋的不解之緣

2016-11-17 | 高中梅 | 來源 《海南日報》2016年11月14日 | 506

 

魯迅梁實秋的論戰是上世紀二三十年代中國文壇的一件“熱鬧事”。一位文壇泰鬥,氣勢正盛;一個後起之秀,鋒芒畢露,但無疑都有過人的傲才。

1926年梁實秋回國,看了盧梭的一篇關於子女教育的文章,覺得不能認同,同年12月15日發表了一篇題為《盧梭論子女教育》的文章在《北京晨報》副刊上。

一年後,梁實秋又將此文發在1927年11月的《複旦旬刊》創刊號上,當時魯迅已定居上海,讀到了這篇文章,看到梁實秋對盧梭提出了這番不同見解,就在報紙上寫了一篇支持盧梭意見的文章《盧梭與胃口》,發表在《語絲》周刊上。於是文壇上著名的“熱鬧事”開始了,兩位年齡懸殊的辯友從此結下了不解之緣。

事情或許到此應該為止,但是魯迅接著又寫了一篇文章《文學和出汗》,對人性進行了拷問,其實就是暗含對梁實秋的拷問。魯迅的兩篇文章發表後,梁實秋並沒有立刻做出回應,直到1928年3月25日,梁實秋在《時事新報·書報春秋》上發表的《關於盧梭——答鬱達夫先生》中,第一次對魯迅做出了還擊。4月10日,魯迅寫了一篇文章,叫做《頭》。

麵對魯迅不客氣的文風,梁實秋在深感震驚之餘,不能不接受這一嚴重的挑戰。

多年以來,魯迅在文壇上以一支筆橫掃千軍,所向披靡,一直慨歎碰不上一個像樣的對手而感到孤寂無聊。現在,憑借直感,他明白終於碰上了一個理想的辯手,先生的情緒立即亢奮起來。他在不太長的時間內,寫出了一大批火藥味更濃的文章,像集束手榴彈般朝對方擲了過去。

但總的說來,論戰還是在文藝範疇之內進行的。但是,由於這場論爭是在範圍更廣闊、也更複雜的文學運動背景下展開的,隨著論爭的深入,範圍在逐步擴大,論戰也逐步升級漸入高潮。

1929年9月,梁實秋在《歲月》雜誌上發表了《文學是有階級性的嗎?》和《論魯迅先生的硬譯》兩篇文章,梁實秋在用這些文字來反駁魯迅關於文學有階級性的思想。連續兩篇文章沒有得到魯迅的回應,梁實秋或許有些對著空氣打拳的感覺,大約由於不甘心,10月10日他又發表一篇《“不滿於現狀”,便怎樣呢?》

這一次魯迅開始回應了,魯迅連續作了兩篇駁文,一篇是《好政府主義》,針對梁實秋早先的那篇《“不滿於現狀”,便怎樣呢?》。另一篇則是標誌著兩人論戰進入高潮的,鼎鼎大名的《“喪家的”、“資本家的乏走狗”》。看到魯迅的回應之後,因著編輯《新月》的便利,梁實秋一口氣發表了數篇反擊文章。

這場曆時8年的辯論,在魯迅逝世之後落下了帷幕,沒有輸贏與高下之分,倒是給無數讀者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充分展現了兩位文豪的才華與智慧。晚年的梁實秋在回憶當年這位辯友的時候,也給予了中肯的評價,言語間充滿了敬佩與懷念之情。

梁實秋的女兒梁文薔在回憶父親時這樣說:“父親生前不大提他與魯迅的是是非非,那時我們在台灣,所以年輕時我並不知道他們有什麽‘過節’。直到後來到了美國我才陸陸續續讀到他們當年的文章。”有一次我問父親:“你當年和魯迅都吵些什麽?”父親回答很平靜,他說,他們之間並沒有什麽仇恨,隻不過兩個人對一個問題的看法不同,其實他還是很欣賞魯迅的文學的。

 

2019年8月12日 - 1927年,梁實秋魯迅突然吵了起來,那一場論戰,足足持續了八年之久。一開始,他們是爭論人性、爭論文學,後來,漸漸變成了相愛相殺:. 梁實秋:對 ...
能在近現代文學史上留下一筆的,都是了不起的人物,而梁實秋卻至少有三件事,足以載入史冊。 其一,與魯迅的論戰;其二,寫作雅舍小品;其三,翻譯莎士比亞全集。
2019年3月21日 - 我上學的時候,學過一篇課文叫《喪家的“資本家乏走狗”》,當時以為梁實秋罪大惡極,先生都罵到這種程度了,肯定不是什麽好人,後來知道梁實秋 ...
 
[ 打印 ]
閱讀 ()評論 (0)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